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滑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滑坡稳定系数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主导因素,对于优化滑坡综合整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影响石佛寺滑坡稳定的滑带参数及地下水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带土的内摩擦角和地下水位是影响滑坡稳定性最显著的两个因素,地表截排水和滑坡体内排水是滑坡治理优先考虑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工程建设,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滑坡诱发因素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概括了常用的几种滑坡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为滑坡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滑面应力状态评价滑坡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上游某大型滑坡为例,研究了有限元法在评价滑坡稳定性中的应用。具体操作过程是:建立滑坡的有限元模型,求出滑面上的应力状态,计算滑面上总的抗滑力与总的滑动力之比,最后评价滑坡的稳定性。通过对黄河上游某大型滑坡比较研究发现,采用有限元法比传递系数法得出的稳定性系数高0.07,这种差异属允许差异范围。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该滑坡在天然与地震两种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1.14和1.1,可以认为滑坡在两种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该方法原理正确、操作简单、结果可信度高,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某滑坡体自1998年出现裂缝变形以来,一直存在安全隐患,威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实地调查及工程勘查,掌握了滑坡体的基本特征,本文对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该滑坡为一大型土质牵引式滑坡,滑坡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位于河北省宽城县某拟建铁路将穿越一老滑坡体,体积约77×104 m3,并在滑坡前缘以路堑方式穿过,因开挖施工导致老滑坡复活.在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阐明了滑坡所在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系统分析了老滑坡的形成原因和复活机理,即老滑坡是受附近断层影响,岩体完整性较差,而前缘河流冲刷和回漩旁蚀降低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暴雨或地震诱发下形成,而修建铁路的路堑开挖则是导致前缘抗滑段失效而复活的主要原因.在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成果基础上,分别对沿现滑面和古滑面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系统分析了铁路路堑边坡开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对滑坡治理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位移监测在滑坡时空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坡时空运动特征是滑坡地质体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自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地质过程。滑坡位移监测是研究滑坡变形影响因素、动态规律及预测预报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又为研究滑坡体的时空运动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结合几个滑坡的深部位移监测实践,综合分析位移监测信息,研究滑坡体的时空运动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滑坡时空运动系统研究及稳定性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山塘村滑坡为粤西山区典型的残坡积层滑坡,总结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对于粤西山区同类滑坡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滑坡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变形特征、滑坡成因机制分析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山塘村滑坡的基本特征,并采用抗滑稳定性计算模式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受青藏高原新生代快速隆升和河流的快速下切影响,在我国西南山区高山峡谷、高地应力场、频繁的地震活动、暴雨及人类活动等内外动力作用下,河谷地段常形成暴雨诱发滑坡→堵江→堰塞湖灾害链。2012-08-31,四川喜德县遭遇200 a一遇的特大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达149.2 mm。热柯依达乡上游1.5 km处发生大型碎屑岩滑坡,体积为520×104m3,堵河形成堰塞坝。堰塞湖水位上升28.6 m,库容量达120×104m3,威胁下游9个乡镇与县城约1.29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对滑坡及堰塞坝的工程地质测绘,分析了滑坡的平面、空间形态,滑坡体、堰塞坝的物质结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了滑坡运动过程的地质力学模式,推导出本构方程。主要认识有:1.滑坡体物质主要分为散体、层状碎裂、层状块裂结构。2.滑坡失稳运动地质模式为:强降雨诱发滑体产生后退式拉裂蠕滑启动;在岩体裂隙中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下,和前缘良好临空条件结合,产生高速滑动,凌空飞行;受河谷、对岸山体阻挡,急速停止,解体、破碎,堆积于河谷,堵断河流形成堰塞体。3.滑坡启动失稳力学模式主要为潜水和承压含水层混合模式。天然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18,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为0.92,失稳破坏。推导出滑坡短程飞行、碎屑流运动本构方程。4.堰塞坝整体稳定性好,发生管涌或流土溃决的可能性小,主要以"漫顶"模式逐级冲刷破坏。  相似文献   

9.
滑坡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在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抗滑工程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值正确与否,影响着滑坡验算和抗滑设施的安全,由此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概述滑带土强度参数的某些确定方法和指标选择问题,供同行们参考。有关滑带土残余强度的详细论述巳有专文,此处略作提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望谟县金鼎山滑坡的专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调查研究表明该滑坡为降雨诱发的牵引式滑坡,其治理以抗滑支档结合地表排水为主。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三维极限稳定性评价算法,选取一定的参数对鱼油河滑坡整体滑体,下段滑体和东边湾次级滑体在不同地下水位情况下的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鱼油河滑坡整体沿底滑带滑动时,最小稳定系数为1.130,下段滑体最小稳定数为1.121,基本反映该滑体稳定状况良好。东边湾次级滑体稳定性系数在1.0左右,稳定性较差,有可能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作用下产生再次滑动。  相似文献   

