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招平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金矿成矿带,该带上已发现多个特大型、大型、中型金矿床,金矿床的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该文对招平断裂带中段深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异常组合为Au,Ag,Cu,Pb,Zn,As,Sb,Bi,B,Hg,Mo,As,Sb,Hg为头晕指示元素;W,Bi,Mo,Sn为尾晕指示元素;近矿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据此建立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确定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为深部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山东牟平-乳山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三维分布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建立三维综合找矿模型,为金矿深部成矿预测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指导矿山生产与发展方向。针对金青顶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全面收集已有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构造叠加晕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构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场等方面的三维综合找矿模型,将金青顶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体及地球化学场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分析与深部预测评价,减少了深部预测的不确定性。矿体三维模型显示,矿体呈现中间宽两端窄的形态,有向深部尖灭的趋势。三维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显示,Au、As、Sb、Hg、Cu、W、Sn、Co、Ni元素及组合因子主要分布于矿体浅部,向深部呈现元素场强度下降的趋势;Mo、Bi元素主要分布于矿体深部;Ag、Pb、Zn元素分布较分散,存在多个矿化中心。地质-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显示,组合因子高得分区域与组合矿物富集区域相符合,Au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矿体浅部,深部成矿作用减弱。应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求取Ⅱ号金矿体的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为Sb-Cu-Ni-Au-Sn-W-Hg-As-Co-Ag-Zn-Pb-Mo-Bi,该序列与单一期次成矿垂向分带序列进行对比无明显反常现象,指示Ⅱ号矿体当前开采深度以下成矿潜力不高。研究结果显示,在综合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三维地球化学空间场晕模型的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展示、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深部成矿潜力,为深部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指导矿山工作的部署。综合分析认为金青顶Ⅱ号主矿体在-1 200 m以下找矿潜力一般,不宜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深部探矿。   相似文献   

3.
钼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的钼矿床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内生和外生等5种类型,其中斑岩型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钼矿床分布具有区域分带的特点,这种特点与其成矿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在今后钼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中,把加强已有矿山的深部和外围找矿与开展非传统地区的勘查找矿相结合,重视内生矿床尤其是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潜力,以实现钼矿床的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山东招远大尹格庄金矿床中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床围岩、矿石等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围岩中微量元素以富含Bi,Au,Pb,W,Ag,Sn为特点,矿体和矿化体中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B,Cu,Zn,Bi,Mo,Mn,Co,Ni,W。在5个成矿阶段中,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较明显,表现为Au,Ag,As,Co,Bi,Cu,Pb,Zn等的富集,成矿元素可分为2个分带序列,主成矿元素为Au-Ag-Cu-Pb-Zn-Bi组合、头晕元素As-Sb-Hg组合和尾晕元素Co-Ni组合。  相似文献   

5.
钼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的钼矿床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内生和外生等5种类型,其中斑岩型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钼矿床分布具有区域分带的特点,这种特点与其成矿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在今后钼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中,把加强已有矿山的深部和外围找矿与开展非传统地区的勘查找矿相结合,重视内生矿床尤其是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潜力,以实现钼矿床的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在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万第幅、朱吴幅、乳山寨幅、行村幅、海阳县幅、留格庄幅6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丰度特征、富集与离散特征、元素在不同地层单元中的特征值、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u,Ag,Cu,Pb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根据地质成矿条件及综合异常分布情况,划分了5处成矿远景区:分别为八夼-小疃地区Au成矿远景区;小纪镇地区Cu,Au及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大黄家地区Pb,Zn,Cu成矿远景区;留格庄地区Au,Cu,Pb,Zn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盘石店镇地区Pb,Mo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索拉沟铜多金属矿是青海省东部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中很重要的矿床之一,矿床内部具有Cu、Pb、Zn、Ag矿化的垂直分带特征,从北西至南东可依次划分为Ⅰ、Ⅱ、Ⅲ三个矿段。其中Ⅰ、Ⅱ矿段为银矿段,属中三叠世晚期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断裂构造控矿明显,而Ⅲ矿段则为铜铅锌矿段,为早、中三叠世热水沉积型矿床,成矿受地层控制。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指导下一步勘探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区,水旺庄金矿床是招平断裂带上近年来探获最大的深部特大型金矿床,首次采用构造叠加晕方法开展深部成矿预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前人地质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水旺庄金矿床开展钻孔化探数据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矿体中共同元素组合是:Au、As、Sb、Ag、Cu、Pb、Zn、Bi、W;特征元素组合是:As、Ag、Cu,其中Au为主要成矿元素,Cu为主要的伴生元素。以26勘探线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构造叠加晕理论分析可知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特征指示元素为Bi、Mo、W。