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新鲜的硅质火山岩的金初始含量比以前所认识的明显偏低。所分析的129件仔细挑选的玻璃状硅质火山岩样品中,113件金含量小于1.0×10 ̄(-9),大多只含有≤0.1~0.3)×10 ̄(-9)的金。非过碱性流纹岩含金量小于(0.1~0.7)×10 ̄(-9),平均金含量为0.22×10 ̄(-9)。强演化、高硅质次碱性和过铝质流纹岩的含金量最低。过碱性流纹岩的平均金含量约为1×10 ̄(-9),这表明低f(O_2)的聚合熔融体不容易寄存金。23个相对富硅质中性岩石样品的平均金含量为0.54×10 ̄(-9),拉斑玄武安山岩(铁安山岩)中的金一般高于钙碱性类型。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特殊地质区域的金真正高于其它区域。总成分、熔体结构、蒸气分离时间和数量、矿物、硫化物和/或金属熔融体相可以表现出主要决定硅质岩浆的金含量。根据分离蒸气、结晶及不混熔熔融体相由岩浆排出金的多方面资料表明,新鲜火山岩只有极低的岩浆金浓度。在多数情况下,岩浆值会更高。某些斑岩矿床的上升金含量(0.3×10 ̄(-6)~>1.0×10 ̄(-6))表明硅铝质岩浆的金浓度明显高于玄武岩(1~2)×10 ̄(-9)的金浓度。  相似文献   

2.
弗林弗隆变质火山岩带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包括岛弧拉班玄武岩以及撤榄玄粗岩组合的早元古代岛弧环境中。在马尼托巴的弗林弗隆镇附近,这些火山岩组合在构造上并置于一个构造单元中。弗林弗隆地区几乎所有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伴生,共产在代表火山构造和前岩浆弧中火山内盆地的复杂地层层序内。弗林弗隆带的背弧或洋底玄武岩仅赋存有小量的小型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内,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长奖质火山岩单位的组合内,即产在火山岩带的主要地层和成分的突变处。这些突变…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沉积或变质沉积岩层中发现了层控铜矿床,但其不同于“火山成因”或“喷气成因”的层状黄铁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这类矿床包括称之为“砂岩铜矿”、“页岩铜矿”和“红层铜矿”等矿床。这些矿床在狭义上是层状的,从宏观看,它们与围岩层理完全一致;从微观看,矿石矿物呈浸染状颗粒集合体沿层面产出。但一般来说,这种矿床不严格是层状的;从宏观看,它们是超出了岩相界线的;从微观看,矿石矿物呈粒间孔隙充填物产在容矿沉积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北部斜长角闪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构造背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别山北部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斜长角闪岩类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它们可划分为二类:Ⅰ类为洋岛型拉斑玄武岩;Ⅱ类为岛弧型玄武岩且其中大多数属钙碱性玄武质安山岩和少数属拉斑玄武岩。  相似文献   

5.
陈茂松 《矿产与地质》1999,13(6):363-368
研究大背坞金矿自然金及主要载金矿物的标型特征认为:自然金形态复杂多样,粒度以大于0.076m m 的中粗粒自然金占其总矿物量的75.25% ,从而导致金矿化极不均匀,自然金成色为981~995,其嵌布形式以石英硫化物裂隙金为主。黄铁矿、毒砂在矿体中分布极不均匀。黄铁矿以立方体自形晶占77.2% ,含砷高达2400×10- 6~21400×10- 6。统计表明,金在粒度小于0.5m m 的中细粒黄铁矿中更高度富集,含金量大于100×10- 6。毒砂以柱状自形—半自形晶及三连晶为主,宏观上可见几率比黄铁矿低,毒砂中平均含金32.99×10- 6,含钴、锑低,反映热液型毒砂的特点。矿化石英的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是一种岩浆水与变质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6.
方中  赵建新 《地球化学》1993,(4):326-336
对海南岛石碌群第6层及其相当层位中海相双峰火山岩Sm-Nd同位素,微量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位于火山岩带西段军营和石碌的细碧岩具有N-MORB特征,在中段和东段芙蓉田和兰洋的变拉斑玄武岩具有E-MORB和IRT(初始裂谷拉斑玄武岩)特征。石碌群的玄武岩和石碌Fe-Co-Cu矿床分别与红海裂谷中南段的新生代玄武岩和Athantis Ⅱ DeeP多金属矿床有许多相同之处。双峰火山岩的另一端元为壳源型石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地质体的含金性与金成矿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新近的测试分析资料为基础,较系统地论述了胶东金矿集中区地质体的含金性。大量的测试资料表明:变质岩和地层中金的丰度并非很高(ω(Au)1.9×10^-9 ̄4.5×10^-9,而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金的量更低(ω(Au)0.27×10^-9 ̄1.83×10^-9。地质体的成因、演化与金矿化的相互关系,表现随岩石成分向酸性变化和碱交代程度增加过程,金及相关成矿元素的含量降低;花岗岩形成过程和碱交代作  相似文献   

