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安台的FHD-1核旋仪这几年的记录曲线总是出现一些凹凸现象,为了弄清其原因,做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终于找出原来是仪器本身的故障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正>西安地震台位于陕西省秦岭北麓,观测山洞年温差变化1.0℃,日温差0.1℃。洞顶无高大树木覆盖,是一个地震观测和地震研究条件较好的台站。PET型重力仪于2007年8月开始投入运行。仪器能清晰地记录到重力固体潮汐,潮汐波清晰、完整,有正常的峰谷变化。(1)靠摆是金属弹簧重力仪很常见的一个问题。粘摆出现的原因主要有3种情况:仪器受到外界人为强烈撞击;远距离大震或近距离地震造成;第三种原因可能是仪器开锁摆电机故障。解决办法:遇到靠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763长周期台网在仪器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普遍问题是水平向抗干扰能力差,其原因是摆的安装调试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本文从原理分析和实际观测的角度叙越了逐次逼近法在763水平摆的旋转轴调试及密封中的应用,指出这是提高水平向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泰安台重力仪2008—2010年观测运行分析,对仪器运行性能与总体质量分析评价,总结仪器故障原因及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对曲线掉格现象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仪器运行较好,记录质量较高,能清晰地记录到日变固体潮和地震波形,年变曲线连续完整,调和分析M2波中误差高达0.0 005。仪器故障主要为雷击、数采死机、误操作和时间系统紊乱等。影响数据质量因素为雷击、数采故障、地震粘摆等。曲线掉格现象共发生15次,前后有中强地震的比率占8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泰安台重力仪2008-2010年观测运行分析,对仪器运行性能与总体质量分析评价,总结仪器故障原因及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对曲线掉格现象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仪器运行较好,记录质量较高,能清晰地记录到日变固体潮和地震波形,年变曲线连续完整,调和分析M2波中误差高达0.0 005.仪器故障主要为雷击、数采死机、误操作和时间系统紊乱等.影响数据质量因素为雷击、数采故障、地震粘摆等.曲线掉格现象共发生15次,前后有中强地震的比率占80%.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中,野外子台都建立在偏远山区坚硬的基岩上,野外台站安装有宽频带大动态地震计,EDAS-3型地震数据采集器,调制解调器及其他设备.在长期运行中,我们发现有的EDAS-3型地震数据采集器多次出现"死机"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因不同的机器而不同,有的很长时间也不会出现,而有的设备多次出现,回厂家检修也查不出故障原因,安装后又会出现.这给野外台站设备维护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去一个台站要往返1~3天,来回车费要600~2 000元,而到达台站后,将数据采集器的电源开关"开关"一次,数据采集器就能恢复正常工作."死机"现象出现的时间间隔,有的台站几个月出现一次,有的台站一个星期或几天就出现一次.这给遥测地震台网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不仅北京台网出现,在其他地震台网也出现.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设计研制了一种采用硬件控制的地震数据采集器的"看门狗".  相似文献   

7.
