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智能优选,研究了选线的多种影响因素及其量化方法,设计了一种变分辨率网格数据模型,并结合GIS的地形分析和空间分析,提出了顾及诸多因素的最短路径选线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能选线系统.实验分析表明,智能选线系统选出的线路符合要求,而且其速度明显优于人工选线,为送电线路选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航测方法确定高压送电线路包括航空象片选线,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法测定路径断面的线路坐标。本绘图程序是将航测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线路坐标直接用计算机的外部设备x-y绘图机绘制成断面图,程序具有如下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输电线路选线原则的基础上,以电力走廊多源空间信息为数据基础,以成本最优和敏感区避让为基本原则,利用GIS空间建模的方法,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综合分析得出线路路径,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智能优选,为输电线路选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输电线路设计人员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超高压加空送电线路工程中带状影像图裁剪系统及相应的裁剪控件,该中以方便快速地从DOM中提取送电线路路径带状影像图,用以配合其他基础地理信息进行了辅助选线,设计了带状影像图霰剪控件ZipusX能方便时为其他相关开发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多源信息、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特征的输电线路径选线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耦合多源地理信息和改进遗传算法的输电线路智能选线算法。以输电线路智能选线为目标,综合考虑路径长度、地理综合成本、路径连贯性、规避障碍物等约束条件构建智能选线模型,在综合分析多源地理信息及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技术栅格叠加分析方法和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获得地理综合成本;采用自适应交叉、变异算子改进传统遗传算法,合理控制搜索范围,有效避免局部最优。以贵州省遵义市东南部地区为实验区开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获得的输电线路径方案,不仅能缩短路径线路总长度,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路径地理综合成本。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应用于输电线路径的数字化、智能化选线工作。  相似文献   

6.
三维GIS具有表达直观、三维空间分析等特点,可以为电力线路勘测选线提供强大的辅助设计支持及空间分析功能。在分析传统的电力线路选线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GIS技术在电力线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着重研究了电力选线三维系统的总体建设内容、三维可视化场景的建设方法和专题应用功能的设计思路,以及应用该系统对实际的电力线路选线设计进行了实践,满足了电力选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柴秀伟 《三晋测绘》2003,10(3):17-21
介绍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nuoZo在架空送电线路选线和设计中的应用,并简要将全数字摄影测量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分析法多因素定权的油气管道选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管道线路走向的设计是油气管道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多因素定权的油气管道选线方法进行选线,采用AHP来确定多种因素的权重大小,建立综合费用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实现油气管道的最优路径。实验表明,与单因素油气管道选线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油气管道选线的优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介绍GIS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从基本空间分析方法的角度将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分为3类: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线路设计方法;基于叠置分析的线路优选方法;基于空间分析与模拟的综合选线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一定讨论。  相似文献   

10.
应用法国卫星影像立体像对,进行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恢复卫星姿态、建立测区立体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分析。利用立体模型下的影像环境,为线路设计人员在室内对送电线路的走向进行细致选择提供工作平台。并在DEM上提取线路路径高程信息,利用此信息进行线路杆塔排位设计。通过比选确定最优路线,快捷、高效地完成线路初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粒子加速器中高精度丝线绝对位置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加速器中采用振动线技术进行共架单元上多块磁铁的高精度预准直,需要将振动线代表的磁中心引出进行共架单元之间的相对准直。为了获取以振动线为代表的丝线高精度空间绝对位置,本文对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点、线位置求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单相机多站位的方法进行拍摄,通过标定板提供的高精度控制点坐标,采用自标定光束法平差对相机进行标定,并提出将空间直线离散成空间2点进行直线整体精确求解。对标定板上由2点组成的模拟直线进行测量验证,并与标定板提供的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空间直线位置获取精度优于5 μm。这表明了本文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丝线高精度空间绝对位置测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线框模型是三维计算机图形学中重要的物体可视化表示模型,在矿山勘查软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管理复杂三维地质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框模型表达的地质体的折面剖切方法.本算法首先建立剖切模型;其次,计算折面剖切面与地质体之间的交线并求得其切割剖面;第三,分割原始线框模型地质体;第四,对分割后的线框模型进行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任青亭  李帅  吕鹏  张铜 《测绘通报》2021,(2):98-102,116
为提高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开展带电作业时对导线的识别与定位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线激光雷达传感器与视觉系统融合的定位方法,获取导线的空间三维坐标。并通过研究多传感器在户外强光环境下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深度信息与图像信息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首先利用激光雷达与相机事先进行像素级标定,使图像像素与激光雷达深度点云一一对应;然后利用Canny算法与霍夫变换,获取图像中作业导线;最后计算出导线与雷达点云空间中相交部分空间位置,实现机器人在户外强光下高精度、高效率地进行导线识别定位,帮助机器人完成抓取导线等动作。  相似文献   

14.
完善而准确的电力数据是建立电网地理信息平台的关键,为保证GPS采集的电力数据的精确性,原始数据必须经过进一步的采编处理和检验才能进入地理信息数据库。介绍了地理信息平台技术在宁夏电网空间数据采编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工作流程,详细描述了电力空间数据的特点、展示和管理方式以及采编方案,论述了系统涉及的服务式GIS、空间数据库、RIA等主要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综合、高效的利用,是遥感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主分量变换法,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拟真彩色融合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主成分分析融合法的光谱波段选择灵活和光谱信息损失小等优点,同时该方法还可获得逼真的自然色彩的融合图像,提高了图像的融合效果。利用QuickBird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了试验,并与色彩空间变换法(IHS)、比值变换融合法和乘积变换法等传统方法,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很好的保留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提高了空间细节的表现能力,是一种有效实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遥感图像模拟真彩色融合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综合、高效的利用,是遥感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主分量变换法,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拟真彩色融合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主成分分析融合法的光谱波段选择灵活和光谱信息损失小等优点,同时该方法还可获得逼真的自然色彩的融合图像,提高了图像的融合效果.利用QuickBird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了试验,并与色彩空间变换法(HIS)、比值变换融合法和乘积变换法等传统方法,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很好的保留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提高了空间细节的表现能力,是一种有效实用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空间数据多边形的平均等面积圆直径作为粒度特征尺度,将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分成六个关键空间层次,并对各空间层次数据进行了粒度分析,建立了空间粒度与空间层次的数学模型。基于本研究确立的关键空间层次,以城市问题的研究精度作为选择条件,讨论了按粒度等级选择适当空间层次的方法。同时详细描述了利用GIS软件提取、制作各空间层次数据的具体技术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婧  童杰  张帅 《地理空间信息》2012,(1):119-120,5
介绍了ArcGIS矢量数据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与叠置分析功能,结合这两类空间分析功能对市区择房购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择房分析,对购房范围内各区域作出分级,筛选出满足消费者意愿的合适购房区域。  相似文献   

19.
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导线平面控制网技术指标确定方法,结合林业勘界测量要求,在界址点误差已确定的基础上,推导根据界址点误差确定图根控制点误差的公式,并研究控制导线各等级技术指标确定的步骤。最后通过数据计算,得出林业勘界测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为黄土高原环境脆弱区旅游开发提供产品开发、项目选址、旅游分区等方面的决策依据,从而有效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根据黄土高原区域特征及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论文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因子和模型。并基于RS、GIS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了地形、植被、黄土地貌等6个评价因子的信息采集与评价结果的空间显示,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南川河河谷为该县生态旅游最适宜区、吴家峁黄土地貌等为中适宜区以及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根据评价结果,论文最后提出了该县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