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鲁西归来庄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来庄金矿田内金矿化类型较多,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含铁矽卡岩上叠加型、斑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在成因上均与铜石富钾碱性潜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杂岩体构成的潜火山穹隆及伴生的环状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新太古代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碳酸盐岩是磨坊沟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金矿的有利围岩。矿田内与中生代燕山早期中偏碱性潜火山杂岩有关的金(铜、铁)成矿亚系列多种类型金矿化相伴产出,受潜火山穹隆的控制,它们生成于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构造部位,赋存于不同的地质体中,是在铜石潜火山中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中生成的金矿类型组合。每一矿床都是统一的成矿模式中的一个个体,它们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  相似文献   

2.
鲁西铜石地区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是鲁西地区继归来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以后,发现的又一新类型金矿.该类金矿赋存于早寒武世朱砂洞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等镁质碳酸盐岩中.矿体产出层位稳定,矿石类型简单,矿化较连续,找矿前景广阔.矿床形成与中生代燕山早期中偏碱性潜火山杂岩密切相关,表现为"二长斑岩-断裂裂隙-镁质碳酸盐岩"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类金矿最早在平邑县磨坊沟被发现和评价,因此,笔者将其称为"磨坊沟式"金矿.  相似文献   

3.
山东平邑铜石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学峰 《山东地质》2001,17(3):59-64
铜石金矿田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归来庄式)、碳酸盐岩层状微细浸染型(磨坊沟式)、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银,铜,铁矿化,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铜石富碱性次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泰山夺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磨坊沟式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式金矿的有利围岩。杂岩体构成的次火山穹窿及伴生的环形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鲁西归来庄金矿田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富碲型金矿田之一,也是鲁西地区迄今唯一的特大型金矿田。矿田中各金矿床受铜石潜火山穹隆控制,产出于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构造部位、不同的地质体中,矿化类型多样,但它们的形成环境、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特征总体一致:①归来庄金矿田是一个主要由前寒武纪基底岩石和早古生代碳酸盐岩盖层组成、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较为发育的内生中低温热液金矿集区;②燕甘断裂是郯庐断裂带派生构造,控制着区内地层、岩浆岩、次级构造及金矿床/点的展布;燕甘断裂的次级断裂、潜火山穹隆的放射状、环状构造是矿液运移和沉淀聚集的良好场所;③金矿化以隐爆角砾岩型、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斑岩型、矽卡岩叠加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主,矿石普遍发育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团块状和块状构造,反映其形成于岩浆期后热液环境;④具有碲与金超常富集共存的显著特征,金属矿物除常见的自然金、银金矿外,另有含碲矿物碲铜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金矿等;⑤早侏罗世中偏碱性岩浆侵位初步启动了该区的金成矿过程,为早白垩世的中碱性岩浆活动提供了母岩和成矿物质来源,早白垩世可能是鲁西归来庄金矿田的主要成矿时期;⑥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特征,同位素特征具有多来源性,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为主,并有少量变质水的参与;⑦在成矿热液中可能是Au与Te、S结合生成可搬运的配合物进行运移;成矿热液中有较高的碲逸度,在中低温条件下碲易置换硫而进入硫化物晶格,在高碲逸度的条件下碲则易与Au、Ag、Pb等元素形成碲化物而参与成矿。这种区域上成矿特征表现出的一致性,表明鲁西归来庄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统一的地质事件,可划归为一个统一的潜火山中—低温热液金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5.
铜石金矿化集中区金矿形成与铜石次火山杂岩体有关,受铜石破火山口构造控制,五种矿化类型产于不同的构造部位,受不同的断裂系统控制。其中似层状浸染状灰岩中金矿化受杂岩体外侧的北西向断裂控制;隐爆角砾岩带型金矿受杂岩体边部放射状断裂控制,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受杂岩体边部放射状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汇联合控制;古溶洞型金矿受与断裂有关的古溶洞构造控制;斑岩中的金矿化则与杂岩体中心部位的放射状断裂活动有关。提出了次火山杂岩体边部受断裂控制的隐爆角砾岩筒以及外缘张性断裂发育区是今后在该区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乌伦布拉克铜矿、老山口铜—铁—金矿两地皆存在花岗质岩浆隐蔽爆破作用。前者形成了与潜火山英安玢岩侵入体密切伴生的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后者形成了与潜火山闪长玢岩侵入体相伴生的闪长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和闪斜煌斑岩质隐爆角砾岩。岩浆隐蔽爆破作用是伴随该区华力西中晚期—晚期地槽褶皱造山运动而发生的一种超浅成岩浆作用,其与铜、金等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与其有关形成了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两种类型的矿床都显示出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山东平邑卓家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平邑卓家庄金矿是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以高金品位 (平均在 10 0× 10 -6以上 )、全筒式矿化为特点。岩筒产于NW向和EW向断裂交汇部位。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隐爆角砾岩型矿石、震碎角砾岩型矿石、碎裂岩型矿石 ,隐爆角砾岩型矿石可进一步划分为矿浆胶结角砾岩型矿石、热液胶结角砾岩型矿石、岩浆胶结角砾岩型矿石及凝灰质胶结角砾岩型矿石。矿体上部矿石类型简单 ,下部矿石类型复杂。提出了卓家庄式隐爆角砾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认为Ⅱ、Ⅳ号角砾岩筒是有利金成矿的岩筒。  相似文献   

