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2006,29(1):87-87
2006年1月9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此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陈亚宁研究员主持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成果“克拉玛依地区新绿洲建设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陈亚宁博士作为获奖代表上台接收了颁奖。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地理》2007,30(2):I0002-I000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持的“新疆生态安全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应用”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发来贺信,祝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态安全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应用”成果获得2006年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完成的“陆生固氮蓝藻固沙的新方法”(专利号:200510091252.0)和“玉米青贮饲料菌剂”(专利号:200510126593.7)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地理》2005,28(5):685-685
据2005年科技图书会议消息,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马鸣研究员等主编出版的《白尾地鸦》一书,被评为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同时,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阿布力米提研究员的撰写的《新疆的野生食肉鸟兽》荣获二等奖。中国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和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委会,于2005年8月进行了这次评审活动。  相似文献   

5.
2011年2月26日,2010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大会在新疆昆仑宾馆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四项成果受到表彰。沙漠环境高矿化度水灌溉条件下人工防护林稳定性研究、新疆人口地域系统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棉花重大害虫数字化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准噶尔荒漠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作用关系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  相似文献   

6.
7.
《干旱区地理》2006,29(3):320-320
在近期公布的《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成果》中,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持参与的8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成果数量及得奖率均创研究所历年之最。其中《准噶尔盆地绿洲边缘天然植被保护的研究与农业开发技术示范》(陈亚宁主持)项目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课题。创新提出了干旱荒漠区绿洲生态安全思想,提出并构建了新垦荒地快速熟化轮作模式和“三位一体”的干旱荒漠区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模式,筛选组装配套了集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2006,29(1):131-131
2005年12月24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鸟鲁木齐昆仑宾馆召开200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隆重表彰奖励2004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和人员,108项科技成果分获2004年度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71项。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地理》2006,29(1):114-114
2006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完成的“新疆棉花高产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和“克拉玛依国家农业开发区土壤改良技术试验示范”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大生研究员、新疆分院周俊林研究员、新疆农科院钟新才研究员。新疆农垦科学院陈冠文研究员等七人组成。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21日,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11】101号文件获悉: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候选人和申报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的成果,按照程序进行了严格评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温浩、雷加强两位同志为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雷加强研究员长期从事野外科研工作,在多年的野外科研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野外科学数据,在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理》2007,30(3):443-443
新疆第八届“新疆五四奖章”获奖者已经揭晓,来自全疆的20名优秀青年荣获此殊荣。其中,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研究室主任张元明博士获此殊荣。“新疆青年五四奖章”是自治区团委、自治区青联联合授予新疆各族青年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地理》2006,29(3):444-444
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增列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学科专业点评审结果揭晓,新疆生地所在原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两个博士培养点的基础上又新增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博士培养点,使研究所博士培养点增加到四个。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地理》2006,29(1):20-20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今年科技部重点在生态环境领域建设和完善国家野外站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6日,中国科协在北京宣布了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经过公众投票、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程序,包括王恩哥院士在内的十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此外,评选还产生了40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和977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研究员被授予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陈亚宁研究员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地理》2005,28(4):559-55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近期启动了由新疆外专局审批的中澳“优良旱生牧草、饲草料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合作项目。应项目邀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研究所动物生产力组家畜系统部、全州畜牧系统负责人Geoffrey Saul教授和植物生产力组草地经济学研究部高级研究员Zhongnan NIE博士到我所访问考察。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地理》2013,(4):614
2013年5月30日~6月11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雷加强研究员带队,组织专家赴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开展荒漠化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并就中国-非洲国家荒漠化防治合作研究分别与毛里塔尼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摩洛哥皇家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部门进行了研讨与协商。据悉,这是新疆生地所专家第3次赴毛里塔尼亚进行荒漠化考察。毛里塔尼亚地处西非,是非洲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生地所专家此行重点围绕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地区风沙危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雷加强副所长率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胡克林副厅长一行4人,在第11届国际沙漠工程技术大会后,访问了美国沙漠研究所(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USA)。与美国沙漠研究所的风沙观测、特殊环境微生物、植物生态等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围绕相互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致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和工作总目标是:面向国家西部大开发对新疆优势资源转换、生态和边疆安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求,在绿洲生态过程与绿洲生态农业开发、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沙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阿克苏站始建于1982年,200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网络和国家野外研究站网络。站区位于塔里木河三大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交汇处(80°51′E,40°37′N,海拔1028 m)。站区属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类型,年均降水量45.7 mm,年均气温11.2℃,是塔里木盆地水系变迁最剧烈的区域和农田水分消耗最大的区域,是监测与研究极端干旱区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分、盐分和养分过程变化规律、节水灌溉理论和技术示范体系以及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场所,极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申请的"中亚资源环境数据三维交互软件"(登记号2014SR012474)和"中亚资源环境数据制图服务软件"(登记号2014SR012471)获得软件登记证书。中亚资源环境数据三维交互软件针对中亚地区资源环境数据直观展示的需求,应用三维交互技术,将三维地面模型、正射影像和城市街道、建筑物及市政设施的三维立体模型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