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自六十年代初开始群众性地机井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机井的增多和形势的发展,机井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近几年在井灌区出现的机井“多配套”型式就是突出的一  相似文献   

2.
许静  宫延宏  黄启海  许刚 《地下水》2003,25(2):124-124,128
针对目前冠县引黄井渠结合灌区机井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机井发展不平衡、机井退化、老化、成井质量差等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了今后灌区发展机井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1991,13(1):32-33,36
甘肃省水地有效灌溉面积1346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机井有效灌溉面积159.5万亩,约占全省水地面积的12%。共有农田灌溉配套机井29203眼,井灌面积327.8万亩,其中纯井灌面积159.5万亩。机井建设对改变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生产发展后劲发挥着显著作用。我们的几点做法是:一、作好机井建设前期规划工作明确机井建设的方向。我省地下水资源分属河东及河西两大部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45.9亿m~3/  相似文献   

4.
机井技术档案不单纯是机井建设状况的记录,也是搞好机井建设促进管理工作的可靠依据,对于水利建设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机井技术档案,是在1989年进行历时半年的全区机井大普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9年针对我区原有的机井技术档案管理较乱,数据准确性差、资料不详、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现象,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机井大普查。采取村村到、井井查,从机井的位置、井深、井型、出水量、成井工艺到多年来的利用情况,涉及到130  相似文献   

5.
徐化淼 《地下水》1996,18(3):93-94
衡水地区针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严重缺乏的状况,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了新的机井建设投资机制和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机井建设商品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谁所有的原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打井办水利的积极性,加快了农田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加强领导,积极扶持,完善服务,使农村水利工作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白建学  翟志光 《地下水》1995,17(3):111-112
澄城县在机井的打配、输水等关键环节上,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井灌事业的发展。五年来,通过研究、试验、推广塑料井壁管、暗管输水和地埋动力线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成井质量,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机井建设的发展,使机井数由1989年的345眼迅速增长到1994年的458眼,井灌面积由1989年的2万亩增加到1994年的6.5万亩。以下是我们的几点作法。  相似文献   

7.
阳谷县机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阳谷县机井建设的发展历程,针对机井工程现状进行分析,对目前存在的机井分布不均,密度小,管理组织不健全,机井标准低以及管理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制订优惠政策,提高建井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1991,13(1):24-27
从1980年以后,山东省机井工作的重点由建设转向管理。他们提出机井建设要以“管、挖、改、修、打”为序,突出强调管理工作,狠抓落实和完善机井管理责任制。目前,已有90%的配套机井落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了机井效益。回顾我省的机井建设,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机井管理责任制随着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生产和分配形式发生了变化,机井  相似文献   

9.
高新普  周长岩 《地下水》1994,16(4):154-155,164
本文针对阳谷县机井建设的具体情况,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机井分布不均,成井质量低,配套设施损坏严重,管理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对今后机井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爱莲  毛健全 《地下水》1996,18(1):43-44
本文着重论述了襄垣乡桑冀村在机井建设与管理中所推行的一种新方法,即机井抵押承包制,与目前我县出现的较为先进的拍卖机井,滚动发展,集体打井个人配泵等管理方法相比, 其经济效益更好,具有统分结合,以井养井之优点,值得在井灌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洪忠  姚兴涛 《地下水》1991,13(1):34-36
我市机井建设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机井达10万眼,施工队伍5000余人,各种钻井机械1000多台,但是由于机井施工队伍、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V卢使施工管理混乱,成井质量差,使不少机井出现今年打明年废的现象。为加强机井的施工管理,保证成井质量,针对机井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潍坊市政府于1987年后,相继发布了《潍坊市机井施工管理暂行办法》、《施工管理费收缴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使我市的机井施工管理逐步走上了依法治队、依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1991,13(1):18-18
近年来,河南省领导重视,采取以群众自筹为主,多渠道、多层次集资的办法筹集机井建设资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井建设与挖潜改造中资金不足的困难,对恢复井灌面积,发挥机井效益,增强农业生产后劲起到积极作用。到1989年,全省井灌面积达到3100.72万亩,其中井渠复灌面积459.5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52.9%。他们的做法是:一、领导重视,为机井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为了加强机井建设和管理,省政府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定陶县机井建设发展很快,目前全县共有机井6000余眼,井灌面积达到35.7万亩,为抗旱夺丰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成井工艺较差,加之部份单位对机井管理使用不善,全县约有1600多眼机井因掉物、堵塞淤积而不能发挥作用。今年县水利局和灌溉公司,组建了两个洗井修井队(每队三人),为群众淘洗修复病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1991,13(1):28-30
近几年来,江苏省在搞好井灌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重点做好机井的恢复配套、节水灌溉、管理使用和井队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主要做法是:一、抓机井的恢复配套提高井灌效益徐州地处淮北,地面水源严重不足,是我省发展井灌的重点地区,全省5.5万眼机井有4.3万眼分布在徐州市所属的六个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的抗旱,暴露出机井作用在下降,全市井灌面积由1982年的252万亩下降到1985年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机井工程效益,达到高效低耗、节水节能、高产稳产的目的,逐步实现机井管理专业化,经营企业化,供水商品化,用水科学化,蒲城县三合乡后泉大队按照建设、管理、配套、测试、挖潜改造一条龙的原则,实行水电大队统管,机井专户承包,不断完善和提高井灌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以地抵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行政村集体财力有限,筹集打井资金非常困难,严重影响机井建设的发展速度。我市姜店乡孟徐村采取“以地抵资”,吸引先富起来的农户投资,筹集打井资金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他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7.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近年来机井建设有较快发展。据统计,现有井队14个,机井592眼,不但解决了区内8万多人的饮水需要,而且解决了1万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该区机井建设起步较晚,始于1974年,并以7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井内衬砌多采用砼管。由于忽视成井质量,水泥标号的检验,管材强度的测定,下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致使许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1984,(4)
(一) 机井灌溉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自一九七三年机井建设正式纳入国家计划以来,我省共投资25433.6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5260.22万元),截止一九八三年底,累计打成机井14.6950万眼,配套机井13.080万眼,配用动力12.96万马力,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地表水不足,且在时空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用地表水发展灌溉远远不够,只有大力开发地下水,到1988年底,河北省共配套机井63.4万眼,装机91万台,796.3万千kW,井灌面积达到4472.2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81.6%。。机井的迅速发展,对于抗御干旱,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1988年粮食总产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达到202.3亿kg。历史上缺粮的河北省,由于重视机井建设,粮食已自给有余,从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1991,13(1):14-14,17
自1987年以来,河北省在抓好机井建设与管理的同时,还狠抓了打井队伍的整顿和推广机井折旧制度,从而提高了成井质量,促进了机井建设的良性循环。一、打井队伍的整顿考核工作自80年代以来,我省个体打井队发展较快。到1989年底,全省有各类打井队4813个。其中县级以上的163个,乡村集体井队1483个。个体打井队3167个,个体打井队打井39674眼。占全年打井总数的60%。全省从1989年初提出考核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