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邑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1997—2005年耕地净减数量为1 400 hm^2,年均净减少175 hm^2。为了确保临邑县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利用对策:积极推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体制改革,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完善治理整顿制度及监督、监察机制;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研究制定非公益性建设占用耕地的机制;协调耕地保护与生态退耕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基本农田承担着我国粮食生产任务,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20多年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新任务,基本农田保护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现就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过于强调数量、审批过于集中及基本农田保护实施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基本农田保护积极不高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是因为有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才使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得以完善,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所必需的耕地数量得到了切实保护。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自身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前期准备工作、外业工作阶段、内业工作阶段及成果的验收与报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玮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0-23,34
"两规合一"要求在严格落实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和管控的前提下,在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生产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具有较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并强化区域生态结构控制,因地制宜地分解落实规划指标;在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层面,应当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的阻隔功能,利用基本农田刚性的控制手段,阻挡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有效保护现状耕地,从而形成最佳的粮食生产区域和最优的生态空间。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全面阐述了在"两规合一"要求下,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指标和保护图斑的规划方案,实现了区、镇两级基本农田在功能、布局和数量的协调和统一,为大都市基本农田规划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依靠,我省自1988年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以来,经过20多年实践和探索,实现了单纯保护向以建设促保护转变、从数量型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型保护转变,形成了一系列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09,(11):27-28
近日,国务院作出批复,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务院要求北京市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稳定数量。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慈溪市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项目的开展,以农用地自然田斑(块)为基本单元而进行的土地质量调查和评价、评估,可以为国土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及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农田网络化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基础信息与日常更新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保证基本农田信息的现势性,快速准确掌握基本农田现状与利用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与管理,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使国土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即墨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湖南基本形成耕地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各项制度的落实,稳定了全省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布局,也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地球化学指标与土地环境指标应用于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评价的思路与流程,通过基本农田概念与功能、基本农田划定的需求、土地质量指标与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关联性等分析,提出充实基本农田数据库、农产品安全指标与品质指标、土壤肥力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分及后备基本农田选区评价的方法、思路与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各项成果指标及图件应纳入到基本农田图、表、册中,土地质量环境指标评价中对超过土壤污染管制值的土壤实行一票否决,调出基本农田;对满足无公害产地要求的富硒集中连片区等,应直接纳入基本农田中;对其他指标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区要求,纳入到综合评价中。永久基本农田评价需进一步吸收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成果资料,从影响耕地的物理、化学、生态、地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现土地资源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1.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在土地流转中切实做到坚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后的土地农业用途;坚持做到不限定流转时间、不限定流转模式、不强迫农民意愿、不侵害农民利益。在规范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统一的土地流转操作程序,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把土地自觉地推向农村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涛  王步远  刘建伟 《山东地质》2011,(12):43-45,52
临沂市属于传统农业大市,耕地资源丰富,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较大。近年来,该市始终把保护耕地放在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努力做到节约集约用地,用尽可能少的土地产出尽可能多的效益。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深入思考与不断探索。该文对临沂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查找耕地减少的原因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把影响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的所有环境要素综合起来,分解量化指标,重建评价体系,提出宏观指标分等、微观指标定级的新观点,并就县市级农用土地环境质量进行全要素整合评价和等级评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保证评价精度和把握等级评定的关键步骤是正确选择和划分评价单元;土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清洁度指标是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是所有被整合调查要素和评价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刚性指标,在评价中必须加大权重;全要素整合评价可以弥补农业或土地部门多指标评价的不足,能够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状况。农用土地环境质量的全要素整合评价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区准确划定、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和建设用地的区划调整以及土地基准定价能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结合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对济南市农用地内部结构、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及未利用地内部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这几类土地内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和自然因素等,指出今后应注重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16.
土壤、大气、水和农产品质量共同构成土地生态质量的内涵。通过慈溪市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项目,开展了高精度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灌溉水、大气质量调查,建立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估模型。以土壤地球化学质量评估为基础,进行了大气、水、农产品综合质量评估,以及慈溪市农用地土地生态质量评价。评价显示,慈溪市农用地土地生态质量绝大部分优良,只有局部如城市周边等地存在生态风险。试点成果为浙江省国土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示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质量是土地管理、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前提,土地质量评估是打造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质量型、生态型”管理的项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本文根据上海地区现有工作程度,详细介绍了全市、典型县区土地质量评估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乡镇级土地质量评估工作,分析了不同工作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工作中评估单元、评估指标、评估标准等的异同,为进步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晓梅  赵丰民 《山东地质》2010,(12):34-35,38
近年来,基本农田植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耕地保护的形式日益严峻。以莱芜市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为例,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为部分农民耕地保护意识淡薄;而种树投入少却见效快;此外,还有农村劳动力减少等原因,建议要改变现状应加快政策研究,使法律更加完善;出台地方保护政策,建立奖惩制度;成立专门工作班子,采取强制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正在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当前大多数地方开展增减挂钩工作立足点存在偏差,导致工作方式的切入点出现偏向。文章对增减挂钩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工作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钊 《山东地质》2011,(8):55-57,60
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不仅增加了农村耕地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增产增收,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规模效益普遍提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但工作中仍存在领导重视不够、工程质量不够高、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强化领导、规范运作、跟踪管理,以保证开发整理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