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环境样品中90Sr的分析方法及其在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芳  刘广山 《台湾海峡》2003,22(3):395-406
本文综述了环境中^90Sr的来源、含量水平和在陆地环境介质中的转移.重点介绍了环境中^90Sr的分离测定方法,包括样品的预处理、化学分离及计数测量方法。最后介绍了与^90Sr相关的海洋学研究进展,通过测量海洋环境中的^90Sr可以进行水体涡动扩散、沉积物沉积速率、生物对^90Sr的富集、生物和沉积物对^90Sr的吸附,以及核设施运行或核事故放射性排放研究。  相似文献   

2.
秋茄叶中卢丁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红树林中的秋茄Kandelia candle叶乙醇萃取物,经大孔离子交换树脂DA201吸附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甲醇反复结晶,得浅黄色针状结晶。^1H NMR,^13C NMR,UV和IR分析,确定了该结晶化合物卢丁,其分子式为C27H30O16,分子量为610.51。  相似文献   

3.
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泥炭中分离出的碱不溶物、胡敏酸、富里酸等有机组分样品及未经组分分离的泥炭原样的~(14)C年龄测定,探讨了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问题。初步认为:低灰分、低分解的泥炭,同一层位的各组分样品的~(14)C年龄,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低灰分泥炭碱不溶物的~(14)C年龄,大多偏老于其它组分,表明其年龄是可靠的,但高灰分泥炭的碱不溶物,其年龄往往偏年轻,而胡敏酸组分的年龄则具有相对的可靠性;富里酸是最年轻的不稳定的组分,其~(14)C年龄明显年轻而不可靠,是现代碳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国产D401型螯合树脂分离富集海水中铜、铅、锌、镉、铁、锰等痕量元素,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讨论了各元素的分离条件选择及干扰元素的影响,并与溶剂萃取法的结果作了比较。各元素检测的定量下限为:铜0.5μg/L、铅0.1μg/L、锌1.0μg/L、镉0.01μg/L、铁2.0μg/L、锰2.0μg/L。方法精密度在4—8%之间,回收率为90—102%。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国产大孔径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地研究了微量铀、钍、稀土的离子交换分离条件,在此基础上拟定了经一次溶样离子交换法分离,然后用偶氮胂Ⅲ光度法连续测定海洋沉积物中微量铀、钍、稀土的分析方法。经国内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的检验和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证明本法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经济和简便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直立堤前斜向入、反射波谱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假定堤前波浪不发生破碎和空间上均匀稳定条件下,讨论了直立堤前入、反射波谱的分离.给出了波浪正向和斜向入射都适用的分离公式,由堤前海浪记录计算入、反射波谱及反射系数,并讨论了该方法的有效分离范围,文中还计算分析了几组实测资料,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沿大陆边缘的气体和流体通量与构造—沉积过程和(产生冷泉、温泉和甲烷水合物的)物化条件有关(如Obzhirov等,2004)。我们对水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因为它对块体坡移、能源、全球气候突然变化以及全球的碳质量平衡具有潜在的贡献。其中冷泉尤其重要,因为其与大的气体和流体通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海洋藻类能大量地吸收和累积多种放射性元素,所以Kpenc指出,可用海藻作为检验某一海区放射性污染的指标。考虑到核试验或反应堆的运转产生出碘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考虑到I^131不仅能放出较强的γ射线,而且比共它碘的同位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9.
几种软体动物对^14C—DDT和^14C—杀灭菊酯的积累和排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几种软件动物: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凸加夫蛤、曲畸心蛤、伊萨伯雪蛤,纵带滩栖螺和珠带拟蟹守螺,对^14C-DDT和^14C-杀灭菊 酯和积累和排泄。结果表明:^14C-DDT能很快地在动物体中积累,翡翠贻贝和波纹巴非蛤积累DDT的能力最高,腹足类的纵带滩栖螺和珠带拟蟹守螺积累DDT的能力较差。^14C-DDT在动物中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在消化腺和珠带拟蟹守螺积累DDT的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规则波对斜坡式防波堤进行了试验。不仅对入射波、反射波的波谱进行了分离,而且模拟合成了入射波、反射波的波形。明确了不同特征波的反射率也不同;反射波与入射波比较,波高分布有变化且波数减少,周期变长。将入射波、反射波的波形叠加后得到的合成波形与实测合成波形吻合较好,验证了波形分离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斜向不规则波入、反射波分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利民  俞聿修 《海洋学报》2002,24(3):119-127
斜向入射的不规则波在海岸结构物前发生反射形成入、反射波共存的波浪场,对这种物理场的入、反射波的分离是海岸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改进了一种可用于斜向入射的不规则波分离的两点法,使得测波阵列的两波高仪可布置在结构物前任何方向上.将此方法应用于三维波浪水池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试验了不同的两波高仪的组合、不同的基床高度、不同的入射方向和不同的波浪要素等各种条件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情况在满足非奇异条件下可得到较好的分离结果.该方法计算简便,可以给出较准确的反射系数和入、反射波的频谱.  相似文献   

