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梁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用地紧张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加快发展的“门槛”与“瓶颈”。  相似文献   

2.
由于建德经济总量不高,上级每年切块下达给建德的新增建设用地量(计划指标)相应较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用地指标,基本上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获得。  相似文献   

3.
邵建英 《浙江地质》2011,(11):40-4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占用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是不可避免的。土地征收(用)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征地引发的“强制拆迁”、“暴力拆迁”等违法违规问题频现报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尽快进行改革。笔者在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谈些个人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君望 《浙江地质》2010,(12):20-2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空间有限、土地利用率低、可用地指标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破解土地“瓶颈”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和迫切需要。徐绍史在安徽考察指导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时说,对整理出来的土地特别是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复耕去增加耕地数量,可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浙江地质》2009,(11):1-1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的部署,从低丘缓坡开发、滩涂围垦造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挖掘土地整理潜力等四个方面入手,从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内,新增耕地10675亩。其中,2009年计划安排完成新增耕地面积2027亩。这对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勇  张海明  杨仕勇 《山东地质》2014,(5):90-93,98
在中央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压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时代背景下,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是缓解山东省土地供需矛盾,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但闲置和低效成因复杂,是政府、企业、市场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闲置低效用地的诸多成因,深刻阐释了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处置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明确提出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的指导原则,全面构建了预防土地闲置低效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是完成农转用9个批次和1个单独选址项目(城白公路)用地报批,总面积3848亩,农转用面积2977亩(其中耕地1815亩),7个批次已全部获得省市批准,2个批次正在省厅审查中,单独选址项目已报部审批中。全年新增建设用地2231亩,直接用于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250.2亩,占新增建设用地的11.21%,新农村建设的用地指标紧缺与实际需求量较大的矛盾将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8.
图文报道     
《辽宁地质》2012,(1):1-1
2011年12月1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召开了2012年用地形势分析会议。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成员、各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参加了会议。陈超英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何庆良副秘书长主持会议。会议集中听取了各市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需求情况,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新城新市镇建设、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城乡统筹发展、民生工程等情况,以及建设用地需求特点,提出了2012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慧 《浙江地质》2011,(1):62-63
规划修编,调整用地空间。完成市、镇两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落实一批新增建设用地,划定有条件建设区,为今后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好了局、划妥了空间。同时用足用好规划修编政策,将全市2006年之前的违法用地进行规划指标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近日,省国土资源厅与南阳市政府联合构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联动机制,着力帮助该市破解用地难题,解决重大建设项目用地保障问题,加快建设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为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地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序 《辽宁地质》2011,(12):58-58
年初以来,义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开拓用地保障新途径。全力保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一是用好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用在牵动义县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上。二是房地产开发和廉租房用地千方百计利用原集体建设用地(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国有建设用地。将城中村13公顷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廉租房建设。三是利用荒山、荒滩上项目,面积达8.7公顷。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扩大内需项目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垦利县国土资源局以依法用地、科学用地、合理用地为手段深化挖潜,做好“四篇文章”着力破解用地难题。一是在用地计划上做足文章。扎实做好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科学分配用地指标,服务大项目引进,争取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用地列入省用地单列和点供计划。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周口市积极求解“保发展、保红线”的新途径,通过强力推进“三项整治”,全市整治总规模26.2万亩,累计新增耕地18.6万亩,备案建设用地指标15.1万亩,已使用“三项整治”折抵置换指标8.9万多亩。在中央持续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新形势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因省政府下达用地指标不足而受到影响,这主要得益于五年来全市坚持不懈推进土地“三项整治”,从根本上破解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难题,实现了双保双赢。  相似文献   

14.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中心的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已成为我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程和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符合国家要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原则,有力的支持了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更成为了加快新农村规划建设行之有效地重要手段,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李秀荣  陈洁 《山东地质》2011,(6):48-50,53
建设用地供应审批之后,加强对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跟踪监管,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遏制违法违规用地的重要途径。成武县对新增建设用地严格规范出让合同的内容,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监管;对已批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存量盘活、资源整合等一系列监管措施,有效促进了已供土地及时按规定开发,保证了各类住房及时建成,切实提高了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几年来一直是理论界探讨和关注的话题,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加速流转、合理利用和配置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对于支持和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淄川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及现存问题,更好地为土地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对淄川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7.
一、同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事实上已广泛存在。在经济起步早、发展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多年来蓬勃兴起的制造业、商贸业与持续加快的城镇化导致了建设用地需求的急剧增长,而随着国家土地供给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城镇国有土地的可供量已日益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8.
徐晓福 《浙江地质》2008,(11):30-31
近年来,随着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日益从紧和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一大关键要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国务院、省政府在年初先后下发了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文件。如何促进我区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资源要素制约已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质》2009,(6):34-34
从天津市国土房管局获悉,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督管理,确保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使用状况、征地补偿安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并于6月1日起施行。监管工作将以土地网络化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基础,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征转用审批管理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核查。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唯一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用地政策矛盾日益加剧,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将会越来越多,项目资金越来越大,涉及面积越来越广。如何管好用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