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球温度失真的原因日常观测中,常发现实测的相对湿度与湿度计的读数差值突然变大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湿球温度失真、读数偏高所造成的。这种现象在08、14、20h三次定时观测中都可以出现。值班员观测时发现水杯里的水是满的,湿球读数无误,湿度计也无异...  相似文献   

2.
丛胜滋  杨必文 《气象》1976,2(2):10-10
在用百叶箱的干湿球温度表测定空气湿度时,我们曾发现有时湿球温度显著失真,实测的相对湿度与湿度计读数的差值突然增大,即实测的相对湿度值显著偏高。值班员当时检查读数无误,水盂里的水是满的,水盂与湿球表球部的距离也合适,湿度计的记录并无异常反应。而且02、  相似文献   

3.
在用百叶箱干湿球温度表测定空气湿度时,有时会发现湿球温度明显失真现象,实测的相对湿度值与湿度计读数的差值突然增大,即实测的相对湿度值明显偏高。在值班中,如果不引起注意,不找出故障原因,不及时排除,就影响了观测记录的“三性”,使测得的资料难以应用。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经验,发现湿球温度失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我们曾发现有时湿度计的差值突然增大,这种现象大多只出现在14时至20时,尤以14时居多.经检查,干湿球温度表的读数无误,水杯里的蒸馏水是满的,杯口距湿球球部的距离也合适,湿度计的记录也正常,并且02、08时的记录都正常.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是湿球纱布被扎线扎得过紧所致.  相似文献   

5.
林曼 《河南气象》2004,(4):45-45
一是在班前保证休息。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值班期间精力充沛 ,才不易出现因瞌睡导致的漏点小数点、器差订正错等错误 ,保证本班质量。二是做到勤比较。只要留心 ,就能发现观测记录有时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通过比较可减少误读的可能。即使出现异常情况 ,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预审员对记录提出疑问时 ,你就能解释清楚当时的天气条件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三是认真复读。我的经验是复读必须查刻度上的格。观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读数准确 ,但有时我们自己觉得对温度表、气压表等观测仪器已经是看了多年了 ,轻车熟路 ,瞄一眼就知道读数是多少 ,即使复…  相似文献   

6.
1 对比法在观测读数上的运用  为了确保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要求值班员读数后注意复读。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第一遍读数错了,复读又出现读错的现象,笔者经过多年的测报工作总结认为复读时注意进行对比是避免复读错的一种有效办法。例如:干球温度读数与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的读数对比,两者相差一般在0.2℃左右;干球温度读数与温度自记值进行对比,两者的差值是否反常,差值过大,可以判断读数可能有问题;地面温度表之间的读数也可以进行对比。08时观测0cm地温读数与地面最低温度读数对比,或与对应的酒精柱读数进行对比;14…  相似文献   

7.
罗延基 《气象》1983,9(10):28-30
在一般情况下,地面最高表示值应当高于定时观测的地面表示值或两者相等,但在日常观测工作中却经常出现地面表示值高于地面最高表示值的现象。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反常现象,怎样进行辨别和分析,下面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上述反常现象之所以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地面最高表的质量方面有问题,二是观测方法及安装方面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测报工作中使用微机后,计算错情已大量减少,错情多数是误读造成,特别是新观测员,误读不易及时发现。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我们整理出一套减少气温和地面温度误读错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1)班前注意休息,特别是观测前十分钟不要做其它事情。观测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读数~复读~再读于球(或0cm)和最低酒精柱并进行比较,若有误读能及时发现。在温度上升时比较最高读数,温度下降时比较最低的游标读数。(2)注意实测与自记的比较。要熟悉温度、相对湿度、气压要素的实测与自记的一般差值及变化规律,观测查算后要进行实测…  相似文献   

9.
冯洪君 《气象》1991,17(4):2-2
干湿球同值,从气象学角度来看,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湿度很大,达到饱和状态。二是湿球无水。在这两种情况下,干湿球同值才有可能。 但我站在1990年7月22日8时观测时,发现干湿球同值,且经复读无误。当时湿度较小,只有69%左右。查看湿球水杯中的水是满满的,仔细看,在水杯盖上部到湿球球部的纱布都是干的。这就出现了干湿球同值的情况。后来把湿球纱布浸入水杯中湿润一下,到下一次观测时,水杯盖上部的纱布仍是干的。 据我站30多年的老测报员说:从来未碰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 ,我们曾发现有时湿度计的差值突然增大 ,这种现象大多只出现在 1 4时至 2 0时 ,尤以 1 4时居多。经检查 ,干湿球温度表的读数无误 ,水杯里的蒸馏水是满的 ,杯口距湿球球部的距离也合适 ,湿度计的记录也正常 ,并且 0 2、0 8时的记录都正常。经进一步检查 ,发现是湿球纱布被扎线扎得过紧所致。因为 ,白天温度高 ,相对湿度较小 ,湿球水分蒸发快 ,由于扎线扎得太紧 ,水杯里的水不能正常地通过纱布的毛细作用传到湿球球部上 ,湿球球部水分供应不充足 ,球部没有充分湿润 ,导致其数值偏高而失真 ;夜间由于温度下降 ,湿度增大 ,湿…  相似文献   

