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凝冻灾害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贵州凝冻灾害预警模型建立的思路、确定了凝冻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并对欧洲中心850hPa变温预报及日本降水预报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将数值预报结果引入凝冻灾害计算模型中基本可行;同时还介绍了凝冻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凝冻监测和预报预警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贵州凝冻灾害预警模型建立的思路、确定了凝冻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并对欧洲中心850hPa变温预报及日本降水预报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将数值预报结果引入凝冻灾害计算模型中基本可行;同时还介绍了凝冻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凝冻监测和预报预警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赵守良 《贵州气象》2000,24(2):11-13
通过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党规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并结合卫星云图对2000年1月20~21日的一次降温、降水和凝冻过程进行了分析。得知:无冷高压入侵下的单一南支低槽影响并配合低层切变线造成了这次降温、降雪和凝冻天气;同时,在对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基础上,也对这次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顾欣 《贵州气象》2001,25(3):12-13
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常规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01年1月14-15日的一次降温,降雨和凝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值预报产品对该预报过程进行了分析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汤俊 《贵州气象》2002,26(1):21-22,45
分析1990-2000年贵阳地区10年凝冻资料,得出凝冻预报指标,同时对利用T106和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凝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绍洪 《贵州气象》2001,25(2):41-43,46
2001年1月9日08时冷锋移出黔东南后,9日20日到10日08时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雪凝冻天气过程。研究表明:这次降雪凝冻天气过程是由于空中的强烈辐合抬升所致。本文在研究高空和地面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产生这次过程的中空形势进行研究,并对T106和halfs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7.
贵州冬季凝冻预测信号和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贵州冬季凝冻指数与前期天气信息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并确定了凝冻灾害的6个短期气候预测信号,建立了冬季凝冻短期气候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1997-2000年的独立试报检验中,表明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初贵州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NECP 2.5°×2.5°的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1月12日-2月13日期间贵州省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中东部凝冻严重的前期和西部凝冻严重的后期做了对比.揭示了此次灾害天气的几个主要天气特征:(1)地面静止锋的位置关系着我省低温雨雪凝冻灾害的区域.(2)500 hPa环流前期和后期影响系统明显不同.过程期间欧亚大陆500 hPa高度场距平呈"北高南低"分布,亚洲区极涡南掉,面积偏大.(3)过程前期850 hPa冷舌明显,等温线密集;后期700 hPa 温降低,有冷舌活动,850 hPa冷舌明显减弱,低温维持.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冷暖平流垂直方向上的配制不同.强盛的700 hPa暖湿气流是此次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  相似文献   

9.
近60a铜仁市凝冻气候变化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铜仁市1951~2010年11月~次年3月10个气象站长序列气象资料和2005~2010年92个区域自动站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对铜仁市凝冻时空分布和凝冻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特重级凝冻灾害有6a,其中以2008年最重;铜仁东部凝冻重于西部;铜仁市凝冻指数存在明显突变,突变点在1987年,1986年以前变化较平缓,1987年以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铜仁市出现区域性凝冻过程占总数的71.7%,其中重级区域性凝冻过程偏多,占26.7%,其次是轻级凝冻过程;铜仁市可划为重级、中级、轻级3个凝冻等级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系统演变情况、能量场分布、数值产品释用及云图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六盘水一次大暴雨的产生机制。以期提高对这类暴雨的认知和预报能力,为今后这类暴雨预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