宁波地区历史记录以来最强冷空气过境,引起VS垂直摆记录不规则抖动,本文选取气压变化数据和扰动时段垂直摆观测数据,对VS垂直摆记录资料进行矢量、差分和精度分析,分析发现:气压变化和垂直摆产生扰动时段一致,差分值最大变化是正常变化的2.7—2.9倍,且相位滞后明显。此研究冷空气对VS垂直摆的影响特征和机制提供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垂直摆倾斜仪在中国形变观测台站已成为主要地形变地倾斜分量的观测仪器之一,其摆体动片信号引丝损坏,导致记录曲线出现大幅度掉格现象,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笔者曾处理多起此类故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论文中介绍垂直摆倾斜仪摆体动片信号引丝损坏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南井水位对热带气旋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10年, 海南省地下流体观测台网记录到多次热带气旋引起的井水位抖动现象.本文以2003年7月21日强热带气旋ldquo;天鹅rdquo;和2005年9月27日台风ldquo;达维rdquo;为例, 系统地研究了这两次热带气旋引起的水位抖动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 经过高通滤波, 水位抖动变化图像更加明显;通过频谱分析,得知热带气旋引起的水位抖动周期为100——101 min;井水位抖动的起始时间、 幅度最大值的时间与热带气旋通过海南岛陆的时间一致, 且与热带气旋的结构特点、发展和运动过程密切相关,与井孔自身的井-含水层系统对微动态信息响应的能力也有关系.分析认为,气压振荡式升降变化和摩擦是热带气旋引起水位抖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数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最近几年积累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大多数中强远震发生前数小时,倾斜仪东西分量观测数据锯齿状异常、固体潮曲线出现畸变并伴有明显的抖动,这对异常识别和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首次在地壳内明确识别出被认为是地震各向异性某种形式特征的横波分裂以来已有10年了。从一开始,就论证过这种分裂可能与地壳内存在由应力导致方向排列的(Stress-aligned)裂隙(或包体)有关,以及它为监测原地裂隙的几何形状和在各种不同情况、不同应用条件下的应力状况提供了机会。这一早期的展望并未立即实现,因为头十年主要致力于对不同情形下现象的观测方面。但是,对各向异性来说,1990年似乎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第4次国际地震各向异性研讨会和其它各处发表的论文都宣布在认识、解释、特别在处理横波分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还将横波分裂直接应用于碳氢化合物的生产,以及还可能(但有争论)应用于监测地震前的应力变化。但是对这种现象,我们现在仍然还有许多不解之处,而且我们显然只是刚刚开始赏识横波波列丰富的信息内涵和它应用于地壳内部科学研究和工程的潜力。本文主要评述过去10年的情况和推测我们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个新打开的窗口来探索地壳的内部构造,特别是研究何种原因造成横波的分裂?我们如何来利用这种现象?以及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观测自然电位、地应力的低频、直流仪表在大震前出现突跳、抖动,基值变化速率增加的原因,我们对一些常用的低频直流仪表进行了不同波形的频响测试,并且开展了一些观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低频直流仪表除了可以测量直流及慢变化的电信号外,一定频段内的电磁波和不同波形的电信号在低频直流仪表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以突跳、抖动等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汶川地震中江油市太白公园曲径桥上的石雕发生转动破坏现象,本文对这一转动现象进行了振动台模拟试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① 在振动台三向加载1.5倍的汶川地震江油台记录的平动加速度后,模型的转动情况与实际观测的石雕转动情况比较一致;② 石雕的转动与石雕的非对称性、地震动输入角度和地震动的竖向作用有关;③ 加载竖向地震动作用后,石雕模型会发生摇摆现象,说明竖向地震动是造成模型扭转现象的重要原因,这也说明在分析相似震害现象时竖向地震动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地旋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7年我们研究了1556年陕西关中8级大震前约8小时在震中区两县出现的“地旋”和“地旋运”现象,认为这是一种前震现象。1971年作者和秦保燕再次研究了上述地旋和地旋运的现象,认为它与一般前震的波动不同,可能是一种较缓慢的地面旋转运动,並指出这种现象可能是大震前震源断层面上较大部份弱化並产生预运动所致。本文进一步指出产生地旋和地旋运的原因是由于未来大震震源断层面上不同子源发出的波到达震中区地面后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但又相遇在一起互相迭加的结果。要造成这种迭加结果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个是大震前震源断面上同一部位有异向的缓慢错动(相夹角不大于90度);另一个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缓慢错动虽是同一方向但它们相距较远(都位于未来大震的震源断层面上);第三个是只有一个错动但错动面积很大,该面积上不同边界处的错动部份相距较远。