12.
磷(P)是海洋生物生长和繁殖必需的元素,长期以来,氮被认为是绝大多数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然而最近有关资料指出,在较长的地质时间尺度上(>1000a),对全球海洋生物生产力起控制作用的可能是磷而不是氮。近年来,在一些海区(如中  相似文献   

13.
深圳湾北岸民孔的Q3^3—Q4^1气候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经北岸新民钻孔岩心沉积物中铁、钒元素、矿物鉴定的伊利石以及生物指标贝类介壳揭示的环境特征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表明,该钻孔岩心沉积物理深12.12 ̄10.91m层段的杂色花斑吉存有晚更新世晚期(Q3^3)至早全新世(Q4^1)气候波动 张伊利石分析也得到相应的证实。所记录的短期降温和升温事件可能表明,在第四纪末次冰期-肖期中,气候曾强烈波动,冯逐渐由晚冰期向冰后期过渡。这对研究晚武木冰期最  相似文献   

14.
云贵高原红土性风化壳定年对象--锰结核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野外剖面调查为基础,结合物理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手段和方法,对云贵高原红土性风化壳中可资定年的对象——锰结核的产出状态、内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及锰结核全岩的^40K/^40Ar定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解决我国风化壳的发育年龄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锰结核的形成晚于其赋存介质(风化壳)的生成;在风化壳中,锰结核的内部构造以(准)同心圆状构造为主;结核形成过程中发生了MnO和Fe2O3的富集,其中以MnO的富集较为显著;并且Fe、Mn分布具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锰结核中K2O含量明显高于CaO、MgO及Na2O,但K和Mn不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结核中次生锰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锰钡矿;锰结核的全岩^40K/^40Ar定年结果是一混合年龄,其不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锰结核是由不同时期、多种矿物构成的复杂集合体。  相似文献   

15.
若尔盖盆地RM孔自生碳酸盐δ^18O,δ^13C记录所揭示的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湖泊自生碳酸盐δ^18O,δ^13C指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若尔盖盆地90万年来的环境演化特征划分了23个气候阶段,并与贡土记录及深海记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各记录90万年来气候演化阶段及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环境特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90万年若尔盖地区气候变化具有全球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成厚 《海洋学报》1987,9(2):174-182
本文对1983年中太平洋锰结核调查中所取的10个站沉积物、间隙水以及表层上覆水体等样品,进行了沉积物固相Ca、Mg、碳酸盐含量以及间隙水和上覆水体中Ca2+、M2+等项的测定,并与东海陆架区某些有关资料进行对比,以探讨Ca、Mg的分离、聚集及过程的制约因子和机制等问题。结果表明,测区沉积物Ca、Mg的分离和聚集与水深制约有密切的关系。在固相与水相之间的关系上,从水相中Mg2+优势转变为沉积物固相Ca优势的过程事实上就是Ca、Mg分离与聚集的质变过程,其原因与Ca、Mg碳酸盐的溶解度有关。文章着重探讨了间隙水与上覆水体之间的分离、聚集关系和环境pH对过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溢油回收、临时储存和转运是传统水上溢油应急行动的3个重要环节,现场油污水分离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新增作业环节,并逐步被认可与实践。这4个环节需要紧密配合才能使溢油应急行动效果最佳,目前,国内外尚没有针对上述4个作业环节的定量关系开展专门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水上溢油应急实践,首先给出了溢油回收能力、油水分离、临时储存和转运能力的定义、构成要素及计算方法,然后就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定量算法,并通过一个应用案例检验了四者的定量关系,最后总结分析了决定水上溢油应急能力的关键因素,以期提高水上溢油应急效率和指挥决策水平,并对优化资源配置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9.
南海,南黄海,渤海^210Pb垂直分布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10)Pb同位素地质学技术测定了我国南海,南黄海和渤海26个岩心现代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发现采样点岩心中~(210)Pb的放射性强度随深度衰减呈现出五种垂直分布模式,利用其分布模式,分析研究了采样点海区沉积作用强度、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210)Pb资料表明我国陆架浅海采样点、尤其象黄河三角洲高速沉积区近百年来的沉积速率和沉积格局有显著的差异和独特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1999年9~10月采自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的19份表层海水样品的Ra同位素分析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水中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分别介于0.67~0.92、0.08~0.30Bq/m^3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4、0.11Bq/m^3.^226Ra/^228Ra)A.R.活度比的变化范围为0.11~0.44,平均值为0.19.上述数值明显低于近岸海域水体的相应值,表现为典型的开阔大洋水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的特征看,研究海域Ra同位素含量与^226Ra/^228Ra)A.R.值均呈均匀分布态势.将本研究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本研究获得的^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比20世纪60~80年代得到的数据来得低,可能与水体层化作用加强导致的Ra补充量的减少以及生物生产力升高导致的Ra迁出量的增加有关.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区表层水中Ra同位素的时间变化与文献报道的该海域叶绿素a、硅酸盐、磷酸盐含量与初级生产力的历史变化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