8.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苍山变质带内发育两类正变质基性岩:一类为形成于富集型MORB构造环境的变拉斑玄武岩,另一类为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的变碱性玄武质岩墙,Sm-Nd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变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晚古元古代至中元古代(2.0-1.4G a );变碱性玄武质岩墙形成于中新元古代(1.3-0.8Ga),已发表的Sm-Nd等时线年龄(2408Ma)其Sm/Nd比植变化很小,故没有实际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绿岩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北-吉南地区出露南有现任中类型绿岩带,清原型绿岩带原原岩建造为连续分异的火山-沉积岩系组成,主要由下部拉斑玄武岩,少量钙碱性玄武岩和中上部的钙碱系列安山岩-英安岩一流纹岩和沉积岩所构成,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为类似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其中赋存有丰富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其次为铁矿和金矿,夹皮沟型绿岩带的原岩建造为相对分异的火山-沉积岩组合,主要由下部的拉斑玄武岩,少量钙碱性弱武岩和中上部的长英质  相似文献   

10.
文中报导了冰岛东部第三系玄武熔岩和脉岩中的金含量。在不饱和(橄榄石标准矿物)拉斑玄武岩中,金含量随分异程度而降低。但在饱和(石英标准矿物)和分异较强的岩石中,金显示出与不相容元素如Y和Zr呈高度的正相关。这种性状表明,在晚期岩石中,金不保存在早期的结晶相中而富集在残余熔体中,所以,它遵循了不相容元素的趋势。因此玄武安山岩和富硅冰岛岩含有两倍干玄武岩的金(x=4.1ng/g)。这种总的趋向似乎与硫在岩石中的不规则伴生富集有关。氧化作用和沸石化作用导致了金在火山碎屑单元和熔岩流孔洞顶部的富集。这表明,在冰岛型火山堆积序列中,最适用于金矿化的源岩可能是演亿较强烈的石英——标准矿物拉斑玄武岩(铁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冰岛岩,特别是脉岩和火山碎屑岩单元。固结不紧的金由于风化作用、深埋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容易从火山玻璃和硫化物中迁移出。因此,只有最新鲜的玻璃质岩石才可能保留着原始的金含量。  相似文献   

11.
大厂锡矿床成因综合分析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矿体形态特征、原生金属-矿物分带、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论述了该矿床在许多方面具有喷气沉积成因的特点。为此,我们把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绿岩带金矿床及某些层控锡矿床进行了对比,从而明确了大厂锡矿属于含锡块状硫化物型层控锡矿床。本文还从发展、演化的角度,对大厂层控锡矿形成后的变形-变质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同生与后生地质现象同时存在的原因,解决了对该矿床所提出彼此矛盾成因假说的难题。最后,建立了大厂锡矿的成因模式,并探讨了该超大型锡矿形成的特殊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辽东半岛早元古宙坳拉槽内靠近优地槽一侧,分布着一套复杂碳酸盐岩系,其下部和海底拉斑玄武岩呈沉积接触,或薄互层状共存,与火山凝灰岩互层。底部碳酸盐岩主要为钙型,向上过渡为钙镁型碳酸盐,其中含有数层由海底喷气作用形成的硅质岩,上部的硅质条带状碳酸盐岩中含有条带状、条纹状喷气沉积的硫化物。碳酸盐岩系顶部为厚层质纯镁质碳酸盐岩,局部含巨厚层状菱镁矿。岩系中碳酸盐岩、硅质岩、金属硫化物的稀土特征和铁锰指数具有一致性。铅同位素研究表明它们源于下地壳。有证据显示:碳酸盐岩系是在一定水深条件下由沉积作用形成的。这和碳氧同位素碳研究的结果吻合。种种特征表明这套复杂的碳酸盐岩系具有其独特性,可能暗示着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13.
批判性地分析实际资料时,对关达、布拉瓦约绿片岩带和米德连德带的南部来说,很难找到指示喷气矿化显示的可能性的论据。事实上,如果不仅仅是,凡采用喷气作用发育观点的必须假定作为形成含铁石英岩的来源的硅质—铁质物质,最初是以石英脉形式析出二氧化硅、硫化物和金,同时(至少近于同时)从溶液和喷气中沉积下来,因为它们大面积广泛溢出到海底(或以任何其它途径聚集)的火山岩层中。  相似文献   

