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兰坪县白秧坪-富隆厂多金属矿,包含的矿种有银、铜、铅锌等,矿区中各类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均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_1j)碎屑岩,其次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_2h)岩层,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铜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2.
阿舍勒是新疆十分重要的铜多金属矿集区,矿化均赋存于下–中泥盆统阿舍勒组火山岩系中。矿化类型多,成矿元素组合复杂(Cu、Cu-Zn、Cu-Zn-Au、Cu-Pb-Zn-Au、Cu-Pb-Zn-Ag)。阿舍勒组火山活动时间是402~375 Ma,矿化时间为394~379 Ma,持续了15 Ma。本文通过对阿舍勒铜锌矿和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的系统研究,提出阿舍勒矿集区矿床模型,认为尽管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化类型多,成矿元素组合复杂,但成矿均与火山作用有关,属同一VMS成矿系统,只是不同部位存在矿化差异。在火山斜坡和洼地喷流沉积形成层状铜锌矿体和重晶石矿体,补给通道中形成脉状铜(锌)矿体和铜铅锌银矿体,潜流纹岩中形成脉状金铜铅锌矿体,潜英安岩中形成铜矿体,潜火山岩接触带形成铜矿体,在断裂或裂隙中形成铜矿体。  相似文献   

3.
李子矿区铜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的近矿围岩主要为下白垩统景星组二段(K1j2)石英砂岩、砂岩夹透镜状钙质砾岩等。属沉积-构造热液叠加改造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4.
<正>1矿床地质特征1.1矿体特征广东雪山嶂周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英德大镇,产于金门中型铁铜矿的南侧。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泥盆统棋梓桥组是北地区主要含矿层位,其中棋梓桥组二段含矿性较好。矿体形态主要为层状、似层状,次为透镜状、细脉状。周屋铜多金属矿床以铜为主,共(伴)生铅、金、银、铁、硫等有益组分。矿体主要  相似文献   

5.
云南云龙县荒田铜铅银矿位于兰坪-思茅拗陷中轴断裂带北段,其矿体呈串珠状沿矿区近南北西断裂展布,而单个矿体则以似层状、脉状交代-充填于次级构造裂隙中,构造控矿十分明显,近矿围岩均为下白垩统南新组(K_1n)碎屑岩。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老鹰坡铜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于北西向的厂街-水泄断裂破碎带(F_1)中,近矿围岩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_2h)。属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热液脉状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宋楠  李爽 《云南地质》2020,(1):37-40
云南澜沧县南现铜铅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碎屑岩系。及其。矿床成因属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具矿化蚀变的构造破碎带及地球化探异常高值区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小源铅锌矿床是桂东北地区海洋山NE向铅锌铜成矿带中段的一个小型矿床。区内的中上奥陶统田岭口组上段和下泥盆统莲花山组是主要含矿地层;矿脉产于NE走向的张扭性正断层(断裂)中,构成多条平行等距排列的矿脉带;区内发现含矿脉带5条,圈定矿体7个;矿体在脉带中分布具有等距性。矿床成因类型为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多源复合断裂控制热液脉型矿床。小源地区是寻找大型铅锌矿床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经过对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认为该矿床主要由斑岩型铜钼(银)矿体、矽卡岩型铜、钼(银)矿体、角岩化变质粉砂岩内热液充填型铜金(钼、银)矿体组成。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构造为北东向F1断裂和北西向F2断裂。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体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体形态似层状、透镜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以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分布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奥陶系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围岩裂隙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体,规模较小,均以细脉-网脉状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的形式分布于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附近的志留系殿背组、清水组泥质粉砂岩中,呈透镜状产出。三类矿体在成因上存在联系,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花岗闪长斑岩,只是成矿物质沉淀的空间位置存在区别。宝山矿床为与高钾钙碱性重熔型花岗闪长斑岩成因密切联系的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机制,即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所形成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充填"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栗树街铜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透镜体状,主要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围岩均为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富钾的中基性火山岩,区域上该火山岩系为重要的含铜多金属矿赋矿层位。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蚀变矿化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相似文献   

11.
云南普洱市芒达铜铅银矿位于思茅大平掌铜矿西侧,其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层间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侏罗系下统芒汇河组三段(J1mh3)沉火山碎屑岩,矿床成因类型属断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苏兰  何志魁  杨春海  邢永辉 《云南地质》2010,29(1):45-48,44
矿区位于腾冲西北部东河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早白垩世花岗岩浆活动强烈,矽卡岩型矿床发育,形成众多铁、铜、铅、锌矽卡岩型矿床,是腾冲西北部重要成矿区,棋盘石矽卡岩型铅锌矿即是其中之一。矿床形成与早白垩世中酸性花岗岩关系密切,矿体位于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地层、岩体对矽卡岩及矿体的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胜江 《云南地质》2014,(4):566-572
腾冲县叫鸡冠梁子铁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二叠系空树河组中,空树河组普遍有矽卡岩化、角岩化和铁多金属矿化,矿化主要受矽卡岩控制,初步认为矿床类型为燕山晚期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黄跃  王炳华  罗光明  胡清华 《云南地质》2013,(4):429-432,442
矿床属与中三叠统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喷流型(或火山沉积改造型)铁铅锌多金属矿,并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5.
铜铅锌矿赋存于中侏罗统花开左组浅色岩系和杂色岩系破碎带中,为受层位控制的砂页岩型铜矿及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白岩子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大东厂组下段(P1dn1)地层中,矿体与南北向构造和岩浆岩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云南腾冲白岩子锡、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成矿物质来源、控矿条件等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白岩子锡、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中~高温气成热液形成的锡石~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孟贵华 《云南地质》2014,(4):489-497
滇东北地区钼镍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黑色粉砂岩地层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呈似层状、层状产出,为层控矿床。矿体厚度薄、品位高,但往深部有变富、变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云南双江县南美河锑矿位于澜沧江多金属成矿带。矿体呈脉状沿近东西向的F4断裂破碎带分布,矿体近矿围岩为印支期混合岩化花岗岩,矿体的品位变化不大,厚度较为稳定。矿床成因类型为赋存于混合花岗岩体内部,受断层控制的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锑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永善县韩家沟铁矿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底部砂岩、页岩地层中,单个小矿体呈透镜体或条带状产出,矿石主要为赤铁矿石,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面清楚。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矿床,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及层间破碎带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