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大气遥感技术学术研讨会召开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探测与气象仪器委员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强风暴实验室支持下于1996年9月23日到26日在江西省庐山召开了“全国大气遥感技术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局、民航总局、中国科学院、各大专院校及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2.
1月3日新疆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2007年度新疆气象科技工作奖评审会议。会议按照《新疆气象科学技术工作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申报新疆气象科技工作奖的13个项目和个人进行了评审。经过申报者的现场答辩、专家质疑和讨论,评出杨青研究员荣获新疆气象科学技术贡献奖,“巴音布鲁克湿地地表水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新疆旱涝气候异常的大气环流和水汽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国家气象局联合召开的“第5次WMO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于5月8日——12日在北京举行.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美国气象学会(AMS)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参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报告和交流了他们在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  相似文献   

4.
由新疆气象学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和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大气统计物理研讨会”于1989年10月9日-10日在兰州举行. 北京、甘肃、新疆、江苏、广东、湖南、内蒙、四川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及有关大专院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专业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在厦门市召开。大会开幕式由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宪钊同志主持,他介绍了这次会议的筹备情况和会议议程。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纪乃晋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他指出了大气化学、大气污染学科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搞上去。会上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助理研究员李兴生作了“稳定边界层的发展近况”的报告;北京大学陈家宜副教授作了“低层大气湍流度的参数化估算”和“边界层大气扩散的统计——相  相似文献   

6.
记者王全哲报道全疆气象工作会议7月5日至8日在乌鲁木齐召开。这是对新疆气象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疆气象事业发展“八五”计划;研究如何完成国家和自治区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的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研究了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和加强行业管理等问题。会议期间还进行了经验交流。自治区气象局领导、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和各地、州、市气象处(局)及基层气象台站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党政领导和有关厅局领导十分关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业气象预报学术交流会”和“中国气象学会第21届农业气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8月21日至2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农业气象委员会委员和正式代表43人,分别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的气象部门和10所大专院校以及研究所.会议共收到论文114篇,会议交流的37篇,其中19篇作了大会报告与讨论,其余的论文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新疆气象科研所郑维等向会议提交的“准噶尔播区气候铃期预报方法研究”一文在大会上  相似文献   

8.
1989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学首次举行了“全国持续性异常气象现象动力学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专业委员会发起,并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数值模拟开放实验室、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和南京气象学院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会议邀请国内知名的大尺度动力学专家以及在这领域中颇有成就的一些中青年气象学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2月 2 7日至 3月 1日 ,新世纪初的全省气象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暨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 ;局长宋达人作工作报告 ,总结回顾了“九五”期间的工作 ,提出了“十五”发展目标 ,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会议分组审议了工作报告 ,讨论了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办法 ,进行了大会交流 ,举行了表彰发奖仪式 ,副局长刘万军作会议总结。省政府副省长杨新华莅临会议 ,并作重要讲话。宋达人局长在简要总结“九五”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十五”全省气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贯彻“三个坚持” ,争创“四个一流” ,做好“…  相似文献   

10.
刘英金张廷武傅守正夏日出席刘英金傅守正讲话本刊讯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1月 1 5日至 1 7日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在呼和浩特召开五年一次的全区气象工作会议。全区气象部门旗县局 (站 )以上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计 1 85人出席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 ,并据此部署了年内全区气象工作任务。会议对自治区气象部门“九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对“十五”气象事业发展计划进行了讨论 ;对先进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 ,5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1月 1 6日 ,中国气象局和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联合授予…  相似文献   

11.
5月26日~27日,全省气象业务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九个市、州气象局的主管局长、预报科长、业务(测报)科长及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省局天气处、气候处、科技产业与装备处领导、部分特邀代表工48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天气处处长董礼仁、气候处处长李本厚主持,秦元明副局长做了题为《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确保气象业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九五”以来全省在大气探测、气象现代化建设、预报服务、气象科研、技术装备、业务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和作法,对今年后7个月的工作作出明确布署,并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1月29日到12月4日,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大气物理学委员会在中国科学 院大气物理所一室、五室的资助下联合在广州召开了“中层大气物理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学会和广东科协的大力协助,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叶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中美中尺度气象会议于1990年9月19—21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召开。国家气象局、中科院大气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共12名代表与会。该研讨会按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协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在两国交替举行,它的首届会议于1988年9月5—7日在北京举行,美方以当时的 NCAR 主任 Anthes 为团长的12人代表团参加了首届会议,成员也是来自NCAR、NOAA 和一些大学。会议主要有两个任务:相互交流中尺度气象研究、应用、业务方面的最新成果;回  相似文献   

14.
李晓东 《气象》1991,17(2):65-65
由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新疆及广东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大气环流与中期预报科学讨论会”于1990年12月25—28日在广州召开。会议还得到江苏、河北、内蒙气象学会的资助。来自有关省、市、区气象台,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7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42篇。会议采用大会和分组两种形式进行报告和讨论,学术气氛浓厚。 会议论文集中地反映了低频振荡活动的规律,地域分布,可能的机制及低频振荡同大范围天气和气候异常的关系;大气环流对  相似文献   

15.
1985年8月5日至16日,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科学工作者聚会美国旅游胜地夏威夷州的火奴鲁鲁参加“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与国际海洋和物理科学协会联合会议”(下简称IAMAP/IAPSO会议),共同讨论气象和海洋方面的学术问题,我国以叶笃正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气象学界和海洋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 按照中美大气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14次会议会谈纪要的安排,以矫梅燕主任为团长的国家气象中心代表团一行9人于2006年5月20日至6月4日对美国有关气象业务和科研单位进行了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气象》2018,(2):48-48
6月4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文气象及环境监测局代表团团长古拜.鲍里斯.维克多罗维奇一行访问黑龙江省气象局,开展双边气象科技交流,执行中俄气象科技合作第十次正式会议会谈纪要项目。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相关专家向代表团介绍了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常规业务情况;介绍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平台、“黑龙江气象”手机APP等产品;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开展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隋况,并参观了多脉冲雷电冲击高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举行。这是继1987年(青岛)、1988年(大连)我国召开的海气新学科研究的第三次大型学术活动。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等行政单位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12个单位参加联  相似文献   

19.
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第十次届会(WMO/CAS-X)于1990年4月17-28日在联邦德国的古城奥芬巴赫(Offenbach)召开.我局派出三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回顾了大气科学各分支四年来的主要进展,讨论并修订了WMO第三个长期计划(1992-2001年)第二部分第三卷大气科学研究和环境计划,邀请有关方面专家作了“大气污染及其影响”,“热带气象学进展”,“平  相似文献   

20.
能量天气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1月21—27日,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了第二次能量天气分析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就能量天气分析的几个重要问题,如湿空气动力学、大气静力不稳定度分析、能量物理量分析方法、能量天气系统以及能量天气学在暴雨、冰雹和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会议上交流的材料以及各地有关能量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