14.
豫南─鄂北大别山北部高压角闪石榴辉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个高压角闪石榴辉岩带出现在豫南─鄂北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单元的最北部。榴辉岩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角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金红石。采用Powell等(1994)的Thermocalc估计的温压条件:压力为1.8-2.4GPa,温度为490-592℃。这个带的榴辉岩在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上明显不同于该高压变质单元中其它带的榴辉岩。  相似文献   

15.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沃溪钨锑金矿床产于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中、上段紫红色绢云母板岩中,受层间断裂带控制。矿体具斜列延伸、多层产出、近似等间距分布特点,见有层间石英脉、网状石英脉和节理裂隙脉三类矿体。金矿物以次显微、显微金为生,主要赋存于以黄铁矿、辉锑矿为主的硫化物中,As、Sb是其标型元素。成矿物质与赋矿地层密切相关,成矿流体是非岩浆源的,成矿作用是在中低温度、偏低盐度、中性略偏酸性的变质热液中发生的,构造运动对成矿过程起着控制作用。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6.
“三江”哀牢山带蛇绿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哀牢山带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晶杂岩和基性熔岩组成。其中二辉橄榄岩近似原始地幔岩,方辉橄榄岩为残留地幔岩。辉长岩-辉绿岩-辉石玄武岩系列及辉石岩-辉长闪长岩-钠长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系列分别为原始二辉橄榄岩经部分熔融产生的拉斑玄武岩浆及苦橄玄武岩浆结晶或结晶分异演化而成;前者具有洋脊玄武岩特征,后者具有准洋脊玄武岩特征,它们形成于大洋中脊环境。其形成时代不晚于早石炭世(C1),侵位在晚三叠世一碗水组(T3y)之前。  相似文献   

17.
湖南沃溪矿床是扬子地台南缘江南元古代造山带内产出的为数众多的钨-锑-金的建造矿床的典型代表。有关该矿床的成因,曾先后提出过岩浆热液成因、变质热液成因、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热液成因、热卤水沉积.变质成因、层控构造动力再造成因等观点。我们的研究表明,沃溪钨-锑-金建造矿床系晚元古代弧后拉张环境下盆地喷发热流体同生化学沉积的产物。本仅从组构学和岩矿石及流体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区早太古宙上壳岩是由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组成。其中前者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具类似于岛弧拉斑玄武岩及安山岩的特点,并与世界典型的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型式具可比性,反映出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具育相当于岛弧环境为主的演化趋势。变质沉积岩大致为一套岛弧间海盆地沉积的海相浊流岩。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下雷晚泥盆世锰矿床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友寅 《沉积学报》1991,9(1):73-80
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下雷层状锰矿床喷气热液沉积的特征和成因。热液沉积锰矿层产于浅海深水台沟沉积相中,分布面积小,但规模大,矿层由一系列热液硅酸盐矿物、碳酸锰矿物、氧化矿物及硫化物等组成,碳同位素组成表明碳酸锰矿物中的碳来自岩浆,热液矿物形成层状、豆鲕状同生沉积构造,在剖面上呈韵律层,在平面上以热液沉积为中心,往外逐渐变为分布较广的冷水沉积碳酸锰矿,滑坡重力流使锰矿再沉积富集。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红山铜铁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金属硫化物之黄铜矿、磁铁矿和黄铁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及相互穿切关系分析研究,该矿床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气—沉积期、中期区域变质期和晚期构造—热液改造期等多期成矿作用,属喷流热水沉积—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