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西市东沟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西市东沟石墨矿经过勘探达到中型矿床规模。本文概述了该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含矿层位、含矿变质岩、矿体规模,矿石类型,矿物及化学成分等。最后参照邻近同一类型的柳毛石墨矿的碳同位素研究成果,以及矿石的碳钒铀组合特征,论述了碳质来源为有机成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明确提出苏吉泉石墨矿的形成机制是由前石炭系地层经花岗岩浆同化—混染作用而成,其中石墨碳来自地层中的有机炭,并在花岗岩浆的封闭系统中,碳氢气体发生剧烈旋转作用,造成系统内部物质的塑性滚动,凝聚成球状构造的石墨矿。  相似文献   

3.
中国软玉矿床类型及其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飞  余晓艳 《矿产与地质》2009,23(4):375-380
文章将中国11个产地的软玉(透闪石玉)矿床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两大类。其中岩浆热液型又根据侵入体的性质分为中酸性岩型、基性岩型、超基性岩型;变质热液型根据母岩特点分为碳酸盐岩型和蛇纹岩型,并从围岩和侵入岩体特征、矿体产状及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软玉矿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了各产地软玉的品种、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矿物学特征;简单分析了软玉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华南古岩溶铀矿床的矿物学特征为:表生矿物发育,原生成矿矿物少见;矿化脉体几乎没有;矿石中铀主要呈吸附状态,其次呈显微和超显微沥青铀矿存在。与古岩溶有关铀矿床则出现典型低中温热液矿物组合,矿化脉体期次分明,矿石中铀基本呈可见状沥青矿存在,沥青铀矿具有热液成因标型。鉴于该类矿床成矿前主岩溶为冷水成因,而热液成矿流体是与岩溶无关的体系,故属古岩溶热液叠造成矿   相似文献   

5.
鸡西柳毛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桃林闪锌矿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正光 《湖南地质》1993,12(2):102-106
本文研究了桃林铅锌矿闪锌矿的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红外光谱及物理性质《比重、硬度和反射率)等方面的待征。讨论了成分、结构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7.
新疆玉泉山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玉泉山石墨矿床赋存于塔里木古陆库鲁克塔格地块中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辛格尔组云母石英片岩中,经历了沉积-聚炭和区域变质-结晶2个主要成矿期.区域变质-结晶成矿期又分为与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和低绿片岩相对应的3个成矿阶段.地层岩石条件、区域变质条件、构造条件是最重要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8.
花牛山铅锌矿床成因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成因矿物学方法研究甘肃省西部花牛山铅锌矿床的成因,针对该矿床主矿体不同中段的3种矿石矿物进行了分析测试,认为该矿床是与γ15侵入相关的高温热液硫化矿床,矿体的分布受断裂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福建漳州复式岩体磁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炳铨 《福建地质》1993,12(1):1-16
漳州花岗岩岩基共分两期七次(Ⅰ-Ⅶ)侵入,是中国东南沿海燕山晚期有代表性的大型复式岩体。笔者对区内各类花岗岩磁铁矿作了较深入的矿物学工作,包括晶出产状、晶体形态、X射线衍射、红外谱学、化学成分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重点论述磁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成因意义,并提出区分不同成因花岗岩类岩石磁铁矿矿物学的判别标志,结合副矿物组合及岩石化学特点,对区内早、晚两期花岗岩类的成因分别判别为I型和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戴福盛  殷成玉 《矿物学报》1991,11(2):172-178
个旧方铅矿颜色深,光泽暗者含银高,银以类质同象赋存者反射率高,硬度与晶胞参数呈正相关。方铅矿主元素含量及Pb/S比值反映矿区低铅亏硫的成矿环境。锡含量及红外光谱谱线可作为深部锡矿床的判别标志。方铅矿中银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或(Bi/Ag)<0.001%的矿床,银可具工业价值。晶胞参数随成矿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稳定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多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该区石墨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叠系上统大酱缸组地层为赋矿岩层,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同时伴随岩浆及断裂活动,引起了岩层和煤层的变质,经过变质作用进而形成了石墨矿床。矿体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等。石墨矿矿石自然类型为碳质板岩型,工业类型为隐晶质石墨矿。马鞍山石墨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叠加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知的宝石级钠柱石矿床仅于一处,位于新疆阿克陶县苏巴什达坂北其依达克附近,构造上属于中帕米尔褶皱带,该矿床沿构造破碎带呈脉状产出于元古界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构造破碎带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对称分带性,破碎带的中心为钠柱石矿体,向两侧依为石透辉石长英岩带,黑云母钠长岩带,并逐渐过渡为围岩,钠柱石矿的成因类型为沿构造破碎带产出的热液交代脉型,钠柱石多与钠长石一同产出,呈四方柱状,浅紫-深紫色,透明-半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鲁山县背孜矿区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鲁山县背孜石墨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灵宝-鲁山-舞阳石墨成矿带。矿区主要含矿岩石为太华群水底沟组片麻岩及大理岩。该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构造活动对矿体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造成了本区石墨的局部富集。矿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型石墨矿,石墨呈晶质鳞片状。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矿石组分研究以及碳同位素分析认为该石墨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沉积变质矿床,并具有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有机碳与无机碳两种类型,且不同含矿岩石中碳质来源具有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李荣清 《湖南地质》1992,11(4):305-310
湘南地区存在钨锡多金属和铅锌铜多金属两类岩控矿床,它们的矿物组合,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石榴石和方解石的某些特征,以及矿床分带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文作了初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雪宝顶W-Sn-Be矿床位于龙门山西北缘,主要赋存在盘口和浦口岭花岗岩之间的大理岩张性裂隙中。雪宝顶矿床中出现的矿物晶体颗粒巨大,且矿脉中矿物分带明显。矿脉在花岗岩中主要由绿柱石、锡石、白云母和钾长石(fd1、fd2和fd3)组成,在大理岩围岩中则由绿柱石、白钨矿、锡石、萤石、方解石、石英、钠长石晶体(Ab4和Ab5)以及针状电气石和细粒磷灰石组成。3种不同形态的钾长石和2种不同形态的钠长石贯穿了整个矿脉的演化。随着围岩从花岗岩到大理岩的转换,晶体颗粒从小于1 cm的绿柱石、锡石演化至可达20 cm的绿柱石、锡石、萤石和白钨矿。采用EPMA、XRF、ICP-MS对单矿物颗粒进行全岩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雪宝顶板状绿柱石介于Na-Li绿柱石和Li-Cs绿柱石之间,白钨矿中富集∑REE+Y(350×10~(-6)),白云母属于含Li白云母,磷灰石属于氟磷灰石,钾长石和钠长石比较纯净[fd1(Or 95.34~93.96)、fd2(Or 96.28~97.88)、fd3(Or 95.74~98.39)、Ab4(Ab 99.19~100)、Ab5(Ab 99.58~100)]。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矿床形成机制为:在花岗岩演化的晚期,富F流体的脱熔作用大量富集了Li、Rb、Cs、W、Sn、Be、P等元素。这些来自于熔体的元素以不同的化合物形式(如SnF)在分离结晶过程中富集,通过成矿流体运移然后在花岗岩裂隙中小规模沉淀。花岗岩体的冷却引发的体积缩小导致了大理岩围岩中出现了放射状的张性裂隙。张性裂隙是控制成矿流体输运的主要通道,并引发了流体不混溶(相分离)。这个过程还伴随着包裹体均一温度不断下降和含矿络合物与围岩之间不断发生反应导致络合物不断分解。此时,成矿围岩从花岗岩变成大理岩,含F络合物大量被破坏造成成矿物质W-Sn-Be等元素大量沉淀,形成颗粒巨大的矿物晶体。选取与大颗粒绿柱石晶体共生的云母样品进行Ar-Ar定年并获得反等时线年龄195.7±2.5 Ma,代表了雪宝顶矿床形成的主成矿期年龄。  相似文献   

