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东板栗生态地球化学环境比配模型与适应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东板栗是河北省优势农产品之一,由于板栗生长环境的地质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较少,致使目前板栗的种植、规划等缺乏理论依据。本文以河北迁西优质板栗产区75件样品为例,分析探讨了温度、地形地貌、岩石土壤类型和部分地球化学元素对优质板栗种植区的控制作用和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述生态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因素与板栗之间的比配模型,划分了板栗种植的优质区、适宜区和非适宜区域,为当地板栗种植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福建龙海杨梅产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是中国杨梅重要产地,其中龙海市浮宫杨梅因其独特品质而名扬海外,是当地的名特优农产品。以龙海杨梅产地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35套岩石-土壤-杨梅果实样品,测定了主量组分、植物营养有益元素、有害元素以及土壤部分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研究表明:受地质背景影响,浮宫镇及其周边杨梅产地土壤中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有效度及其有效量普遍高于东泗镇,而有害元素含量较低,为浮宫杨梅的优质高产、富硒杨梅产出提供了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P、Mn、Cu、Zn、S有效态含量与其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岩石、土壤Se含量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采集的35件杨梅果实样品富硒率高达74.3%;植物营养有益元素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有害元素,显示出杨梅对营养有益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及对有害元素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天宝蕉的农业地质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宝蕉产区的农业地质背景和天宝蕉品质分析的基础上,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优质天宝蕉产区的主要农业地质特征是:(1)天宝香蕉的优质区主要分布在九龙江Ⅰ级阶地和红土台地上;(2)优质天宝蕉的成土母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和第四系残坡积层;(3)优质天宝蕉种植区的土壤主要为灰泥田和赤砂土;(4)天宝蕉优质区成土母质富集元素最多,土壤全量中Na2O、MgO、CaO的含量较高,土壤有效态含量中Cu、Zn元素的含量较高;(5)天宝香蕉优质区的水位埋深较浅,土壤的持水透水能力适中。同时提出了对非优质香蕉的种植区补充土壤营养元素、改良土质和增加蕉园的灌溉等土壤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怀柔板栗种植区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怀柔板栗种植区的地质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广泛发育的花岗岩和片麻岩地质背景、适宜的海拔高度、降水量、温度以及呈弱酸性的疏松土质等条件十分适合板栗生长。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种植区土壤中富含P、Mn、Fe等矿质营养元素,以及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等,并且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土壤和灌溉水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符合无公害板栗种植的产地要求,为怀柔板栗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及品牌宣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内蒙古额济纳旗沙河北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元素含量特征、单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的分析,根据异常检查和土壤地球化学剖面验证结果,发现了较好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地段,并对该异常进行解释评价,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并提出进一...  相似文献   

6.
在章丘大葱种植区和规划种植区开展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调查,发现区内表层土壤具有高Se、B、P、N、S,低F、Mo、Ca的特点.较高的有益元素,尤其是Se含量,构成了该区发展特色富硒农产品的重要基础.章丘大葱植株中的硒和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的硒和重金属含量关系密切.根据产区土壤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提出了章丘富硒大葱的种植规划,将全区划分为4个规划区,即最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优化章丘富硒大葱的种植规划、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福鼎白茶生长独特地理环境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为福鼎白茶的种植区划提供理论依据。以福鼎主要茶产区太姥山镇、点头镇、白琳镇、磻溪镇采集36件样品测试结果为例,分析探讨了海拔、坡度、土壤类型、岩石类型、部分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等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因素与白茶之间的比配关系。通过GIS平台上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划分了福鼎白茶种植区的优质区、适宜区和非适宜区,结果显示优质区主要分布在磻溪镇的湖林村、桑海村、油坑村,白琳镇的牛埕下村。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环境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地下水、湿地、矿产、地热和地质景观等资源条件分布,结果显示,平原区土壤质量总体良好,良好及以上等级土壤分布面积约占平原区面积的80.89%,适宜种植绿色农产品的面积为96363 km~2,富硒耕(园)地面积为1894 km~2;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为188亿m~3/a,但呈现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征;衡水湖等五大湿地分布面积约为614 km~2,近30年来减少了35.57%;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例如铁矿资源储量98.4亿t,铜矿资源量111.50万t,石油地质储量249635.02万t;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可替代3.43亿t标准煤;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约有300余处可纳入环首都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同时,分析了活动断裂与地震、地面沉降、地裂缝、崩滑流和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和湿地退化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城镇发展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优质耕地资源保护和地质遗迹资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地学建议,为区域规划建设提供地质安全保障和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9.
