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顾及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数据分级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分析了统计地图数据分级质量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数据分级中应当考虑的数据空间分布规律,并用实例证明了分级数与空间自相关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统计数据分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  白小双  孙娟娟 《测绘学报》2007,36(2):198-202
通过对已有的专题数据分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决策理论,提出一种新的统计数据分级评价模型——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即首先,以常用的分级数学模型作为决策方案;然后,选取分级精度、信息量、分级间隔作为方案的属性,用熵法确定各个属性的权重;最后,提出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并通过建立的试验系统,进行数据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分级评价模型具有很好的评价效果,为用户快速选择分级数学模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肖佳  田沁  何宗宜 《测绘学报》2020,(11):1497-1505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指数熵的地理信息数据分级评价模型,构建级内相对指数熵与级间指数熵指标,分别量化分级数据级别内集聚水平和级别间的离散水平,并利用这两个指标构建了地理信息数据分级的相对指数熵评价指标。在Python中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分级以及分级的相对指数熵计算。试验中,应用5种常用的分级方法对5种典型分布的6个数据集以及1个人口普查数据集进行分级,并分别计算分级结果的相对指数熵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面向不同分布的数据集时,相对指数熵指标能够很好地指示出最优分级方法,并且反映出不同分级方法的细小差异,对于地理信息数据分级的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肖佳  田沁  何宗宜 《测绘学报》1957,49(11):1497-1505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指数熵的地理信息数据分级评价模型,构建级内相对指数熵与级间指数熵指标,分别量化分级数据级别内集聚水平和级别间的离散水平,并利用这两个指标构建了地理信息数据分级的相对指数熵评价指标。在Python中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分级以及分级的相对指数熵计算。试验中,应用5种常用的分级方法对5种典型分布的6个数据集以及1个人口普查数据集进行分级,并分别计算分级结果的相对指数熵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面向不同分布的数据集时,相对指数熵指标能够很好地指示出最优分级方法,并且反映出不同分级方法的细小差异,对于地理信息数据分级的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统计数据与统计地图表示方法的一般形式,用维数的概念对现有统计地图进行了重新分类,探讨了统计地图与统计数据的维一致性,对GIS中统计制图的标准化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统计数据与统计地图的一般形式,用维数的概念对现有统计地图进行了重新分类,探讨了统计地图与统计数据的维数一致性,对GIS中统计制图的标准化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将决策理论中的多属性决策用于评价地图要素的分级(分类)方法是否最优,并用信息论中的熵函数法确定各个评价分级精度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统计数据分级(分类)的综合评价模型。模型的建立,不仅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而且是建立分级方法与适合这种分级方法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基础。最后,用实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及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向用图者较好地传递统计数据信息,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了对统计地图的图面设计和符号设计的优化问题,并在一个实例中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一种构成邻接统计地图的新方法[俄]S.M.Gusein-Zade;V.S.Tikunov一、引言邻接统计地图是一种从传统地图上获得的图像,其比例尺随变量值而变化,在这种地图上变量值是其基础。“变形地图”、“变换图”和“伪统计地图”常用于描述邻接统计地...  相似文献   

11.
信息量模型是由信息论引出的一种统计预测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如何制定合适的因子分级方法,使单因子统计分析的优势最大化,是信息量模型构建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对称分级方法,该方法基于正态分布相关的统计学知识,以标准差为间隔对因子进行预分级后,由外到内将对称的区间合并、划分为一级.基于对称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随着地理国情普查的深入开展,利用大量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编制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地图,既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成果,也是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手段。从分析数据关系、统计地图表示方法、统计图形构成及实现流程出发,提出统计地图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上分级统计地图制图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网络环境中分级统计图表达信息的特点,阐述了交互式分级统计图的设计方法和思路,运用JavaApplet设计并实现了网络上分级统计地图制图子系统。  相似文献   

14.
张毅  曹亚妮  艾彬  任娟 《测绘》2012,(4):155-159
从电子地图自适应可视化角度出发,本文结合J.Bertin的视觉变量理论,研究了统计地图符号构成的内在规律,分解出统计地图符号构成的基本元素(视觉元素);基于视觉元素建立了统计地图符号自适应生成模型,并在某GIS平台上实现了统计地图符号的自适应生成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分区统计地图制图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分区统计地图表达信息的特点,根据其可视化地理统计信息的需要,运用Java Ap-plet技术,设计和开发了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分区统计地图制图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级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以往的研究中重在探讨易发性评价方法的选取,而对于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如何分级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索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验证与定量的分级标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例,选取12种广泛应用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影响因子,运用信...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分类区划及分级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向地理国情信息转化的必要手段,其中,分类、分级是统计分析最为典型和常用的方法。在综合分析现有地理国情综合统计指标、地理国情指数、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中冗余、不合理之处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设计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地理国情分类区划的概念,并从分类和分级两方面对地理国情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了地理国情分类区划和分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以往的研究中重在探讨易发性评价方法的选取,而对于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如何分级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索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验证与定量的分级标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例,选取12种广泛应用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影响因子,运用信息量模型进行易发性评价,运用成功率曲线检验模型的评价精度,提出历史地质灾害累计比例分段法,并与其他8种分级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分级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验证样本成功率曲线与非灾害点样本成功率曲线两种方法检验模型评价精度确定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历史地质灾害累计比例分段法在易发性分级面积比例精度验证、地质灾害频率比分级精度验证与发生地质灾害位置分级精度验证3种方式中均显现出较好的合理性,在9种分级方法中为最优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2维符号图元构建2.5维统计地图符号时,图元的绘制顺序会影响其相互之间的压盖关系,不合理的绘制顺序将会导致2.5维地图符号模糊不清、表达无力。因此,必须采取特定的策略合理地安排图元的绘制顺序,以完成符号的顺利绘制。此处通过对画家算法的分析,探讨基于该算法构建2.5维统计地图符号的基本思路,提出基于画家算法的2.5维统计地图符号空间消隐方法,详细阐述轴式消隐、面式消隐、体式消隐和扇式消隐等几种消隐方法,在保证图元完整性表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符号图元之间因绘制顺序不合理而产生的相互遮挡压盖问题,构建外形精美的2.5维统计地图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地图的整体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图制图自动化与智能化是当前制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模板制图是实现制图自动化,提高制图效率的一种手段。在探讨模板制图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制图模板的特点及其应用模式上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的应用模式,提出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技术,凸显了统计地图制作过程中符号的重要地位。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了统计制图模板、统计专题图层、图面表达结果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研究了以符号为中心的统计地图制图模板构建技术、存储技术以及匹配技术,并进行了系统应用,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