8.
鲁西南归来庄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昆  倪培  林景仟 《地质科学》2001,36(1):1-13
归来庄金矿是近年来在鲁西南新发现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成因上与附近铜石偏碱性杂岩体有关。本文通过对侵入杂岩和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前人地质勘探和科研成果,认为形成归来庄金矿的成矿流体是岩浆水与大量来自围岩的大气降水混合而成,早期为富含卤素和CO2的低-中等盐度热液,演化至晚期为低挥发分、不同盐度的低温热水溶液。金矿沉淀时的流体压力不高于40~60MPa,温度为180~250℃。温度下降和伴随隐爆作用发生的减压和流体不混溶是促使金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石洞沟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冀东-辽西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属产于元古宙隆起带内碳酸盐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据矿体赋存围岩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矿石类型:赋存于雾迷山组上部燧石条带白云质灰岩碎裂岩带中的硅质角砾岩型和赋存于铁岭组二段含锰灰岩蚀变破碎带中的破碎蚀变岩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矿体产出严格受老马家推覆构造控制,该推覆构造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两种不同类型的金矿化应是该推覆构造所形成的同一成矿系统、同一成矿机制作用的产物。结合矿区地质环境、矿体产出特征与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矿床成因机制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与深部岩浆或与火山隐爆作用有关,属浅成低温-超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并具有多期矿化叠加的特征。同时,总结矿体赋存规律,进一步指出该区勘查工作方向,认为该区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鲁西归来庄金矿成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归来庄金矿床隐爆角砾岩体的特征分析,认为归来庄隐爆角砾岩体不是隐爆-侵入角砾岩,而是原地爆破生成的正常隐爆构造。结合归来庄金矿的矿床特征,太化蚀变特征及其流体包裹体特征认为,归来庄金矿为一普通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岩浆期后热液形成隐爆角砾岩体的同时形成了金矿。在其爆破与成矿过程中,流体经历着“升温→爆破(沸腾)→降温→升温→爆破(沸腾)→降温”这样一个多次循环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地区是鲁西最重要的金矿产地,继归来庄大型金矿床发现之后,又相继发现了卓家庄特富金矿床及磨坊沟、梨方沟、贺山庄等具层控特征的金矿床,构成了铜石金矿田。这些金矿床的形成与铜石地区中生代多期次岩浆活动或隐爆作用密切相关,分布于岩体边部的隐爆-侵入角砾岩是金矿床的载体,成为寻找隐爆-侵入角砾岩型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豫西地区是国家重点金多金属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类型多样。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得出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矿床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包括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因素,并且在这些因素中,构造控矿占主导。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内金矿矿床类型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以及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床4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选取1个典型的矿床进行具体讲述。依据对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以及5种构造控矿类型的叙述,论述了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构造控矿作用和构造控矿规律,并根据该区金矿矿床成矿规律,提出选取找矿靶区的8项依据,最后优选出7处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3.
归来庄金矿的发现为鲁西地区金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线索,其所在的鲁西铜石杂岩体外围多年来金矿不断突破,随着金矿勘探的进一步需求,本文在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工作,研究表明研究区Au、Ag异常值较高,伴生元素多为高温热液成矿元素组合,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断层及断裂带交汇部位,特别是频繁的岩浆活动为金矿的运移和富集创造了条件,为该区金矿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柞水-山阳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中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金矿找矿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金矿床,然而区内金矿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直接制约矿集区金矿床找矿工作。夏家店金矿床是该区大型金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类型有角砾岩型、碎裂岩型、糜棱岩型3种。围岩蚀变强烈,主要由硅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萤石化、重晶石化等,与金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硅化、方解石化、萤石化。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硫化物阶段、方解石阶段。文章选取夏家店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萤石等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试工作,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9.64±0.98)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特征,认为夏家店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有关。据此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矿床成矿年龄厘定在140Ma左右,为秦岭造山带伸展的地球动力背景下构造-岩浆热液演化的产物。通过与区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对比,文章首次提出柞水-山阳矿集区存在140 Ma左右的金矿床成矿事件,为下一步在柞水-山阳矿集区开展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鲁西金矿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其致矿地质异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鲁西金矿的地质特征,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归来庄式,泰山 铜井式。归来庄式金矿的放地质审中生代浅成偏碱性侵入岩;泰山式金 的致矿地质异常是元古宙韧性剪切带;铜井式金矿的放地质异常是中生代浅成钙碱性侵入岩。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金厂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慕涛  刘桂阁 《黄金地质》2000,6(3):57-64
金厂金矿金矿化分为构造蚀变岩裂隙充填型、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石分角砾岩型、蚀变岩型、硫化物-石英脉型3类。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钾化、黄铁矿化。成矿作用分为早、中、晚期。找金的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为Au-As-Bi-Mo-Co-Ni。不同类型矿体H-O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总体属岩浆水范围。综合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金厂金矿属于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浅成中高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永新金矿床的发现是多宝山矿集区外围地质找矿取得的一项新成果.矿床赋存在早白垩世火山盆地与古生代糜棱岩带接触地带的一个浅成相和潜火山岩相小侵入体及岩脉密集分布地段.潜火山相的潜英安岩、潜流纹岩等形成于成矿前或成矿期,受蚀变矿化;浅成相的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等形成于成矿后,破坏矿体.金矿体及矿化主要赋存在隐蔽爆破作用形成的蚀变角砾岩体中,其次赋存在蚀变角砾岩体外侧的糜棱岩类围岩中.该矿床的发现显示在黑龙江省西部的古生代糜棱岩带中存在与早白垩世火山作用有关的潜火山热液型金矿,也表明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老矿区的外围仍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目前发现两种类型。1.金银矿床组合类型,以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为代表;2.金铜矿床组合类型,以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为代表。两类矿床的特征模型不同,因此其找矿模型也有明显区别。前者的找矿前提是陆内深断裂分布区的陆相火山岩盆地,沿火山喷发中心多期侵入的次火山斑岩体,矿体产于晚期岩体顶部和边部的爆破角砾岩简内;其找矿标志是玉髓状石英硅化带,向下有冰长石-绢云母型的蚀变分带,典型的矿石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