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家们用他们建立的理论来诠释古气候数据记录、理解现代气候,并预测未来几年到几十年的气候变化。为了检验气候理论,来自NASA戈达德空间科学研究所(GISS)和其他地方的科学家正在建立强有力的数学模型,用来模拟地球和大气条件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目前急需进一步了解最近一次冰期以来发生的气候波动现象与原因。世界面临着人口增长以及能源、水、粮食等资源越来越快的消耗,对未来几十年的气候波动进行预测的要求十分迫切。由于我们对过去的气候过程和起因的知识十分有限,上述要求无法满足。二十世纪初期以前,像温度、气压、雨量这类气候仪器记录,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是稀少的。用仪器观测的历史还可上推二、三百年,但仅限于个别地点。为了对时间尺度为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做些了解,需要几个世纪之久的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记录。因此,只有用历史气候记录或其它的代  相似文献   

3.
1 一个科学家小组一直在把钻孔打入格陵兰冰原深处,以期发现世界过去的气候记录。该记录是年际冰层之间形成的小空气泡。气泡中的空气含有两种不同氧的同位素。它们随温度而变化,因而有可能用图表示出数十年、百年或上千年以前的冷暖年份。 在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在南极和北极钻取冰核,从而获取了上一个冰川期的气候情况。结果发现气候变化很大,并在相对温暖期和相对凉爽期之间摇曳不定。 从格陵兰冰原中部采到的新冰核提供了一间冰期的详细记录。从2780m到2870m深处提取的冰核表明间冰期的气候在三种状态之间振荡,而不是人类有记载以来的一种状态。其中间的状态接近于我们现在的气候,其余两种是冷得多或热得多。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不但有以万年计算的地质时代冰期与间冰期的变化,也有几千年来历史时期的变化。但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还是周期为几十年到百年左右的气候振动。对于几年到十几年时间的气候变化,我们可以称为气候变动。这种气候变动往往是长期气候振动的一个片断,因此从气候振动角度来研究气候变动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多数气象台站是在解放后建立的,一般只有二十几年的资料,因此就要求我们从较长时期的气候振动来了解这二十几年的气候特点,这样才能正确运用二十几年的资料,来作长期预报和超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5.
1气候突变、翻转点和不可逆在古气候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中有时会发生气候突变,近几十年全球明显变暖,引发人们对是否会发生气候突变的关注。对气候突变与翻转点和不可逆有许多定义,根据IPCC报告,气候突变(abrupt climate change)是指气候从一种稳定态(或稳定持续的变化趋势)跳跃式和快速地(几十年或更短)转变到另一种稳定态(至少稳定几十年或稳定持续的变化趋势)的现象,对人类和自然系统产生严重干扰。它表现为气候在时空上从一个统计特性到另一个统计特性的急剧变化,或地球系统非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6.
1.引言就气候变化或气候振动发生的时间特征尺度来说,包括几千年、几百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尺度。研究气候变化就是了解某一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因此,我们分别考虑以下几种气候:纪元气候(epoch-long climate)、世纪气候和“局地瞬时”气候。每种气候都有它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的平均气象特征、统计波动和相关。对纪元气候而言,世纪气候就是它统计上的波动;对世纪气候而言,则相应的波动就是“局地瞬时”变化;对局地瞬时气候就是年和季的天气变化。为了确定气候的变化,首先要找出“局地瞬时”气候的变化,这对全球各大区域和一代人生命这样长期间内的气候预报是十分重要的。应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7.
气候在以各种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变化着。气侯影响尺度亦可按时间分为短期(年内和一年左右)、中期(十年到几十年)和长期(上百年)。在气候影响评价业务中,对短期气候影响评价已做了大量的分析工作,并提出了一些诸如回归分析、模糊聚类分析和  相似文献   

8.
《青海气象》2010,(1):72-72
<正>2010年2月11日,青海省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9年十大气候事件,其中年平均气温平历史最高记录、年降水大部偏多,年日照时数为次少年等气候事件入选十大事件。  相似文献   

