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全国城市地价水平及变化情况根据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对全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监测结果的分析,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如下:(一)总体情况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1212元/平方米,与2004年第四季度末比,增长率为1.21%。2004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1145元/平方米,增长率为1.39%,同期相比,2005年第一季度平均地价增幅下降0.18个百分点。2005年第一季度商业、居住、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2006元/平方米、1184元/平方米和482元/平方米,增长率分别为0.91%、1.58%和0.19%。2004年第一季度商业、…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如下:全国地价总体水平呈小幅上升态势,环比增速有所回升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805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分别为5018元/平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关于“抓紧建立全国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对全国重要城市地价水平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精神,通过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工程,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国家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监测成果已经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更好地为土地供应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服务,部决定自2008年起扩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范围。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全国51个大中城市的地价监测结果,2004年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综合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198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6.08%。从区域监测结果来看,东南区域的地价水平最高,为每平方米1621元,西北区域的地价水平最低,只有每平方米777元。中南、西南、东北区域地价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9.24%、10.56%、7.25%。三大重点地区中,京津两市地价继续处于高位,地价为每平方米2009元;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幅度较大,增长率达到6.9%;珠江三角洲地价增幅不大,增长率只有1.84%。大部分城市尤其是经济…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05,(5):70-73
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市)13个城市的地价水平总体上呈平稳增长趋势,平均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450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94元,平均地价增长率为6.90%,与2003年相比减少了1.15个百分点,地价增长幅度趋缓.其中,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商业地价增长幅度居中,商业、居住、工业平均地价水平值之比为1:0.67:0.17.各城市之间比较,上海、杭州、南京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价变化平稳,其他重点城市的地价增长幅度较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05,(4):70-73
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市)13个城市的地价水平总体上呈平稳增长趋势,平均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450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94元,平均地价增长率为6.90%,与2003年相比减少了1.15个百分点,地价增长幅度趋缓.其中,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商业地价增长幅度居中,商业、居住、工业平均地价水平值之比为10.670.17.各城市之间比较,上海、杭州、南京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价变化平稳,其他重点城市的地价增长幅度较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市)13个城市的地价水平总体上呈平稳增长趋势,平均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450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94元,平均地价增长率为6.90%,与2003年相比减少了1.15个百分点,地价增长幅度趋缓.其中,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商业地价增长幅度居中,商业、居住、工业平均地价水平值之比为1:0.67:0.17.各城市之间比较,上海、杭州、南京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价变化平稳,其他重点城市的地价增长幅度较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05,(5):74-76
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总体地价为每平方米1129元,比2003年增长1.84%,继续保持稳定的小幅上升趋势.按分用途地价来看,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商业地价相对稳定,工业地价增幅居中.就不同城市规模而言,广州、深圳的各用途地价增长幅度大于该地区其他主要城市.  相似文献   

9.
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总体地价为每平方米1129元,比2003年增长1.84%,继续保持稳定的小幅上升趋势.按分用途地价来看,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商业地价相对稳定,工业地价增幅居中.就不同城市规模而言,广州、深圳的各用途地价增长幅度大于该地区其他主要城市.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05,(4):74-76
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总体地价为每平方米1129元,比2003年增长1.84%,继续保持稳定的小幅上升趋势.按分用途地价来看,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商业地价相对稳定,工业地价增幅居中.就不同城市规模而言,广州、深圳的各用途地价增长幅度大于该地区其他主要城市.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度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全国51个大中城市的地价监测结果,2004年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综合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198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6.08%.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全国51个大中城市的地价监测结果,2004年我国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综合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198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6.08%.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ESDA基本原理,分析了深圳市住宅基准地价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住宅基准地价2 000元/m2以上等值线形成高/高集聚区域,800元/m2以下等值线形成低/低集聚区域,1 000元/m2、1 500元/m2、2 000元/m2和3000元/m2等值线两侧地价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价动态变化监测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以土地交易样本作为监测样本进行城市地价变化监测与分析的新方法,通过时序监测样本的Voronoi图,分析城市土地市场的热点区域和发展趋势,采用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特征剖面曲线对两个时点的地价变化值的等值线进行空间分析,确定地价突变区域作为城市基准地价更新资料调查的主要范围,并以武汉市2000~2003年的城市地价变化为例,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对完善我国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市场机制形成土地价格的制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以GIS为工作平台,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建立的标准出发,以有利于工作数据的采集为目的,采用Oracle数据库建立了一套具有数据采集、图形编辑、地价发布、地价预警等多功能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对完善我国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市场机制形成土地价格的制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以GIS为工作平台,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建立的标准出发,以有利于工作数据的采集为目的,采用Oracle数据库建立了一套具有数据采集、图形编辑、地价发布、地价预警等多功能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通讯》2005,(4):66-69
2004年京津两市城市地价综合水平值为每平方米2009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而且也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地价增长率为5.76%,低于全国平均地价增长率(6.08%).从总体上看,居住地价和商业地价增长较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通讯》2005,(5):66-69
2004年京津两市城市地价综合水平值为每平方米2009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而且也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地价增长率为5.76%,低于全国平均地价增长率(6.08%).从总体上看,居住地价和商业地价增长较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京津两市城市地价综合水平值为每平方米2009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而且也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地价增长率为5.76%,低于全国平均地价增长率(6.08%).从总体上看,居住地价和商业地价增长较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根据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安排,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土地市场建设,支撑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部决定在2017年继续部署城乡地价调查与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一)继续加强地价监测.在北京、三亚等106个主要城市部署开展国家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按季度监测各用途地价水平变化. 在内蒙古、吉林、安徽、山东、湖南部署国家级和省级监测数据同步对接示范工作,统筹地价监测数据分析,逐步实现省级监测体系和信息系统标准化.尚未开展省级地价监测的省(区、市),应尽快研究开展,并申请对接国家级监测平台,部将为新开展省级监测的省(区、市)提供信息系统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