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直测线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攻关试验,通过近地表模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等方法的对比试验,提出了更适应本地区的静校正方法。并且通过振幅补偿、叠前去噪等技术方法改善了资料品质,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可为进一步落实和发现局部构造及勘探开发部署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胜利油田为例,地震勘探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经历了二维单次覆盖技术、二维多次覆盖技术、三维地震、高精度三维地震等发展阶段。“九五”以来,胜利油田主要勘探目标转向复杂断裂带、潜山构造、地层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地表条件由简单地区转向复杂地区,勘探深度由浅中层向中深层延伸,探区由济阳探区向外围、新疆、合肥、东北等新区拓展。为适应勘探目标的变化,胜利物探开发和发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沙漠戈壁地震勘探技术、平原复杂地表地震勘探技术、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等有胜利物探特色的技术系列。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勘探对象主要转向了地层、岩性等隐蔽油藏及深海油气藏,因而,地震勘探也要随之发展,时延地震技术、全波场地震技术、深海地震勘探技术等技术将成为胜利物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浅水油气勘探的普及和油气价格的不断提高,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深水油气勘查中的地震勘探技术和工程调查技术,指出深水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和深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的课题以及深水工程调查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同时,还概略地介绍了新的深水油气钻探技术和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在研究区海域深水陆坡区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深水区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研究区海域深水区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提高研究区海域深水区激发效果技术、改进研究区海域深水区地震数据接收技术以及提高研究区海域深水区成像效果的其他技术方法等.通过系统研究和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研究区海域深水区地震数据采集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工区位于北黄海海域陆相断陷沉积盆地内,该区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断裂发育,地震资料品质差.中生代为其主要勘探目的层,为一已证实的含油气区域.结合本区地质特点,对该区进行三维地震解释时所采用的综合解释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分级评价技术、无VSP井区空间层位标定技术、层位自动追踪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多属性体断裂解释技术和变速成图技术等实用的解释技术.多种解释手段的联合应用高质高速地完成了本复杂构造区的构造精细解释,完善了该区的解释方案,理顺了复杂断层的切割关系,识别了活动较弱的小断层.特别是对高精度三维速度场的建立,实现了变速成图,消除了高陡构造区速度陷阱所带来的构造假象,为对该复杂区的地震解释和圈闭形态的落实以及进一步的井位部署与地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对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表层结构调查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资料的可靠程度,常规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已无法满足复杂地表勘探的需要。目前,岩性调查在表层结构调查中愈加重要。波速测试技术是地震勘探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岩土测试技术。概述了单孔检层法的工作原理、现场施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过程,并结合LJ地区波速测试的调查实例,简述波速测试方法在第四系冲击平原覆盖区的应用,将其解释结果与岩性取心资料进行对比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花岗岩古潜山是南海西部重点油气勘探领域。受该区复杂地质条件与地震资料品质影响,其前古近系潜山优质储层预测与含油气性检测研究难度较大。从已钻井资料出发,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精细划分并评价了古潜山储层纵向有利相带,并应用蚂蚁体融合曲率体技术刻画了古潜山有利储层空间展布,有效提高了潜山裂缝性储层预测精度;同时,结合基于倒谱变换的地震纹技术,从正演模拟出发,开展了古潜山有利储层含气性分析,在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深水油气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8.
南海南部礼乐海区以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备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后备区,目前勘探程度低,地震资料较少,仅有少量的二维地震资料。由于该区地形复杂、水深变化范围大,因此在地震数据中发育着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加之该批数据道数少、信噪比低,上述因素都成为高分辨率处理的难点。针对该区地震数据的特征,采用多种手段的真振幅恢复技术以及异常振幅压制等预处理方法;采用串联反褶积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根据多次波的类型分别采用τ-p域预测反褶积、速度滤波、内切除等组合方法压制多次波。从资料处理的效果来看,使得浅、中、深层能量得到平衡,多次波等各类干扰波得到了较好的压制,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得到了提高,最后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9.
