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四川成都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及元素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扼要介绍了成都市辖区环境背景及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的调查方法,重点介绍了成都市土壤第一环境、第二环境、地球化学元素的背景值及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分区,首次揭示本区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  相似文献   

2.
勘查地球化学的基础性问题是如何合理地提取地球化学异常下限,这是影响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效果的主要因素。利用SPSS软件,通过含量对数频率直方图,结合偏度、峰度检验法检验元素的含量分布型式,发现研究区的Cu、Ag、Pb、Zn元素不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而呈现多峰态、高丛集的多重分形特征。采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85%累计频率法、含量-总量多重分形法提取相关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元素空间分布及含量分布规律的含量-总量多重分形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比较客观地反映研究区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是研究地球化学异常比较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表层岩石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丰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俭  方正康 《浙江地质》2002,18(1):9-20
本文给出了浙江省及各地层分区的表层岩石41种元素(含氧化物)地球化学丰度,全省及浙西北,浙东南地层区的43种元素(含氧化物)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丰度;全省11个构造分区1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离差及异常下限值,并详细的介绍了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方法和质量,以及丰度值的计算方法等,从而为浙江省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4.
金的植物地球化学及勘查金矿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植物地球化学法找金在许多国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金的植物地球化学及勘查金矿的方法、采样介质和有关指示元素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解析断裂构造与元素地球化学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表明构造活动促使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并在断裂构造带浓集,得出断裂构造对巴年锑矿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编制中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将使我们首次了解元素周期表上除氢,氧及惰性气体之外所有元素在中国大陆表层的分布,川滇黔桂76例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是这一研究项目的试点,本文以不同实验室取得的Ag,Cs,Ga,Ge分析数据为例,探索,衡量不同实验室地球化学图相似性的方法,以优选实验室进行川滇黔桂4省区约4000件组合样76例元素的大规模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7.
重点介绍国外近年来尝试的新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效果,分析成矿地球化学环境、控矿因素及元素运移机制,建立普查地球化学模式,使预测、筛选异常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铜石金矿田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基岩地球化学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了铜石金矿田金的异常特征。运用对应聚类、因子分析和马氏距离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金组合元素异常特征,建立了归来庄金矿环、线叠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提供了对比及判别人类或者自然事件造成的环境扰动的标准,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需求。本文以合肥地区为例,研究典型城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采用标准化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合肥地区城镇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结果非常一致,显示两种方法均可以很好地用于确定土壤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确定的基线值为:Cu(26.615μg/g)、Pb(25.818μg/g)、Zn(58.003μg/g)、Cd(0.152μg/g)。对比研究显示,获得的合肥地区城镇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均高于其背景值,同时又低于其异常下限值,完全符合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定义及其实际意义,可以很好的用于土壤元素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区域岩屑地球化学异常Ⅲ级检查方法,并从单元素异常,多元素组合异常,岩层元素丰度及背影分布理论,元素点异常概率,特殊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区域化探异常进行综合解释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云南老王寨金矿田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分析与中子活化方法测试了云南老王寨金矿田内的玄武岩类、煌斑岩类和花岗岩类及蚀变岩石、矿化岩石样品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有助于判别构造—岩浆岩来源及确定富金岩体。  相似文献   

12.
为对研究区内可能存在的隐伏矿体进行定位预测,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采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区内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断裂构造中,主要成矿元素Cu、Pb、Zn、Ag、Sn、Mn的空间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元素组合异常明显,呈NE向带状展布;主要成矿元素及与成矿相关元素的异常表现出10个浓集中心。这些特点的总结和运用,对指导矿山生产和进一步找矿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编制中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将使我们首次了解元素周期表上除氢、氧及惰性气体之外所有元素在中国大陆表层的分布,川滇黔桂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是这一研究项目的试点。本文以不同实验室取得的Ag、Cs、Ga、Ge分析数据为例,探索、衡量不同实验室地球化学图相似性的方法,以优选实验室进行川滇黔桂4省区约4000件组合样76种元素的大规模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4.
X射线荧光方法在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白行研制的高灵敏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了攀枝花矿区水系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了矿区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可行性,探索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技术.结果表明,XRF方法可以有效分析沉积物中元素的含量,进而进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个旧老厂锡多金属矿田东部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对研究区可能存在的隐伏矿体进行定位预测,采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个旧老厂锡多金属矿田东部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主要成矿元索Sn、Cu、Pb、Zn、Ag、Mn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元素组合异常明显,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主要成矿元素及与成矿相关的元素表现出10个浓集中心。  相似文献   

16.
准苏吉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内蒙古中北部新近发现的铜钼多金属矿床之一。这里对矿区地表土壤热磁组分中元素含量及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元素异常在平面上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以地表矿化露头为中心向外依次为Mo-Cu-W-Te带、Ag-Bi-In-Zn-Cd带及As-Pb-Mn-Sb带,所有元素异常均包含在Fe2O3异常之内。通过土壤热磁组分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七个多元素组合异常,经野外异常查证,认为土壤热磁组分地球化学异常为有效的地质异常。因此,在风成沙覆盖区应用土壤热磁组分地球化学测量方法,配合多重分形(含量-求和法)和地质累积指数(Igeo)等统计方法,可最大限度消除风成沙干扰,快速、有效地确定异常下限,圈定多元素组合异常,提供有利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贵州地壳表层构造地球化学分区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何邵麟  陈智 《贵州地质》2002,19(3):148-155
根据贵州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在前人划分的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基础上,结合水系沉积物测量区域化探扫面成果,划分出四川盆地边缘SiO2-Na2O高背景地球化学区,黔北隆起F-CaO-MgO及亲基性元素高背景地球化学区,黔西断陷Au-As-Sb-Cu-Pb-Zn-Fe3O3亲硫元素及亲基性元素强聚集地球化学区,黔南台陷Cd-Hg-Sb-Ag-SiO2高背景地球化学区,江南造山带Ba-Ag-Al2O3-K2O-Na2O高背景地球化学区和右江造山带B-Au-Sb-SiO2高背景地球化学区等6个地球化学区。结合有关资料还在阐述各区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它们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MS花岗岩体中段地质、地球化学持点,通过确定铀矿指示元素,剖析了地球化学原生晕、次生晕特征,建立了铀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此模式在新区应用表明,利用“异常模式”找铀矿,颇见成效。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元素分带序列的方法——广义衬值法。实践证明,与格里戈良法相比,广义衬值法更能反映客观规律,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19.
扬子地块西南部地球化学异常层与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裘愉卓  于炳松 《矿物学报》1997,17(4):369-375
本文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南部自上元古界板溪群到三叠系发育在盆地和下斜坡背景中泥质岩的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首次发现了下寒武统、上泥盆统和上二叠统这三个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它层位的地球化学异常层。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层与本区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后太古代沉积地层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地壳演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可通过这些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体系来恢复地壳发育和演化历史;同时,在正常沉积地层中,元素的富集和亏损程度是有限的,只有在那些与地壳发展演化的特定阶段相对应的层段中,某些元素才有可能高度富集而成为重要的矿源层。这对应用元素地球化学体系正确认识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的时控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四系覆盖区元素地球化学制图方法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分析误差、成图方法以及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测试数据制作的元素地球化学图有时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元素区域分布起伏特征.笔者以浙北地区土壤元素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图处理方法对地球化学图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制图技术,有效削减分析误差及成图处理方法的畸变干扰,以绘制出更加准确可靠的元素地球化学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