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气象台站上使用的本站气压订正简表是根据本站纬度和水银槽拔海高度,考虑了本站气压读数和附温读数的出现范围制作的,为本站专用的查算简表。这种专用简表较过去用“气象常用表”订正本站气压有许多优点,主要是简化手续,提高工效,从而可以减少错情。但这种表仍有一些缺点,如每个站都需要自己制作一份简表,当站址迁移或更换气压表(毫米、毫巴刻度更换)时,就要重新计算制作一份,制作简表(主要是小数表)的方法也有些不统一;有的省还曾发现个别气象站制作的简表未经认真核对,以致造成气压数据错误达数年之久;另外专用简表对野外流动性的观测和其他部门非经常性的气压观测就  相似文献   

2.
根据本人的摸索,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用BA-SIC语言制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的简单方法。本程序使用非常方便,简单准确。几年来经在巴州气象台、轮台县气象局等台(站)局使用,效果明显,目前全州发报台站已推广使用。本程序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计算出基层气象台站使用的本站气压简表和海平面气压佝表。设本站气压读数为r,测站纬度为qq,气压表器差为PP,技海高度为hh,附属温度为T。水银气压表读数三步订正值为:(l)仪器差订正:PI=P+PP;(2)重力差订正(C。)分纬度重力差与高度重力差两种。纬度重力差订正…  相似文献   

3.
刘景德  刘桂玲 《气象》2005,31(2):88-89
《AHDM4.1》在各级台站投入业务使用后,大大提高了地面测报工作的质量和时效,显著地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受到气象台站的广泛欢迎。但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应用软件,《AHDM4.1》并没有专门设置气压查算表的打印功能。较多台站的气压查算表仍延用以前的手抄表,  相似文献   

4.
本站气压订正简表和海平面气压订正简表是每个气象台站必不可少的查算表格。本文设计出一种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订正简表制作程序,分别命名为PBJB—1和PHJB—1,两个程序均采用Turbo Basic语言编制(程序清单略)。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PBJB—1程序使用前的准备: 第一步,对本站气压数组P_(b)(i,j)进行定义,即根据本站的气压读数和附属温度出现范围,确定P_(b)(i,j)所排的行、列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附温与气压读数进行查算本站气压时,需用到两个订正表。一个是本站气压订正简表基础表,它是由省气象局编制下发的。台站只要根据所在纬度,就可确定本站所使用的基础表。此表选定后,只要站址不移,内容就长期不变。另外一个是气压订正小数表,该表由台站自行编制。小数表只是随气压表仪器差变化而变化,当台站更换水银气压表时,若仪器  相似文献   

6.
我站在原气压简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改革后查算简便,不易查错,尤其小数表更为简便易查。一、整数表改革方法:1、找出同一附温中一段气压表读数中的本站气压相同的差值,依次把原表中所有温度中的各段气压表读数中的本站气压相同的差值都找出来。2、临界值:即不同两个差值的临界。从原表中的气压读数中的那个数字分界,进行计算,保证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7.
斯公望 《气象》1977,3(6):14-14
在县气象站天气预报实践中,广大气象员创造性地使用了e-T这样一个预报指标,它是用以毫巴为单位水汽压值(e)减去同一时刻的以摄氏度为单位的温度值(T)。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预报降水及降水量大小的比较有效的预报指标之一,因此在县站预报中有广泛的使用。(编者注:e和T不是同一量纲的物理量,在数学上二者是不能相减的。可以把e-T写成e-aT或be-T,a的量纲为毫巴/℃,b的量纲为℃/毫巴。如e以毫巴为单位,T以℃为单位,则a、b的值为1。为了简化起见,可写成e-T)。  相似文献   

8.
本站气压简表是气象台站不可缺少的常用查算表.如果水银气压表拔海高度发生变化,或者现用简表因使用年久模糊不清时,台站通常仍采用查气象常用表的方法制作和抄校.为保证制表准确,利用计算机就能方便、准确、高效率地完成此项工作.为此,编制了PC——1500本站气压简表程序.运行该程序,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就能很快打印出简表.该程序5行中的DP为气压表器差,H  相似文献   

