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区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岩浆源区演化特征。该区燕山期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白垩世岩浆源区具壳幔混合源特征,主要来自富集地幔,与部分地壳物质发生混染而成,其时空分布于岩浆成矿带内的矿集区具有高度吻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东昆仑三岔顶地区新发现的鲸鱼湖组英安流纹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英安流纹岩属钾质钙碱性岩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弱负Eu异常特征,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呈右倾型,微量元素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Pb、Tb、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非活动元素Yb明显亏损,微量元素原始地幔蛛网图表现为驼峰式的地球化学模式,与板内玄武岩的分布曲线非常相似,Zr/Nb、Nb/Ta及Yb、P、Ti、Nb亏损等特征显示岩石具有壳幔混合特征。锆石U-Pb测年获得了15.47±0.36Ma年龄值,指示其形成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综合其构造环境、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年龄数据,认为该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构造环境,与青藏高原内部俯冲过程中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俊杰 《西部资源》2013,(4):175-177
大兴安岭根河岩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流纹质、安山质、流纹英安质、英安质及粗面质几种类型,为高钾钙碱性系列.根据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主要起源于下地壳,是部分下地壳熔融并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结果;岩石具火山弧的特点,形成于整体挤、压大陆边缘并靠近板内一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月山矿田内月山岩体、总铺岩体、五横岩体综合对比研究,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特征分析,认为月山矿田内各岩体岩石来源于同一岩浆源,演化途径相同,并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受了地壳的混染。岩浆后期分异差异导致各岩体含矿性不同。这一研究成果对在月山矿田深部及外围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火星陨石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除地球之外,太阳系另一类地行星的岩石样品。目前已收集并确证的火星陨石共10个,包括了4种岩石类型,其中有4个火星陨石是在南极地区发现和回收的。本文通过对火星陨石有关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化学组成、轻元素及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的总结和对比,对火星幔的化学组成特征、岩浆作用及火星表面的化学风化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对额尔古纳市伊诺金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大体掌握了该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土壤化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矿体原生晕的特征,对该地区寻找金矿有重要科研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对该区寻找该类型金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南极陨石研究的启示Ⅵ:火星陨石的研究及宇宙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陨石的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除地球之外,太阳系另一类地行星的岩石样品。目前已收集并确证的火星陨石共10个,包括4种岩石类型,其中有4个火星陨石是在南极地区发现和回收的。本文通过对火星陨石有关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化学组成,轻元素及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的总结和对比,对火星幔的化学组成特征,岩浆作用及火星表面的化学风化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北部发育有大量的新元古代花岗岩,通过开展1/25万莫尔道嘎——奇乾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其划分为三个构造岩浆阶段,共7个填图单元。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中基性杂岩一花岗闪长岩系列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是俯冲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中期似斑状钾长花岗岩一二长花岗岩系列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是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晚期正长岩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形成于造山晚期的伸展体制。整个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发展演化过程客观地反映了大兴安岭北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郭帅 《西部资源》2023,(5):13-16
前人已对角子山岩体的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基于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数据以及地表取样工作,本次将对角子山岩体的地质特征及矿化特征进行探讨。角子山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形态近矩形,与围岩均呈侵入接触关系,形成于燕山晚期,属A型花岗岩,分为6个单元。主体岩性为钾长石花岗岩类,仅第六单元为二长花岗岩;岩石富含SiO2、K2O、Na2O,贫Al2O3、CaO、MgO、FeO、Fe2O3,具铝富钾的特征,Nb含量较高,稀土元素含量低。岩体中发现有铌矿化体,规模不大。这些认识可以为下一步在角子山岩体以及其周围寻找原生铌矿和风化壳型铌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成矿控矿构造、物质来源、时空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是属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吸附沉淀作用富集成矿。形成过程是由上地幔基性辉绿岩隆起,同时携带还原物质上升,经不同时期断裂运动叠加,形成还原物质上升与大气降水渗透交替的通道,构成沿断裂分布的地球化学柱,当花岗岩被剥露,大气降水携带花岗岩中的部分铀,进入地球化学柱开始成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镶黄旗十间房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岩石基本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类型及构造作了简单分析,认为研究区苏长岩带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阿巴嘎旗北部北东向浩布尔音塔拉——乌德华——赛音霍博尔断陷盆地北西侧的查干德勒——查干楚鲁廷阿查岩浆带,在原1:20万区调时划分为晚古生代岩浆岩带,通过本次阿巴嘎旗一带的1:5万区调工作,将其划分为早古生代3个构造岩浆岩阶段,共6个填图单元,其中中奥陶世构造岩浆岩阶段共有3个填图单元。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中奥陶世的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是俯冲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中奥陶世岩浆岩的发现填补了在阿巴嘎旗北部早古生代时期的岩浆岩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青海上庄杂岩体为磷、铁、稀土矿化岩体,且磷矿石是磷肥生产的重要材料。上庄杂岩体包括超镁铁质岩、碱性正长岩和碳酸岩,碳酸岩主要为方解石碳酸岩,次为白云石碳酸岩,前人对辉石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而,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整体的岩石成因和矿化机制还不清楚。文章开展了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元素、C-O-Sr-Nd同位素的研究。岩相学研究表明,岩石形成顺序为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方解石碳酸岩的Sr、Ba含量分别为10 928.13×10-6、14 293.18×10-613C值为-4.72‰,表明其为火成碳酸岩。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Sr、Ba,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亏损,相似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及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杂岩体具有共同的地幔源区,该地幔源区曾被俯冲物质交代而富集。研究表明,上庄偏碱性辉石岩-碱性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形成于俯冲向伸展环境转变的构造体制,幔源偏碱性碳酸质基性岩浆由于镁铁质矿物及磷灰石结晶形成Fe-P-REE富集的单...  相似文献   

14.
