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床中,铁、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碳酸盐岩地层,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赤铁矿,它形-半自形结构,块状、浸染状、角砾状等构造。沿构造和地层薄弱带贯入形成。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白乃庙铜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温都尔庙加里东增生带铜多金属成矿带。矿床包括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矿体产于白乃庙组绿片岩中;北矿带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其成矿作用复杂,矿床成因争议较大。本文在详细地质工作基础上,将该矿床的特征与经典矿床模式进行对比,认为白乃庙铜矿床应属于斑岩型矿床,深部岩体具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马德清 《西部资源》2015,(1):162-164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黄岗梁——甘珠尔庙复背斜南翼,矿体产于下二叠统黄岗梁组大理岩顶、底板接触带中的石榴透辉石矽卡岩中,含矿岩层主要为泥质、粉砂质板岩及大理岩。燕山晚期花岗岩为成矿母岩。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强  李云刚 《西部资源》2013,(2):74-75,86
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西坡成矿带上,燕山早期花岗岩外接触带附近断裂为成矿有利部位。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矿液运移通道,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为成矿物质的充填、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矿体赋存空间即为断裂构造,严格受构造控制。维拉斯托矿区锌铜多金属矿围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及花岗闪长岩,矿床的形成为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  相似文献   

5.
矿区位于兰坪-思茅(普洱)微板块的思茅(普洱)盆地中,盆地内强烈的裂陷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为含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空间。矿区成矿条件十分优越,含矿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_2ch)。含矿岩性主要为灰岩与凝灰岩。矿(化)体在空间上受控于北东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及北东向层间破碎带。  相似文献   

6.
矿区地处兰坪-思茅(普洱)成矿带内。该成矿带是滇西最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区域成矿条件十分优越。矿区地层出露十分单一,主要是白垩系下统曼岗组(K1m)。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干断裂构造呈近南北向展布,次级断裂构造呈北西向或北东向,断裂规模均较小。含铜矿源层在中生代开始沉积,在板块碰撞所形成的深大断裂所提供的热动力的驱使下,使得热流体发生侧向移动,在环流过程中溶滤了矿源层,并在层间破碎带、断裂构造带或者次级裂隙等薄弱地带,尤其是构造叠加部位沉积并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7.
金巴山东铜矿床位于北山晚华里西地槽褶皱带内,是21世纪初期发现的一个小型热液型铜矿床,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绿条山组地层中,为一套由石英岩、变质砂岩、黑云斜长角闪岩组成的区域变质岩建造。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笔者采用野外观察、显微镜观察、相似矿床综合类比等技术方法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矿床中发育的热液型矿床典型的蚀变现象,笔者认为该矿床属于海西期晚期阶段形成的与花岗岩浆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这对该区今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三位一体"找矿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砂岩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以及成矿作用标志等内容,砂岩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体为沉积盆地边缘或次级构造发育地段及其含矿地层岩石组合,矿体往往赋存于氧化还原过渡部位。金属矿物和金属元素的分带特征明显,成矿流体以低温、低盐度、混合来源为特征,金属硫化物的硫源主要为地层生物硫,也可见深部岩浆硫的混入。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查干哈达庙铜矿床处于古亚洲成矿域。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本巴图组下部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中,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石具有条带状、层纹状构造,矿石中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有益元素为Au、S、Pb、Zn。矿床矿石硫铅同位素分析显示,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V-CDT值分布范围为2.8‰~3.4‰,均值为3.1‰,变化范围较窄,硫具有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来源特征,属深源硫。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集中,206Pb/204Pb为18.085~18.132,207Pb/204Pb为15.507~15.534,208Pb/204Pb为37.883~37.982,具有上地幔及地壳深部(或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矿床类型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VMS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铜矿床外围勘查进一步深入势在必行,矿体产出规律具有简单又复杂的特点,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大透镜囊状,富集程度与规模呈正比,通过对矿区长期勘探成果总结认识,认为控矿要素主要体现在:粗碎屑砾岩层控特征明显、断层+褶皱控富矿、辉绿岩脉群热液叠加成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和盆地外围老地层提供物源。在此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优选找矿靶区A类3个、B类1个、C类2个。  相似文献   