9.
林宗鸿 《气象》1981,7(4):17-17
利用公式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可能降水量,在许多暴雨分析讲义中都有过介绍。式中F=dq/dp定义为“凝结函数”,它表示每单位质量的饱和湿空气在上升1毫巴高度时所能凝结出来的水分克数。建立此公式的物理设想显然是湿绝热上升过程,但目前所见到的有关讲义和查算表中列出的F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气象台站在求算露点温度时,一般都是先用干、湿球温度和本站气压在气象常用表(第一号)中,查出相应的绝对湿度,再用查得的绝对湿度查出露点温度。 由于发航危报的时间性较强,求露点温度时,要查几次表就比较匆忙。能不能改变这种繁琐的求法,在保证编报的正确性的前提下,用干、湿球温度值直接求得露点温度呢?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不同的重力值计算本站气压所造成的气压误差,对气象台站、天气分析、气候分析以及有关业务部门的影响比较大,尤其科研部门在对精密仪器进行压力试验或其他压力测算时应引用当地重力点的重力值,或引用WMO推荐的公式以减小气压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2.
孟晓荣 《气象》1978,4(2):20-20
为了简化探空第一等压面高度的计算手续,便利值班和审核等工作,我们设计了一种图解法。 此图是用地面气压与第一规定等压面间0℃层厚度和K值,点制几组线列绘成的。 绘制方法:1。找一张10×30厘米~2左右的毫米方格纸,纵座标为地面气压值P_0,1毫米是0.5毫巴,标值可根据本站气压年极值来确定范围,如乌鲁木齐是920—970毫巴。第一等压面高度H作横坐标,如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们使用了新的《湿度查算表》。这个表计算准确、细致,要求严格。在实际工作中,每次湿度观测时,都必须经过湿球温度的气压订正,而从湿球温度的气压订正值Δt_w表或附表5上直接查取订正值时,  相似文献   

14.
曾令贵 《气象》1978,4(4):9-9
一、在冬季,当干球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要用毛发湿度表读数来查取相对湿度。一般是事先根据对比观测资料绘制相关图。然后编成查算表以供日常使用。查算表的形式一般如表1所示。如果把表1再简化成表2形式,既简单明了,查算也很方便。  相似文献   

15.
高空气象台站目前已使用计算机对高空探测资料进行处理 ,而工厂提供的探空仪气压特性仍然是手工绘制在方格纸上的校准曲线。这使得台站不得不再从校准曲线上取点 ,换算成高次方程输入计算机 ,以此查算信号的对应气压值。台站迫切希望工厂能直接提供数字化校准曲线 ,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手工绘制过程中引起的各种误差。GZZ2 1型探空仪是目前高空站网正式大量使用的探空仪。它把随气压 p变化的空盒中心位移Z转换成电码Ma而形成气压和电码的关系特性。本文将对空盒特性 (p~Z) ,空盒中心位移转成电码的转换特性 (Ma Z)以及探空仪气压…  相似文献   

16.
气压计是连续记录气压变化的基本仪器。我国广大台站目前使用的DYJ1型气压计,按照部标技术要求,可以“在大气压力为960—1050毫巴,空气温度为-10— 40℃条件下正常工作”,“通过调整可以在870—1050毫巴范围内记录任意90毫巴区间的气压变化”。DYJ1型气压计可以通过变换空盒组连接片的连接位置改变基准点,所以能在高原气象站使用。但是多年的实践和试验说明,该仪器在高原地区的检定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移运中膜盒和笔位会强迫变形,使用中差值变化大,复检定时不合格等等。  相似文献   

17.
目前虽然微机投入测报业务使用多年,但是在日常测报工作中,仍然需要使用海平面气压简表,特别是当微机出现故障时,只能使用简表查算海平面气压。当更换观测值班室或水银槽拔海高度改变后,就得重新制作海平面气压简表。过去常常用手工制作,计算工作量相当大,每个数据需要反复计算好几遍,误差也较大,很难达到规范要求。随着微机的普及、更新,为实现微机制作海平面气压简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海平面气压甲表的制作设P0为海平面气压,Ph为本站气压,根据拉普拉斯压高方程其中,h为水银槽拔海高度(单位:m),tm为空气柱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8.
全省地面测报技术比赛,观测操作项目中有一道制作本站气压订正简表试题,一百个气压数据,要求在二十分钟内完成。按标准答案评定,误差0.1毫巴(影响值亦同)扣0.2分,误差≥0.2毫巴扣0.5分。比赛结果,两位同志获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观摩学习,现将试题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美国国家天气局对于气压涌升的定义是:气压每分钟上升起过0.005英寸汞柱(0.169毫巴),而且气压的总变化达到或超过0.02英寸汞柱(0.667毫巴)。大气压力的突然增大是某些气象原因引起的,它能够提供风暴的警报信息。1950年泰珀曾经建议对飑线前的气压涌升线进行测定来指示飑线的存在和运动。以后的一系列探测结果表明:气压涌升确实可以用来追踪飑线系统的运动。然而,气象站使用的常规气压自记仪器无论在时间测量上或在气压变量测量上,其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日常地面气象测报检查工作中发现,有的台站个别观测员把原机制的本站气压查算简表和现机制的本站气压查算简表混为一谈。本站气压订正简表由整数表和小数表两部分组成。原机制的查算简表,是把气压的仪器差计算在整数表部分,小数表固定不变,因此凡更换气压表,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