针对麻黄山黄土塬地区塬、梁、卯、坡等复杂地表条件,结合各处理系统的优点,采用“三步法”静校正技术解决该地区由于静校正不准所引起的假构造、串相位等现象。“三步法”静校正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静校正精度,保证了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但该区地震资料大多为二维资料,且中深层资料品质普遍偏差,对评价古近系影响较大。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实践采用的方法是:以陵水凹陷为例,通过对该区地震资料的品质进行分类分析,优选出可能改善的测线进行针对目的层的试处理,对试处理结果和效果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批处理。处理解释一体化达到了提高地震资料品质,进而精细研究和评价圈闭目标直至井位研究的目的。实践表明该方法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应用是成功的,对于研究陵水凹陷的内部结构和规模及其周缘的凸起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卜照蓬  刘岩 《海洋技术学报》2003,22(2):59-61,65
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最新一代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大型FZF3—1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总体技术结构、原理和性能,以及应用PC—104微机作为浮标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Pocket PC 的海洋渔业调查数据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主要依赖于纸质日志记录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所存在的数据质量差、难以保存、作业效率低等弊端,结合Pocket PC移动终端的优越性,提出利用Pocket PC平台记录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并分别就近海调查和远洋调查数据采集提出了相应的基于 Pocket PC 平台的信息化数据采集解决方案。然后以大洋性鱿鱼资源调查为例,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基于Pocket PC的海洋渔业调查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实践检验,该系统可较好地完成大洋性鱿鱼资源调查的数据采集任务,同时也表明了基于 Pocket PC的海洋渔业调查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讨论的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和相关技术可为海洋渔业和海洋环境相关的调查数据采集提供信息化支持。  相似文献   

13.
CPLD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ALTERA公司的CPLD为核心的高精度CTD剖面仪采集系统设计实例,讨论了有关CPLD在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空间信息系统原理(二):空间信息系统数据的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空间信息系统(SIS)获取空间信息数据的三种最主要的方法:地图数据采集、遥感(RS)数据采集和GPS数据采集,并介绍了RS与GIS、GPS与GIS的集成。  相似文献   

15.
对数据缓存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三层体系结构空间数据缓存模型,并针对各软件层空间数据管理及访问的特点,详细论述了各层空间数据缓存的实现方式;然后论述了三层体系结构中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及各层空间数据一致性维护策略;最后对提出的三层体系结构下空间数据缓存策略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6.
鉴于海洋地质资料接收、立卷、编目、存放、日常管理和使用的现状,海洋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基于利用Oracle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Flex技术,采用面向服务(SOA)的软件体系架构,基于Java的集成开发环境,围绕地质资料的管理、共享服务与开发利用的应用需求,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建立具有数据输入输出、数据编辑、空间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输出、图件文档显示及条形码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不仅减少了数据录入以及手工标注,并且查询方便快捷,提升了海洋地质资料档案管理部门信息服务水平,对实现海洋信息资源共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在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全过程中语义表达的一致性,需采用统一分类和编码技术,设计资料分类编码体系,以满足海洋环境调查资料的汇集、管理与服务需求。在对海洋调查资料分类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分类影响因素,提出了分类原则和方法,初步构建了基于学科、数据类型和调查方式为主的海洋调查资料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编码。目前该分类体系与编码已应用到海洋环境资料和信息管理业务化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Owing to the spatial averaging involved in satellite sensing, use of observations so collected is often restricted to offshore reg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a technique to obtain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 at a specified coastal site from their values gathered by a satellite at deeper offshore locations. 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approach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of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and Feed-forward Back-propagation (FFBP) type. The satellite-sensed data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verage wave period and the wind speed were given as input to the network in order to obtain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 at a coastal site situated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India. Qualitative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the network output with target observations showed usefulness of the selected networks in such an application vis-à-vis simpler techniques like statistical regression. The basic FFBP network predicted the higher waves more correctly although such a network was less attractive from the point of overall accuracy. Unlike satellite observations collection of buoy data is costly and hence, it is generally resorted to fewer locations and for a smaller period of time. As shown in this study the network can be trained with samples of buoy data and can be further used for routine wave forecasting at coastal locations based on more permanent flow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水养殖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文贵  贾晓平  林钦  李纯厚  甘居利  王增焕 《台湾海峡》2004,23(2):253-259,i003
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GIS技术及其在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功能和作用,尝试性地探讨了GIS技术的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的强大功能在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若干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并以广东考洲洋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作为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海洋数据快速积累,海洋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海洋大数据即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海洋领域的科学实践,具有大体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快速流转(Velocity)和高价值(Value)的"4V"特征,是在大数据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下的价值实现,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开发海洋资源、拉动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础。本文讨论了海洋大数据的内涵和外延,从数据特征、数据种类的角度对海洋大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定义;并详细介绍了海洋大数据的应用领域;进一步阐述了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在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实例中的应用;从数据共享、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的角度,探讨了海洋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对未来海洋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