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月25日,惠民县国家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何坊乡等土地整理项目和省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惠民镇省屯土地整理项目顺利通过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组的考核验收,并被省验收组评价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好项目之一。2个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4859万元,建设总规模2386.8hm2,新增耕地329.67hm2,新增加耕地率为16.5%。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14日,山东省平阴县组织省、市农业、财政、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认证组,对“山东省平阴县汇东片区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实施科学论证。专家组通过细读方案和实地现场踏勘了解情况后,认为此方案科学可行,一致通过。汇东片区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规划方案,通过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和项目区21个村庄的整合,对项目区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将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复垦有机结合,将多种资金集中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土地整理效能,打造汇东片区土地整理的精品项目,走一条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晁福臣 《山东地质》2010,(12):68-68
近日,兖州市新驿镇李村砂塘复垦整理项目开始动工实施,标志着该市4个济宁市级投资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4个项目分别位于兖州市新驿镇、颜店镇,建设总规模170.57公顷,项目治理完毕后,可实现新增耕地61.01公顷。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实施,根据《济宁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  相似文献   

4.
张漫 《山东地质》2010,(4):65-65
2009年12月18日,由济宁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组织的联合验收组,对兖州市近年来承担的济宁市级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进行了验收。兖州市承担的6个济宁市级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分别位于颜店、新驿、小孟和兴隆庄4个镇境内,项目区总规模249.89hm2,新增耕地186.09hm2。  相似文献   

5.
近日,巩义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意见》,采取多种激励奖惩办法,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 该市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建设。该市规定,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由项目所在镇(街道、园区)按照程序进行申报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东营区针对全区土地资源“一少一多”的实际(即:耕地总量少,总面积29588.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人均耕地仅有0.12hm2,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55.5%;耕地后备资源多,宜农土地面积8540hm2),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东营区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06年10月,非洲十国考察团到东营区考察学习土地开发整理经验做法;2007年被评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才利民副省长到牛庄镇1133.33hm2(1.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吴慧 《浙江地质》2010,(9):62-62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文件要求,东阳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做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信息报备工作。由于今年国土部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对项目信息的报备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阳市国土资源局主动与省厅土地勘测规划院衔接取经,克服技术难题,在全省率先圆满完成今年新验项目和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信息报备工作。截止日前。已完成新上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32件,其中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3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各项改革制度的深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单一部门行业管理行为越来越难适应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了单一部门行业管理形成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指出其存在的各种弊端,并根据未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行业发展的趋势,论证了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过程中将单一的部门行业管理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2009年,安阳县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的同时,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相继在该县北郭乡、辛村乡、瓦店乡实施了三大土地整理项目,累计投资将达4280.34万元,规划整理土地面积50600亩,预计新增耕地1962.65亩。截止目前,总投资2197万元,项目总面积27333.75亩的国家级北郭乡土地整理项目已基本完工,预计新增耕地1104.8亩,5个土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1080.4亩。两项共计新增耕地2185.2亩,实现了造地增粮富民的目标,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1.
极限条件法是目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文章应用极限条件法,对广安桂兴石灰岩矿损毁土地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中采用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周围土地利用现状、排水条件、地表浅层物质组成和生产管理便利性等6个主要因子进行判定,并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和公众意愿等因素,最终确定拟复垦土地的复垦方向。结果表明:评价总面积为76.982 8hm2,适宜复垦为有林地的面积为39.371 2hm2,适宜复垦为有林地的面积为39.371 2hm2,适宜复垦为耕地的面积为34.747 1hm2,适宜复垦为耕地的面积为34.747 1hm2,适宜自然留置、自然积水形成坑塘水面的面积为2.864 5hm2,适宜自然留置、自然积水形成坑塘水面的面积为2.864 5hm2。通过研究,建立了该区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义乌市首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共6个项目,涉及行政村12个。项目区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可新增耕地123.6446公顷,其中通过土地开发新增耕地44.2836公顷,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2499公顷,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使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日,淄博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下达沂源县2011年度市级投资土地整理补助项目计划及预算指标751.55万元,对沂源县上报的17个市级土地整理补助项目予以批复。该批项目共涉及沂源县东里镇等5各乡镇17个行政村,项目区总规模218.441 9 hm2(3 277亩),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167.0114 hm2(2 505亩),项目计划实施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贵港市辖区范围内近3年来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6个,面积2847.997公顷,预算投资6173.44万元。目前,2个项目已竣工验收,2个项目已竣工准备组织验收,1个项目正在施工,1个项目正在变更建设地点重新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吴立新 《山东地质》2008,(10):48-49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设备的使用与安全管理是保证生产施工按正常秩序进行的基础。临邑县孟寺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2004年第二批国家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736.13hm^2,预计新增耕地面积402.50hm^2,新增耕地率为23.18%,建设期为2年。项目预算总投资为4191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210.9330万元,用于购置潜水泵及启动设备、变压器及配件、启闭机等设备。并将其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昌乐县把建设用地复垦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来抓,目前共立项、备案建设用地复垦项目3个批次18个村(矿),可净增耕地67.93hm^2,其中第1批次4个试点村已完成旧村复垦21.07hm^2。通过建设用地复垦置换和挂钩试点深入开展,使居民点布局更加合理,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8.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人均耕地只有0.054hm2(0.82亩),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市之一。近年来,莱芜市从人多地少的市情出发,不断强化宣传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自2000年以来,全市市级以上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9亿元,开发整理复垦各类土地3.93万hm2,增加耕地0.98万hm2,改造中低产田1.07万hm2,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占补平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20.
李成彬  王军 《山东地质》2008,24(2):52-53
沂源县地处淄博市南部,沂蒙老区西部,土地总面积1635.81km^2,总人口56万,人均占有土地资源0.292hm^2(4.38亩);耕地面积3.47万hm^2,人均0.062hm^2(0.93亩)。有效耕地面积相对不足,耕地质量低下是制约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沂源县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自2000年以来,共申报实施国家投资项目4个,省级重点投资项目2个,省级补助项目2个,市级投资重点项目2个,县级项目520个,共整理土地4500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