冶金部西南局605队自1982年以来,先后在川西地区不同景观条件下,各种金矿类型上进行1∶5万—1∶20万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面积1万km~2余,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面积几百平方公里。在工作过程中还做有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找金的方法试验和技术试验。通过这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找到了丘洛、桥桥上、菜子沟金矿床(点)。本文是对川西地区水系沉积物找金的采样、加工和分析方法的回顾和总结,希望它对本区地球化学测量找金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丘陵区地形地貌变化显著、地质背景变化大且对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影响明显的特点,提出了以地质背景分析为基础,以耕地、园地、缓坡地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重点的丘陵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思路。根据赣州地区地质地理特征,具体细化了盆地、谷地、山地的样品布设要求、以地质背景为主要依据的图斑赋值方法、生态地质综合调查与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相结合的途径、以无公害富硒集中连片区划定与土地质量建档为核心的成果对接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生态地质调查工程”。该工程自2019年以来,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重点开展了我国北方林草湿分布区1∶50万生态地质调查以及黄河源区、大凉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1∶5万生态地质调查,采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获取了不同尺度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类型分布与变化,成土母岩、水文地质要素、土壤、地形地貌等生态地质条件,以及荒漠化、湖泊萎缩等生态问题分布数据,分析了生态-地质之间相互制约影响关系,剖析了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机理,划分了生态地质单元,建立了生态地质图谱,提出了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对策建议,为我国北方地区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广东江门水稻品质与地质地球化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鑫 《江苏地质》2014,38(2):302-308
重点开展了江门水稻种植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系统采集了全区表层土壤、稻谷及配套根系土样品,实测了营养、有益元素以及大米营养品质含量。通过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查明了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开展了农产品适宜性评价和区划。  相似文献   

13.
正2016~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了"东北黑土地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目标是查明东北黑土地耕地集中分布区土壤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土地质量状况,为耕地质量提升服务;查清重点地区特色优质耕地资源分布,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查明东北黑土地退化的规模、强度、成因和生态风险,为黑土地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新虎等人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过程中,根据甘肃省区域化探新成果,结合地球化学块体研究,对地球化学场特征进行梳理,认为地球化学场是地壳浅表不同地质体、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作用演化过程的反映。本文数据来源于全省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成果资料,主要采样介质为水系沉积物,定量分析39种元素和氧化物。文章介绍了甘肃省6大地理地球化学景观区特征,在总结甘肃省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时指出: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对元素分布、迁移、富集产生影响,不同元素组合空间分布受不同构造层次、地质建造单元控制,反映出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和成岩、成矿物质成分的差异。其中北山地区处于干旱荒漠景观区,多数元素背景值偏低,与全国平均值相比明显偏低的元素(化合物)有As、Ag、B、Cr、Ni、Co、V、Fe2O3、Mn、P、Cu、Zn等,近乎是全国平均值的一半,Ba、Sr、Ca O、K_2O、Na_2O、SiO_2相对富集,这与该景观区强蒸发、碱性环境和钙质积结有关,其中Sr高出全国均值近2倍。祁连山地区与全国相比As、Au、Ba、Cr、Ni、Co、Cu、Fe_2O_3、Sb明显高出,反映出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基本地球化学特点。在总结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和统计分析基础上,划出地球化学域2个、地球化学省7个、地球化学带20个。区域地球化学场研究在地质找矿中居战略地位,地球化学分区对矿产资源勘查、异常查证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甘肃省已完成区域化探扫面面积36.4万km~2,综合异常查证率达到65%,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及后续地质工作发现各类矿产地230个,发现和评价了一批新矿产地,其潜在经济价值巨大。特别是化探找金取得丰硕成果,为甘肃省金矿勘查、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化探异常查证目前仍是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上棋盘地区位于近南北向光山千鹅冲—新县上棋盘钼异常带上,具有较好的钼矿找矿前景。笔者叙述了该区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特征,着重探讨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特征,利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进行评价,经槽探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7条钼矿体,取得了较好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镇沅县学堂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开展1∶2. 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野外采样按正方形网格法布设,在矿区12. 23km2的范围内,将每个1km2方格作为一个采样大格,并按线点距为125m×125m将其平均分成64个采样小格。每个小格内采集1个土壤样,所有样品进行Au、Pb等元素分析测试,并根据测试成果计算出各元素异常下限,圈定了Au、Pb等多处异常。经异常查证,在矿区发现并圈定V8金矿体。应用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金矿的寻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对狼洞山地区进行30 km~2的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采集化探样品13 212件。结合该区的高精度磁法测量、两处激电中梯测量成果和地质成果,对该区进行了找矿靶区预测。将本区初步划分出10处靶区,根据靶区内可能找到的目标矿种和可靠程度,划分为3类靶区:可靠类(2处)、较可靠类(6处)、可能类(2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球化学1∶20万主成矿元素Mo的综合异常,采用1∶1万地质填图和1∶2.5万沟系土壤测量方法,快速圈定了Mo找矿靶区。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找矿有利部位,经钻探验证,发现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大型隐伏钼矿,证明了大比例尺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该区寻找隐伏矿床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系统总结了该类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寻找隐伏矿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16,(4):667-671
通过对长田钨多金属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研究了该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异常赋存的地质环境等,综合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圈定了4个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经查证,其中Ⅰ号、Ⅳ号异常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下步找矿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浦城县是水稻和薏米的重要产区,土壤环境质量和有益营养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基于福建省浦城县1: 5万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研究区土壤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重金属环境质量和植物生长有益元素Se进行了评价,为研究区优质土地开发、特色农产品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 植物生长必需大量元素有机质、N及碱解氮总体处于丰富—适中状态,P总体处于适中—缺乏状态,速效磷处于缺乏—很缺乏状态,K及速效钾含量丰富; 植物生长必需中量元素S的分布情况主要以丰富—适中为主; 植物生长必需微量元素Fe、B、Mn处于很缺乏状态,Mo的分布主要以很丰富—丰富为主,Zn和Cl的分布主要以很丰富—丰富为主; 植物生长有益元素Se总体处于适量状态,富硒土壤面积为6.41 km2。整体而言,浦城县土壤重金属元素达到了一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具备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土壤环境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