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旅游景区是地球表面上一类特殊的景观类型,而A级旅游景区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等级分类系统。它的设立和评比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业已发挥巨大的作用。且自旅游景区评A以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日趋重视,旅游景区评A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同,进而使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以现有2 286个中国A级旅游景区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看似毫无组织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其实是有其内在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它两端稠密、中间稀疏的整体分布格局是伴随着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无论是在空间组织上还是在时间演变上,A级旅游景区都与人口分布、地形地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和配比性。虽然中国31个省份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情况各有差异,但其组成结构仍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不断分散的趋势。总体看,中国各省份都存在着旅游景区的组团形态,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A级旅游景区向无序化方向发展。研究对目前中国A级景区的分布状况与资源间的错位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从用户体验性、技术支撑性、内容完备性和效应功能性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中国(不含香港、台湾、澳门)112家5A级旅游景区的官方网站质量进行了测评,并使用重心法和标准差椭圆法对景区网站质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如下:① 从质量综合水平来看,空间差异性明显,高质量官方网站的景区在空间上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具有明显的向心性,重心在中国东部偏南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景区网站质量整体偏低;② 从各项评价指标来看,内容完备性在空间上集中态势最为明显,用户体验性空间分散态势最明显,效用功能性的重心在几项评价中最为偏向西北,另外,技术支撑性在空间上呈现出典型的南北走向集中态势。 相似文献
4.
景区旅游心理容量研究对于提升景区管理与旅游体验质量、推进景区科学规划与动态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景区旅游心理容量的概念定义、评估指标、测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景区旅游心理容量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1)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经济、文化、管理、心理等多学科领域均有相关讨论,通常认为景区旅游心理容量为兼顾旅游体验与社会影响的景区最大使用水平;2)拥挤感知成为常用的测算指标,反映与拥挤感知互动的"调适行为"研究开始出现;3)视觉模拟逐步替代常规叙述性话语,仿真模拟方法处于初步探索阶段;4)对微观环境因素的偏好、影响程度及与人群、时间、空间的关系研究可能成为影响未来旅游心理容量的重要因素;5)从政策、宣传、管理等层面入手,进一步探索景区的步行微环境影响及应对策略等,对景区规划和空间调整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渝经济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影响着该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宏观层面上对成渝经济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基于GIS技术,以成渝经济区275处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旅游景区在空间上表现为集群分布状态,在分布形态上表现为双核结构,并与地貌结构有密切联系;在成渝经济区九大分区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的均匀度很低,不均衡性显著;在规模等级结构上表现为纺锤形结构;旅游景区与客源市场的配合程度较高,呈远城集聚形态。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旅游交通等方面需要进行创新与变革,从而提升景区的可达性,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河南208个4A级及以上景区、122个城镇为例,利用K密度估计、可达性模型和百度地图导航功能,对景区前往城镇的公路交通可达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景区的空间分布存在区域差异,平均通行时间3 h以内的景区占38.94%,5 h以内的占97.60%,中短途观光旅游和周末度假游具有明显优势。(2)景区的可达性呈现“核心-外围”圈层结构,省内旅游便捷的景区位于郑州、开封、许昌、漯河等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客源地市场对景区开发市场影响较大。(3)山区公路交通路网有待提升,省内公路交通连结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相比理论性的研究方法,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通行时间更为真实。将人口数量作为影响交通可达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开发客源地市场、调配旅游交通负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在国内旅游地形象屏蔽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景区系统种群概念并辨析了其引用的科学性。以游客接待量为衡量标准,利用生态种群竞争模型,建立了景区系统种群的数学模型。在合理假设条件下解析竞争趋向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景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对吸引力以及自身学习调节能力是3种不同类型屏蔽产生的主要原因且决定了其发展趋向,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伏牛山重渡沟景区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性,探讨重渡沟景区旅游扶贫机制和发展路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既有助于旅游扶贫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可以促进旅游扶贫实践的科学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一手资料,采用企业经济分析的理论方法,揭示了重渡沟景区经济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博弈图景.研究表明:伏牛山重渡沟景区旅游扶贫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景区公司+农户的互补型旅游企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旅游公司对农家宾馆的垄断管理和一体化的经营机制、旅游公司与社区合作博弈中政府的制度保障和约束作用的发挥等;结论是农户深度参与景区旅游企业经营体系,保证社区居民旅游受益最大化,是旅游扶贫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GIS的旅游景区空间智能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信息系统在空间智能评价方面的薄弱之处,运用WebGIS空间智能集成方法探讨旅游景区空间智能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从三方面提高了旅游景区评价系统的智能化层次:通过集成旅游景区网上调查问卷系统,提高了数据收集提取的智能化层次;通过集成旅游景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客流结构评价模型及旅游专家知识系统,增强了评价系统的半结构化智能推理功能;采用B/S C/S系统构架,并利用Web技术提高了人机交互界面的智能化。周庄景区案例评价结果显示,该系统原型的运行效果良好且智能化层次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杨军辉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4):31-36