以上三种情况发生的波在地表的合成皆会形成明显的旋转运动,其中第三种情况包含第二种情况,它是我们1971年提出的产生地旋和地旋运现象需要较大断层面积上发生预运动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震源地方有单旋和双旋运动在地表产生地旋和地旋运的可能。以上讨论的是临震前的地旋前兆,我们建议设计专门的仪器记录这种缓慢的地面旋转运动。在中长期地震预报方面尚有地块旋转运动的可能。对此我们在1987年曾讨论过。即某些大震是走滑兼块体的旋转。这种现象可由大震在地表造成的错动后果分析出来。即全段是走滑但两个端部地段分别兼有正断层式和逆断层式倾滑成份。1920年海原8.5级大震就是这样的。从力学道理上来说,这是在大区域水平挤压情况下沿断层不同地方其地壳下方有不同的垂直力作用的结果。这种不同的垂直力作用可造成断层盘体的旋转。根据布里季曼(Bridgman)效应,旋转是有利于粘滑错动的,因之它在走滑上的迭加可能对大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建议在野外应寻找与旋转有关的形变指标和新构造运动指标,以利于判定潜在的大震危险区。此可称为剪旋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日常观测工作中,对龙岩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了该仪器的典型故障现象及图像表现形式,以利于观测人员识别常见仪器故障,对相关仪器的维护使用、观测数据的预处理和日常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震计智能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宏志 《地震工程学报》2016,38(6):1004-1009
当外界温度急剧变化时,拾震器内部机械结构会受到一定影响,易产生靠摆或零漂等问题。通过温度实验测试研究温度对甚宽频地震计性能影响,并通过研制地震计智能恒温设备来解决此类问题,实时监测防护罩内温度并与已设定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当监测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温度时启动半导体制冷装置;当监测温度低于设定下限温度时则启动加热装置。为防止防护罩内系统温度急剧变化造成拾震器的机械性故障,加热制冷功率均从最小值开始进行缓慢调整。设备可远程通过网络进行各参数的修改,并可远程启动或关闭加热或制冷装置及其他故障设备。此设备的研制成功可使拾震器长期在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工作,减少其各类故障,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地增加地震仪器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7.
1 设备研制的作用和意义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成后 ,需要保证连续正常运行 ,但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设备可能出现“死机”现象 ,造成观测记录的中断 ,而遥测数字地震台往往远离台网中心 ,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出现死机时 ,需要专门派人到遥测台关机后 ,再重新开机解决故障 ,即浪费时间与经费 ,又增加了信号间断率。如果对这类故障 ,能有一种设备来自动进行处理 ,就会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运行故障率。根据这种实际需要 ,我们设计研制了适用于遥测地震台的 LN-WDG-I型实时监控仪。LN-WDG-I型实时监控仪可以通过监视数据流的输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至今已有不少关于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分析与研究。其中以河角(1954)的研究最为有名,且因其计算死亡人数的经验公式简单明瞭,被看成进行地震灾害预测的基本公式之一。可是,这一公式所采用的死亡发生的宏观模式过于单纯,因此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我们连续对近几年地震时人们所采取的行动进行了实况调查,并对地震时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这种分析是以对死者逐一详细追究其死因的微观分析形式进行的。为了正  相似文献   

19.
763长周期仪器属于弱电流测量仪器,是以检流计记录,采用的是光杆放大原理。它的观测频带可展宽到百秒以上,因而提高了台站的观测能力,但对外界的干扰反映也极其灵敏。近年来,大连台763地震仪的水平摆一直处于一种奇怪的大周期干扰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地震分析和图面质量(图1)。图1 受到干扰的记录曲线我们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观测系统本身的问题,二是极可能来自环境干扰,为此,进行了具体的测试和逐项排查工作。1 观测系统故障的检测方法为了查找干扰究竟起因于观测系统的哪一个环节,可分3个步骤进行。(1)检流计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水氡点所出现水氡月均值曲线呈年周期性变化,只能说是一种现象,不能说其“年变”,它是由测试时水样脱气温度和仪器K值造成,是可以定量排除的。测试条件随机变化所造成水氡测值的变化,主要是温度这个问题。目前绝大多数测氡点,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在恒温条件下脱气,使水样脱气温度在一年之中相差很大。当这一干扰因素压倒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