11.
铁矿床所处的地质结构多数是比较复杂的,地层内的岩浆活动也非常频繁,并且具有多期性,地层内部的热液活动比较明显,对岩石矿体的侵蚀作用比较强烈,成矿物质的来源比较丰富,具有矿床开采的前景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杜秀兵 《西部资源》2013,(2):119-120
宗陶来矿区位于天山地槽褶皱系,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沙拉扎山隆起(Ⅲ级构造单元)的北部,铁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上统阿木山组中接触交代型矽卡岩中,区内断裂构造、岩浆岩发育、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本区主要容矿构造,华力西中晚期侵入活动及中高温热液是形成宗陶来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3.
总结黑窝子矿区成矿地质特征,通过预邻区内大茅坪铜矿床成矿规律对比,预测区内已查明矿体的深部还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汪武屋矿区位于鄂东南三角构造岩浆岩区中的大冶—阳新凹褶断束的东端、大冶湖向斜南翼与殷祖复式倒转背斜北翼的接合部位、阳新岩体中东部。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等。围岩蚀变强烈,主要发育:钾长石化,硅化;铜矿化与岩石钾化关系较密切,并伴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含金、银矿化主要与石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密切。  相似文献   

15.
寿王坟铜矿已探采六十余年,主体矿已开采殆尽。收集了本区地质综合资料,本次工作是以验证物化探异常、探索北翼接触带和对南翼接触带矿体进行"探边摸底"为主要目的。分两个阶段投入了地质、物探、化探及钻探相结合的勘查工作,新探获了11条铜、铁、钼矿体,并估算了一定的资源储量。通过地质工作,说明寿王坟铜矿深部仍有探寻矽卡岩型铜铁矿和斑岩型铜钼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描述了小敖包铁矿区地质概况、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为在内蒙古地区寻找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假象赤铁矿床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找矿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斑岩型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约占世界铜总储量的50%以上,因此该类矿床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和矿业公司的首要勘查目标。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斑岩型铜矿床的资料,总结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特征,斑岩型铜矿与钙碱性系列的侵入体的关系,矿体的赋存位置、围岩的岩性,斑岩型铜矿的蚀变组合和分带等,并对板块俯冲和大陆环境的斑岩型铜矿成因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伍佳杰  方梅 《西部资源》2022,(3):138-140
安徽省白虎山铜矿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上,地处扬子断裂凹陷带与皖南加里东造山带的衔接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志留系高家边组砂岩的内外接触带上。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白虎山铜矿的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认为白虎山铜矿为斑岩型矿床,有进一步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杨北寨铜矿是位于铜山铜矿西南方向约20km处的隐伏矿床。近半世纪来,矿区投入大量物探、钻探等工作手段寻找矿产资源。本文对前人及本次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对杨北寨钼矿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钼矿的成因类型为斑岩型及矽卡岩型,由此对该区今后找矿方向及找矿标志提出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0.
瓮安、福泉是我国震旦纪磷矿的重要分布区之一,高坪磷矿是贵州省内发现的资源储量较大的一个超大型磷矿床,提交磷矿资源储量逾5亿多吨,本文结合高坪磷矿找矿实践,总结了高坪磷矿床地层、构造、矿体分布、矿石特征、矿体厚度变化规律和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高坪磷矿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产出a、b两层矿,a矿层仅产出于白岩背斜整装勘查西翼勘查区,在其他矿段变薄或缺失不具工业价值,b矿层分布全区,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纪洋水组含磷岩系中,矿石矿物主要为磷灰石,矿石为粒屑、凝胶、藻黏结结构及块状、层状、条带状构造。矿体厚度大,厚度变化大致为:纵向厚度变化小,横向厚度变化大,矿体品位稳定,矿石大部分属Ⅱ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