12.
长阳县地处鄂西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滑坡体数量众多,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为科学合理的对滑坡进行防治,在分析长阳历年土质滑坡的地质资料基础上,选取滑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分形统计学,定量分析滑坡频率—规模、频率—降雨量的分形特征;选取典型滑坡,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降雨对其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泳雄 《西部资源》2019,(2):116-117
作者以广州某老年公寓滑坡为例,通过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滑坡的产生原因,确定滑坡体的变形机制和滑移状态,为类似滑坡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强度再生效应在大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及计算等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只要具有一定滑体厚度的滑带土,沿滑面具有强度再生效应。利用该观点,结合滑坡破坏特征,滑带土的物质组成及其赋存环境条件,对滑面强度参数的选取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探讨,该研究为滑坡滑面强度参数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质滑坡滑带土取样方法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关顺  沙德智 《山地学报》2003,21(3):380-380
土质滑坡勘查中,滑带土的取样工作极其重要。能否高质量地采取滑带土样,关系到室内试验的准确性,而试验结果又是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滑坡治理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试验结果稍有偏差,就可能对滑坡稳定性作出不同的结论,计算出滑坡推力也相差很大。所以,高质量采集滑带土样是做好试验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勘察、评价滑坡的重要环节。 由于土质滑坡活动的特殊性,滑带土厚度一般很薄,根所我们对数十个滑坡的调查统计,滑带土厚度大多在几毫米到几厘米,正在活动或者活动时间不久的滑坡,其滑带土大部份为软塑状的粘土、粉质粘土,受滑动碾磨,颗粒很细。滑带土厚度薄、力学性质软弱的特点使取样工作难度极大。 按照常规取样方法,从钻孔中取样试验几乎不大可能,一是钻孔口径的限制使取出的样品数量不够,常规钻孔的口径在100mm上下,不能满足剪切试验土样的数量要求;二是受钻进方法的制约,如果用回转干钻,钻头摩擦生热常常使岩心固结失水,取出的岩心已经干硬,加之岩心之间的相对同心转动,滑带土常常被破坏,失去了实验意义。如果用大口径冲击钻进,能相对较好地保存岩心的原始状态,但这种钻进方法又常常受地层制约,遇到块碎石土时难以钻进。 根据实践经验,在探坑和浅井中对滑动面的揭露比较直观,勘探效果比钻孔理想,这种  相似文献   

16.
程惠 《西部资源》2019,(2):95-97
本文介绍了歙县徽城镇紫阳村榨川组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分析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且提出了应急抢险治理方案,调查研究表明该滑坡为降雨诱发的牵引式滑坡,其治理以抗滑支档结合地表排水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以镇胜高速公路晴隆县K85线路建设中所诱发新滑坡为例,分析了古滑坡体发育特征和新滑坡成因特点,表明了古滑坡的地质特殊类型对公路建设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晴隆古滑坡具有地貌隐蔽性、岩性复杂多样和对环境改变响应敏感等特征,复活的新滑坡是在古滑坡的基础上受公路施工切坡和降雨诱发而形成的.在确定影响滑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失稳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并根据古滑坡特殊地质条件,提出了进行分级开挖、逐级治理滑坡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危险指数法研究达县特大型暴雨滑坡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考察无详细勘测资料的情况下,采用危险指数法对达县青宁乡滑坡的变形特点和形成条件,以及触发因素进行了快速评价,建立了滑坡危害性分区标准.研究认为该滑坡为一特大型推移式中厚层堆积层滑坡.主滑坡体自上而下,由推动区、挤压区和滑动区三部分组成.滑坡不同部位的危险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滑坡体各部位的破坏方式和危害性也各异.  相似文献   

19.
GP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天文  吴琳  李家权 《山地学报》2004,22(6):713-718
探讨了应用GPS技术进行滑坡监测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向阳技校滑坡的实际监测资料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对几年来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了滑坡体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和对该地区地表以及位于滑坡体上的建筑物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滑坡预测模型,进而利用该模型和监测数据对滑坡进行了预报,从而对该地区的防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滑坡体堵江易发性评价是滑坡堵江风险研究中的短板,不利于其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该文以物质来源、水力条件和河谷地形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滑坡体堵江概率预测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基于GIS技术的河谷横剖面形态参数自动提取方法,以定量表征河谷地形特征;以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为例,分别提取堵江滑坡和非堵江滑坡事件为样本,基于逻辑回归建立了研究区滑坡体堵江概率预测模型,经验证精度较理想。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河谷横剖面形态参数自动提取方法,具有面向对象、表征全面、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等优点。2)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堵江滑坡事件与非堵江滑坡事件发生处河谷横剖面的坡高、不同深度宽深比、凹度和河宽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河宽指数差异最大,3/4坡高宽深比次之。3)基于逻辑回归开展滑坡体堵江易发性评价是可行的,该方法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应用精度达80%以上,各变量按照与滑坡体堵江形成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是坡高宽深比、滑坡面积、工程地质岩组、河宽指数和凹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