同构非优旅游地是旅游资源非优区中的一种类型,由于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且品位低、政策误读、规划失误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同构非优旅游地的生存现状岌岌可危。在分析同构非优旅游地及优势旅游地现状基础上,指出同构非优旅游地今后的发展之路只能是与优势旅游地整合或自我发展,并以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实证分析其发展之路的可行性,以期指导同构非优旅游地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根据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利用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生命周期的动态演化趋势。实证研究表明,卫星景区宝峰湖和黄龙洞景区正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今后理想演进阶段。武陵源核心景区已处于成熟稳定阶段,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调整旅游产品结构,避免滑向衰落阶段。最后,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在分析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要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环境的大力改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的选择。根据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要求,本文对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根据风景名胜区较为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全面并有重点地对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螺丝壳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15.
收集2018~2019年网络关注度等有关数据,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景区旅游吸引力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景区级别越高,其吸引力半径越大,景区50%的客源市场集中在900km范围内,80%的客源市场集中在1 200 km范围内.(2)景区级别越高,旅游吸引力集中度往往越小,客源市场较分散.不同季节各景区旅游吸引力差异较大,旅游吸引力集中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各景区的平均旅游吸引力均存在距离衰减现象,级别越高的景区在不同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吸引力相差较小,衰减速度较小.不同季节的旅游吸引力衰减速度有所不同.(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越多、距离越近,景区对其吸引力越强. 相似文献
16.
空间集聚会导致区域生产要素密度的提高及其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变化,一直是地理学、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首先对国外空间集聚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涉及到空间集聚的理论探索、空间集聚程度与效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等.然后梳理国内空间集聚研究发现,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且对集聚理论与测度方法本身研究较少,而以实证研究居多.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评,并对国内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认为应该加强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注重社会调查,加强微观企业层面的集聚研究,考虑集聚效应中时空交互作用的影响,并重视集聚与区域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以及加强地理学和经济学对空间集聚研究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相似文献
17.
广东新会圭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营销策略SWOT分析方法,对广东新会圭峰山风景名胜区目前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并确定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结果表明,景区具有“近市”区位与资源丰富等优势,但也存在宣传不足、保护不周与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劣势。因此景区如何抓住侨乡故里情结浓、葵乡文化集聚与政府支持等机遇,迎接住来自附近景区竞争压力与城镇经济落后的挑战,发挥优势,避开劣势,树立形象,打响品牌是目前景区旅游发展中面I临的重大问题。对此提出圭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四大战略,如打造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推行五邑联游,制定优惠政策,实施规范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黄山、九华山风景区为例,对花岗岩形成的地形陡峭,沟谷纵横,植被茂密的山区,采用水系形态分析,探讨岩石的断裂构造发育规律.指出自然景观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并运用自然界边际效应规律,对景观资源分析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旅游口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44篇文献,得出6个理论关注点:旅游口号的概念和类型,旅游口号的功能和作用,旅游口号的设计误区和改进建议,旅游口号的语言特征和有效性,旅游口号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旅游口号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与国内相比,国外旅游口号研究的文献数量少、内容窄。国内外旅游口号的研究视角以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为主,研究方式以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为主,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国内外旅游口号的研究存在研究概念不清、研究内容零散、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欠佳、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位于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南岗排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排瑶村落,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明代与清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南岗排的旅游开发,应当积极发掘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并通过精心设计形成旅游产品。南岗排旅游区应以“排瑶村寨风情博物苑”为主题,重点发掘其排瑶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历史文化。从文化氛围营造、专项文化开发、文化形象宣传3个方面对南岗排旅游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