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石圈地幔岩石类型从方辉橄榄岩向二辉橄榄岩转变。对于这一转变过程,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其中以拆沉作用和底侵作用最具代表性。本文从熔体——地幔岩石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的总结了前人关于熔体——地幔岩石(橄榄岩)反应的研究结果。为正确认识这个过程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选取广泛发育于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区的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查明了该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分布规律,确定了该区火山岩形成的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火山岩的岩浆源区性质、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诺尔公地区陆缘岩浆弧中的岩浆岩,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酸性侵入岩上,对基性岩研究较少,本文重点研究了基性辉长岩的产出时代、岩相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辉长岩中分离出单矿物锆石,用U-Pb法测试其同位素年龄值为275.5±1.8Ma,属于华力西晚期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钙碱性——碱性岩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曲线呈平缓的右倾型显示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不高,铕无明显亏损。基性岩浆源来自地幔,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明显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内蒙古北部乌日尼图地区阿仁绍布二长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重点讨论了阿仁绍布二长花岗岩体的岩石成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阿仁绍布二长花岗岩体SiO2含量(wt%)较高,反映原始岩浆具幔源原生玄武岩浆特征,在上升过程中经历的结晶分异程度较低。U-Pb锆石年龄测定结果为308±2Ma,代表了阿仁绍布二长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为晚石炭世。计算出石英结晶平均温度为999℃;斜长石结晶温度平均为1020℃;岩浆冷凝矿物共结晶时的深度约在3.3km-20km,其结晶条件代表岩体侵位时的物理环境,是在较深的岩浆房中结晶的,形成花岗岩的岩浆经历了高度的结晶分异作用。阿仁绍布二长花岗岩属准铝—过铝岩石,Rb/Sr平均比值为3.08,远高于整个陆壳的平均值。其物质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具有大陆边缘弧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反映在岩浆形成之前,地幔源区发生了俯冲交代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定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应于特定的源区和构造环境,利用主量元素图解可以进行盆地物源分析。通过对思茅盆地江城勐野井矿区含盐系勐野井组(K2me)及其下伏扒沙河组(K1p)泥、砂岩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并结合岩石薄片观察结果,表明物源区母岩类型主要为长英质岩石;通过SiO2-K2O/Na2O及K2O/Na2O-SiO2/Al2O3判别图分析,认为源区的构造背景具有类似于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成分变异指数ICV、化学蚀变指数CIA表明研究区砂、泥岩物源区经受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珠尔很沟银铁锰矿区分为Ⅰ、Ⅱ和Ⅲ三个矿段。文章通过研究矿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特征,分析矿体成因与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赋矿层位为上石炭—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的层间破碎带,赋矿岩石为碎裂含铁锰碎屑岩。成因类型属"风化淋滤锰型矿床大类中与热液贵金属矿床有关的铁锰帽矿床"。  相似文献   

20.
测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早古生代增生带与滨太平洋造域、大兴安岭燕山期岩浆岩带的叠加部位。通过地质填图及岩石样品分析结果,对测区内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龄进行了探讨。测区早石炭世侵入岩从早至晚由含斑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向巨斑状粗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粒正长花岗岩演化,具成分和结构双重演化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测区侵入岩为酸性花岗岩,属于过铝质的高钾碱性系列花岗岩,其源岩可能为壳源。锆石U-Pb年龄集中在348-321Ma之间,为晚古生代时期锡林浩特微板块与南戈壁后碰撞阶段伸展体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