9.
气候突变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符淙斌 《大气科学》1994,18(3):373-384
本文分析了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现象,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三次主要气候突变(1900、1920和1960),讨论了十年尺度气候突变现象的几个主要特点:气候突变与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突变的空间尺度以及季风系统 在气候突变中的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10.
周总理指示要好好研究气候变异和加强防涝抗旱工作。遵照总理指示,以及配合目前正在制订的国民经济十年宏伟规划,很有必要对陕西的气候变化和今后十年的气候趋势进行研究。但是,陕西有气象观测纪录的年代很短,记录最长的西安,只在一九三二年以后才有完整的资料,总共不过四十三年。其他站的记录更短,尚有缺测、中断。这样,光靠现有的气象资料来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很明显,太阳作为主要推动力对地球大气有重大影响。然而如果要问,太阳输出的某种已知变化会不会对地球上天气与气候的进程有任何重大影响,问题就是不确定的和有争议的了。这种不确定性有一部分是来自我们对太阳输出量的变化缺少完整的知识,比如太阳常数在短时期里的变化是否约为6.1%,是否几十年几百年的长期变化约为1%,它们两者都可能引起重大的气候  相似文献   

12.
评价气候学的现状和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气候问题被推进到重要地位的事实并不使这一向题更为容易。过去的几年里出版了许多新的气候学专门杂志和几十部新著作。即使在像气候定义这个基本概念方面也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亚历山大·冯·洪堡(1845)曾把气候定义为所有影响人类感官的各种大气变化。最著名的三位经典气候学家韩(Hann,1883)、伏依科夫(Voiekov,1884)和柯本(1900)则将气候理解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云量及其与降水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是大气垂直运动和湿状况的综合体现,云量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气候变化。气候模式中云参数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几十年有关我国云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关系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多种云资料的优缺点。此外提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来研究云量最多、云层最厚的西南地区云的特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存 《气象》1981,7(7):27-28
许多研究指出,气候的变化或振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不但平均值有显著差异,其它气候特征也不相同。阶段的划分不仅对制作未来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气候趋势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还可以为研究次一级尺度的振动提供背景。目前,划分旱涝阶段(或干湿期)已有一些工作。其中,有的用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气象》2018,(10)
正《珠穆朗玛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康世昌主编珠峰地区未来发展应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变化影响的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减缓或预防环境变化中的风险。该书从气候、冰川与水资源、湖泊、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六个方面综合评估了珠峰地区(珠峰自然保护区)最近几十年来的环境变化,并制定长远环境变化影响应对战略和中近期环境变化影响应对措施,为珠峰地区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史料重建了华北海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两千多年来的旱涝变化概况。采用移动符号检验法和移动T检验法分析了其中的几十和几百年尺度的跃变现象。通过比较海河、关中以及河南等地区的同期变化,区分出局地性和非局地性两类跃变事件;并通过个例分析指出了华北地区气候跃变和季风环流形势的可能联系。本文还对10~1~10~2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发生频率和变化程度作了一般估计。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10年—100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史料重建了华北海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两千多年来的旱涝变化概况.采用移动符号检验法和移动T检验法分析了其中的几十和几百年尺度的跃变现象.通过比较海河、关中以及河南等地区的同期变化,区分出局地性和非局地性两类跃变事件;并通过个例分析指出了华北地区气候跃变和季风环流形势的可能联系.本文还对10~1—10~2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发生频率和变化程度作了一般估计.  相似文献   

18.
1982年8月以来,世界各地连续出现气候反常现象,如厄瓜多尔、秘鲁几十年罕见的暴雨;澳大利亚、印尼和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的持续特大干旱……。美国国家气象中心于1982年9月、10月和1983年2月出版了三期特殊气候诊断分析公报,认为这些自然灾害与“厄尼诺”现象有关。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同志要求我国的气象工作者注意“厄尼诺”现象与我国天气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气——地球的成员20世纪的最后几年,大自然遗赠我们一些极端事件。飓风、龙卷风、冬季风暴、洪水和其它灾害给地球人类的生活造成惨重的损失。1998年,与天气相关的灾害造成的世界经济损失约有900亿美元,比1996年的记录增加了将近50%。在人类追求财富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逐步认识到天气、气候、空气质量及其它环境因素在政府和个人决策时日益重要。在进入下个世纪的时候,将迫使我们进一步提供几分钟至数十年的大气及其变化情况。这些服务将远远超出日常的天气预报。还要为保护健康、减轻灾害、发展经济等各种各样的计划和决…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气候计划中,将气候的时间尺度定为几个星期到数十年,因此长期预报应该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几个星期的预报与数十年的预报所考虑的支配因子是不同的。气候研究的目标之一是要确定预测可能性的界限以及搞清楚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要搞清楚在气候形成中十分重要的云辐射的特征和海洋在气候中的作用,从物理上去理解气候的形成过程。例如在东亚处于梅雨期时,东南亚开始出现季风并降大雨,而在其西面的阿拉伯和非洲一带却是大范围的沙漠气候。这种气候分布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