建立了水旺庄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进行了深部矿体预测圈定预测靶区3个。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准和热音苏木地区属古亚洲成矿域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省二连-东乌旗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及多金属集中分布区。野外调查采集了地表岩石(打块)样品61件,化验分析Au,Ag,Cu,Pb,Zn,As,Sb,Bi,Hg,W,Sn,Mo,Cd,Co,Cr,Ni共16种元素。通过综合岩石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信息,分析岩石元素的含量、各岩石分区元素的含量、岩石元素富集离散等特征,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研究岩石元素的组合特征,对元素组合的物质属性进行判定,分析成矿性,指明了找矿方向,指出了该区具有寻找硫化物型的Pb,Cu,Bi有色金属矿产及与安山岩有关的Cd,Co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铅锌矿是我国大型的喷流沉积型(SEDEX)矿床,赋矿围岩主要是大理岩和片岩,浅部主要为大理岩型矿体,深部主要为片岩型矿体。系统描述了不同矿石类型中铅锌矿体与黄铁矿的空间共生关系、矿体空间形态三维变化规律;利用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矿区Pb、Zn、Ag、Au等成矿元素物质场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2种分析方法均可表现元素物质场不同的结构特征,即:Pb、Zn、Au元素整体上沿着矿体的侧伏方向仍然有明显的向深部富集的趋势,且不受大理岩的影响,在片岩中物质场所反映的元素富集程度依然很强;Ag元素整体上从浅部到深部在矿化空间内均有明显的不连续富集特征。锡铁山铅锌矿水平方向上元素分带由远至近(由西向东)依次为Mn-Fe-S-Ag-Pb-Zn-S-Au,垂向上元素分带由上到下依次为Mn-S-Ag-Pb-Zn-S-Au,同时系统研究了成矿元素物质场中元素富集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锡铁山深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焦家金矿深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金矿是胶西北地区典型的金矿床,该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共同作用的特点。通过对典型剖面上钻孔不同部位岩性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运用数学地质分析方法,对焦家金矿床深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深部成矿微量元素特征组合为Au,Ag,Cu,Pb,Zn,As,Sb,Bi,Hg,W,Mo,Sn;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Hg,As,Sb(矿头晕)→Au,Ag,Cu,Pb,Zn,Bi,Sn(矿中晕)→W,Mo(矿尾晕)。由此建立了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模型,并总结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湘南地区找矿实践证明,就矿找矿、按成矿模式找矿、用新技术、新方法综合找矿及成矿预测与靶区验证相结合等,是勘查隐伏矿床的有效方法.隐伏矿床的找矿勘查,要以全新的观念和思路,应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岩浆热液矿床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利用的w、Sn、Mo、Bi、Cu、Pb、Zn、As、Sb、Hg、An和Ag等元素最原始提供者。本文将旨在介绍几种预测方法和预测标志,供从事热液矿床勘查的地质工作者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东乌珠穆沁旗巴彦呼热地区属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即德尔布干成矿带南延与东乌旗-梨子山成矿带西南段交会部位,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重点地区之一,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化以铅、银、金多金属为主,前期工作已发现大型多金属矿床一处,矿点几十处,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该地区的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模型,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5.
位于炎陵-蓝山重力梯度带中的耒阳-临武SN向构造带与荼陵-永兴坳陷带复合部位的王仙岭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其中NE向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王仙岭花岗岩体W、Sn、Mo、Bi、Be、Nb等成矿元素丰度值高,已发现锡多金属等矿床(点)39处.区内W、Sn、Pb、Zn、Au、Ag、As化探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具水平分带现象.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物化探异常,结合以往找矿成果及最新的民采资料,圈定了野鸡窝、大壁口、龙潭和水源山4个锡多金属矿远景预测区,并提出了找矿工作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盘江—右江成矿带是国家级重点成矿区带,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勘查项目少、规模小,勘查投入远远不足。广西8项重大科研课题涉及该重点成矿区带,并在广西境域内圈定了204处成矿预测区(含重叠区域)和62个隐伏岩体,提供了丰富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找矿信息,这说明桂西地区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建议加大地质找矿力度,有望实现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崤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构造岩浆带和钼金多金属成矿带,研究该区域典型矿床并建立成矿模型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成矿带内有色金属、贵金属典型矿床的各类勘查和研究成果,总结了典型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矿条件和赋存条件、成矿规律,重点提取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建立了相关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坑得弄舍地区位于东昆仑东段延伸部位,与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南西段相毗邻。处在我省重要多金属成矿带范围内,找矿前景良好。与区域内赛什塘大型铜矿、铜峪沟中型铜矿、什多龙中型铅锌银矿等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有类似之处。作者通过对该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初步分析,认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具备中—大型金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从宏观上初步总结出了找矿方向,对该地区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堆沙旺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为牟乳成矿带的组成部分。选取464线、480线、532线3个勘探线剖面并采集样品,通过分析样品中Au,Ag,Hg,Cu,Pb,Zn,Ni,Co,As,Sb元素的含量;进行原生晕找矿,经对比分析,3条线分带序列大致符合我国金矿的原生晕理想分带序列,但也有异常。推测T31矿体、T32矿体深部具有深部找矿前景,S39矿体深部找矿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20.
矿区处于博罗霍洛山主脊,属斑岩型铜钼矿床。斑岩体本身为矿体,钼矿在岩体内,铜矿在外接触带。通过矿区北部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表明,Mo、Cu、Pb、Ag、As原生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连续性好,形态规则,梯度大。As、Sb、Ag具前缘特征。除Mo、Cu外,Pb、Ag具主成矿元素特征。原生异常纵向分带具轴向分带特征,分带序列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从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金属预测资源初步计算认为该矿床很有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