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陶亚  雷坤  夏建新 《水科学进展》2017,28(6):888-897
河口地区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复杂,为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合理制定精细化应急方案,基于环境流体水动力模型(EFDC)从水动力学角度对不同水文条件下深圳河口水域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时间及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一种判断河口海湾地区主导水动力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对事故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准确识别,并采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印证。结果表明,潮流是感潮河段水动力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在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深圳河各断面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与陆地径流关系密切,径流是感潮河段内突发事故中特征污染物输移的主导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吴希龙 《地下水》2002,24(1):21-24
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泰安市水污染现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探讨了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河流污染总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水污染负荷增加。水污染总量控制是进行水污染防治的水环境管理重要举措。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消减,水质必须改善。通过对污染物衰减系数、纳污能力的计算,叙述了怎样规划河流的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方案,对水环境进行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叶永红 《地下水》2015,(1):12-13,44
通过对2013年抚州市进行地下水调查及样品测试分析,利用舒卡列夫分类法绘制出抚州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图。通过与1980年对比分析,发现近年来该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变化显著。该地区工业发展排放的污染物污染以及长期酸雨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3)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尤其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确定环境优先污染物,是开展水环境监测、水污染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等的一项基础工作,对降低水环境监测成本、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潜在危害指数法、综合评分法等优先污染物筛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污染物筛选方法研究应沿多指标、定量化方向发展,在今后环境优先污染物筛选方法研究中更多关注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潘华海  熊小群  谭国良 《水文》2003,23(3):61-64
1998年6月中旬开始,江西省接连发生了2次大范围的集中强降雨过程,致使信江、抚河、饶河、修河、赣江下游、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均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的成因和特征,论述了其水文情势。  相似文献   

7.
以松花江吉林段5年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复合模型,定量诊断出水污染因子对松花江吉林段的污染贡献率,合理划分出各类水环境管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措施。结果表明:松花江吉林段主要污染物是挥发酚、COD和氨氮,表现为有机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在水环境管理分区中,丰满-龙潭桥区域属于轻污染,为水源保护江段,龙潭桥-哨口区域属于重污染,为水环境控制江段,哨口-白旗区域属于中度污染状况,为水环境自净江段。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实施河流水环境总量控制,实现松花江吉林段水域的科学化分类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1)
以承德市为例,为研究承德市水污染现状,对承德市入河排污口排污量进行调查,并从水系划分方面对承德市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量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可知:承德市入河排污口20个,有13个排污口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标率为65.0%; 2012-2018年各水系监测入河污水总量为11 391.3万t/a,入河COD总量2854.4t/a,入河氨氮总量225.3 t/a;针对水污染现状,应通过采取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建立入河排污口常规监测制度以及积极开展污水治理等措施改善承德市水污染状况,促进区域水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凌 《吉林地质》2020,39(2):105-114
以京杭运河镇江丹徒段辛丰镇、王家桥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面所在区域的水环境状况评价和区域污染源特征分析,确定超标污染物因子氨氮、总氮主要污染来源于农业生活源,并识别得到造成水污染的几大主要问题。同时,通过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和分配,与运河该段的排污量对比,得到现状污染源排放量的需削减量和整治方案,实现断面水质达标,为地方环保管理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京杭运河水环境的根本化改善。  相似文献   

10.
汾河太原上游段水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太原上游段水污染防治对策蔡秀珍,孙建星(太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汾河太原上游段系指位于娄烦县的汾河水库至北郊上兰村区段,全长114km。该段水质将直接影响城区上兰饮用水水源地及太原市工业用水与农灌用水水质,同时还将影响“引黄入晋”后新建的汾河二库饮...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流域抚河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蔚  张翔  邹大胜  黄燕平 《水文》2012,32(3):75-82
抚河是鄱阳湖流域第二大河流,其径流变化研究对揭示鄱阳湖水文情势演变规律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鄱阳湖流域抚河上、中、下游8个主要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抚河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变化规律;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与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几十年内抚河年、月径流变化规律及与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抚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但不均匀性在流域内空间差异较小;(2)受水利工程调蓄影响,径流年内分配越来越均匀;(3)不同年代年径流特性存在差异,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径流相对稳定,90年代中期到2002年,呈较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后,表现为下降趋势;(4)月径流变化有增有减,基本规律为枯水期(11月~次年3月)月径流量基本呈上升趋势,洪水期(4~6月)月径流基本呈下降趋势;(5)抚河的年降水量在2002年附近发生突变减少,与年径流量突变时间基本吻合,说明气候变化降雨量减少对近10年鄱阳湖流域抚河入湖径流的减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汉江中下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汉江中下游为例,基于MIKE 11模型的降雨径流模块、水动力模块、对流扩散模块建立了汉江中下游的降雨-径流模型、水动力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构建的模型模拟了汉江中下游2003年冬季、夏季不同水文情况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的运移扩散过程,定量模拟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后,汉江不同地点处污染物到达的时间和浓度值,并对突发风险事故的影响范围、程度、时间做出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13.
山西汾河水环境与污染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是山西的主要河流,污染严重,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为控制汾河水污染,需对重点源进行强化治理。本文共筛选治理项目89个,共需投资13.02亿元。治理完成后,2000年汾河主要污染物COD可削减92312.4t/a,SS33931t/a。届时源头水可达到功能要求,中下游水质可接近农灌田水标准。  相似文献   

14.
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污染修复技术中,吸附法因操作简单、成本低,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除污技术。铁锰氧化物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吸附剂,已经广泛应用到对污染物的吸附处理过程。本文重点综述了铁锰复合氧化物对砷、重金属及磷酸盐等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铁锰复合氧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发现,铁锰复合氧化物在污染物修复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对滨海生态系统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滨海生态系统受到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压力。滨海区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既能有效去除BOD、氮磷等污染物,又能通过形成淡水帷幕控制海水入侵危害,实现了中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滨海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6.
邕江南宁段水质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影响南宁地区最大的河流——邕江近年污染物排放状况和3个水质控制断面的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等监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本文主要从水质现状、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考察了邕江的水环境状况。结果显示,邕江水质总体上属于II~III类水质,但部分断面有恶化趋势,主要是溶解氧和氨氮超标;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这表明邕江的污染类型属于典型的有机型污染。同时,也指出了邕江水质污染特征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南宁市水污染的成因和水污染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邕江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左涛  熊小锋  戴柳珍 《地下水》2023,(3):1-3+12
尾矿库的建设对其区域地下水污染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溶质运移及流场模拟向来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主要方向。以贵州省福泉市某尾矿库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周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利用GMS软件进行污染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0 a,非正常情况下总磷污染物泄露的第120 d时,总磷污染物超标范围已经迁移至Y14水源地附近。若区内断层F4采取适当的防渗措施,则30年内污染物不会污染到周围的水源地。  相似文献   

18.
有机单体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下水污染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有机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在地下水污染研究领域的测试数据主要应用于:确定污染物的来源;确定和量化污染场地的生物(或非生物)迁移反应;表征生成分子的元素反应机理.介绍了CSIA分析前处理技术及水污染研究领域中应用CSIA方法确定污染物来源和生物非生物降解分馏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CSIA技术在其他稳定同位素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研究了巢湖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现状,水污染原因,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的情况,以及水利工程在改善巢湖水环境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防治巢湖水污染的途径,为有关部门全面治理巢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灰色聚类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水质评价方法,本文运用它对抚州市地表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