17.
斯里兰卡金矿点与石墨矿床密切伴生,在成因上也有关系。在脉状石墨的石英-石墨边缘有金属聚集。富CO2流休的运移,石墨的形成和金浓度之间密切相关。虽然富CO2流体很可能是形成石墨的“碳的载体”,但CO2的原始来源仍有争议。热水深液与石墨接触有利于涤化碳,从而为金的富集提供了场所。石墨脉与金沉淀之间的成因联系对高级变质岩区矿床成因的研究和金矿勘探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陕西商南湘河石墨矿是陕西省内具有巨大潜力的矿产资源,运用光、薄片分析及透射电镜(TEM)显微形貌和电子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显微形貌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初步研究了该地石墨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湘河石墨矿为晶质石墨,呈细鳞片状,片径大部分为1~45μm之间。高分辩图显示出明显的层状晶格条纹,表现出层状堆积的石墨结构。通过电子衍射分析,石墨鳞片呈规则点阵,显示为单晶结构,石墨单晶的六方形衍射图案显示晶质石墨样品晶体结构较为完善。石墨化度在0.508~0.732之间,与同成矿带内已开发利用的河南淅川小陡岭石墨矿相似。  相似文献   

19.
山东桃科铜镍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李超  张增奇  孙斌  程伟  王登红 《矿床地质》2016,35(4):724-736
桃科铜镍矿床是山东目前发现的仅有的2处铜镍矿床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采的铜镍矿床之一,同时也可能是中国形成时代最老的铜镍矿床。含矿岩体主要由橄榄辉长苏长岩、蚀变辉长苏长岩、变辉长岩、角闪岩组成,主要矿物为贵橄榄石、古铜辉石、普通辉石、角闪石和中基性斜长石(培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岩石常发生强烈的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纤闪石化;矿石中黄铜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矿物组合,为典型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矿物组合;岩石及矿物特征表明矿床为岩浆作用的产物。通过矿物显微结构特征以及计算得出:桃科岩体橄榄石开始结晶温度大约在1421℃左右,古铜辉石和普通辉石的结晶温度在1030~1230℃之间,两矿物相在岩石中可以共存。矿石中大量镍黄铁矿蚀变为针镍矿,黄铜矿在边部蚀变为斑铜矿,以及黄铁矿较高的Co/Ni比值(0.1~12.9,平均4.1),都表明矿床在后期遭受了强烈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