11.
那是5月份的一个晴朗干燥的下午,温度较高,天气特别干燥。14时正点观测得到的一些数据如下,风向NNW,风速3m/s,干球温度26.5℃,湿球温度18.1℃,查算出来的相对湿度U为40,本站气压为1011.9hPa,而湿度计上的读数U_#为16。湿度计读数与干湿球查算得到的相对湿度误差达到24,这是罕见的现象。因为根据经验,U与U_#的误差从来没有超过20的。这里面肯定存在问题!我马上回到观测场,首先观察湿度计,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再去观察干球温度表,也一切正常;再看湿球温度表,水杯杯口与球部距离为3cm,这也是正确的;但是球部的上半部已经完全干燥、颜色发白了,下半部仍保持着湿润,再仔细一看,湿球下部包扎纱布的线扎得过紧。原因终于找到了,由于湿球下部扎得过紧,导致水分从水杯向湿球输送的速度减慢,而今天下午由于湿度小、气温高,湿球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相当大,超过了水分输送速度,因此出现了湿球上部、下部湿的情况,影响了相对湿度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先开华 《四川气象》2003,23(3):59-60
2002年,由于观测员的误读而产生的错情占了全站错情的40%,由于这种非技术原因而产生的错情是非常严重的。怎样来避免或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就成了观测员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工作中只要加强复读和比较工作,此类现象并非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经常遇到自记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的问题。如何正确调整自记仪器的笔位,《规范》对此作了详尽的阐释:当气压计误差>±1 .5hPa,温度计误差>±1 .0℃,湿度计误差较大时,均应及时调整仪器笔位。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一是认真复读自记值与实测值,看二者是否有误读现象;二是出现以上情况应当分析查找原因;三是注意调整笔位时间(应在2 0时观测后立即调整) ;四是调整笔位时应当考虑到是否影响极值挑选和一般站0 2时记录的订正;五是调整湿度计时,相对湿度须≥70 %。影响湿度计差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干湿球有可能误读;二是冬季…  相似文献   

14.
在气象观测中,象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是有自记仪器的,借助与自记仪器记录的比较,能很快地判断实测要素是否正准无误,这也是老观测员减少错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在比较中,我们发现有时器差值为正,有时器差值为负,有时器差值大,有时器差值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冻土观测中发现:个别日08时观测时冻土器中的水没有冻结,而交班(08时)后复读时,却有冻结现象发生.笔者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观测时由于把内管抽出,使外界的冷空气进入外套管,同时内管也遭受了冷空气侵袭,破坏了热平衡,以至于出现了冻结.  相似文献   

16.
核电厂冷却塔设计气象条件中,湿球温度是重要的设计气象参数之一。近年来,由于实行自动观测,相对湿度值由仪器自动测定,因此不少气象站已经停止了湿球温度的观测,这给电厂气象参数的分析计算造成了一定困难。为此,根据气压分布型特点和分段函数,提出利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来计算湿球温度的新方法,经河南省郑州、南阳和商丘3站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避免湿度计笔尖超出上限的检定方法毛发湿度计是根据经脱脂或高温处理后的毛发(人发)能随空气湿度的大小而改变其长度的特性和原理,测量大气湿度。台站使用的湿度计,虽经检定是合格的,但仍发现有的湿度计在遇有高湿天气时,自记笔尖有超出自记钟筒上限的现象。致使记...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观测存入的记录中,水汽压、露点、海平面气压是与气温、湿度、气压有关的计算值,当气温、湿度、气压值缺测或不正常时,不能仅考虑用人工观测值代替,还应考虑到其他要素的变化。1错误处理方法定时观测发报时次自动站温度不正常时,在观测发报界面,只在干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球温度后,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此时报文中露点组错误,并把错误的水汽压、露点存入B文件。自动站湿度不正常时,在定时观测发报界面,干、湿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湿球温度值,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不仅水汽压、露点错,而且人工观测温度代…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湿球温度快速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兵  郭江峰 《气象》2011,37(8):1038-1041
湿球温度是采暖通风、电厂冷却塔等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气象参数。随着自动气象站在台站的广泛使用,湿球温度的直接观测资料逐渐停止,这给工程设计中湿球温度的气象参数分析和气象资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对于自动气象站湿球温度的计算,现提出基于地面气象观测的湿度参量公式和牛顿迭代法基本思想,采用简化一般的迭代公式,并利用湿球温度的经验公式计算初始值,采用EXECL电子表格完成湿球温度的迭代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湿球温度,精度较高,计算量较小,计算过程简单可控,可广泛应用于自动气象站的湿球温度计算。  相似文献   

20.
李建林  陈锐 《贵州气象》2002,26(1):37-37,39
20 0 1年 1月 1 5日 2 2时 47分 ,我站值班员在观测气温时一度发现湿球温度略高于干球温度 ,出现了相对湿度是上升 ,而湿度计显示的相对湿度是下降的现象 ,因此 ,值班员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现通过下面的情况分析 ,探索处理方法。2 0 0 1年 1月 1 5日资料如下 :2 2时 :T(干球温度 ) =- 0 1℃、Ⅰ (湿球温度 ) =- 0 .2℃、经查算 ,E(水汽压 ) =5.0hPa、U(相对湿度 ) =98%、Td(露点温度 ) =- 0 .4℃、风向为ENE、风速 =3m/s ;2 3时 :T(干球温度 ) =- 0 .3℃、Ⅰ (湿球温度 ) =- 0 .5B℃ (湿球已经结冰 )、E(水汽压 ) =5.7h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