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种中草药对美国红鱼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别含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黄芩(Radix scutellariae)、茯苓(Poria cocos)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水提取物的配合饵料饲喂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研究其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含有黄芩和茯苓的药饵可使美国红鱼的体长增长率和相对增质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5种含中草药的药饵后,美国红鱼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明显提高,投药后3 d,除茯苓组外,其余各组吞噬百分比(PP)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在投药后3 d或投药后7 d,连翘、黄芩和黄连组的吞噬指数(P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在停投药饵后7 d,除茯苓组外,其余各组PP、PI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美国红鱼血清溶菌酶活性也有显著提高,投药后7 d,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在停投药饵后7 d,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药28 d后,利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人工感染美国红鱼,黄芩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达88.9%,连翘组次之,茯苓组最低.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铁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铁对美国红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溶菌酶活性、总补体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组织中铁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各饲料组美国红鱼的成活率(93.33%-95.00%)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铁含量在327.2、368.1mg/kg时饲料效率显著高于285.3、303.5、443.7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铁含量从285.3mg/kg增加到327.2mg/kg,美国红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中铁含量达到443.7mg/kg之后,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回归拟合分析美国红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铁含量为330mg/kg左右。各饲料组肌肉中铁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铁含量从285.3mg/kg增加到443.7mg/kg,美国红鱼肝脏中铁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饲料铁含量在368.1mg/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285.3、303.5、327.2mg/kg组(...  相似文献   

3.
美国红鱼试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自行培育的美国红鱼苗体长25~30mm,1996年6月上,中旬到当年12月中旬,其个体的平均重量分别达到了750g和800g,生长速度优于我国基他养殖鱼种。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对美国红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美国红鱼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温度和盐度这二个变量对孵化率及孵化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水温25-28℃、盐度28-30%.为最适范围,其孵化率最高,孵化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以南沿海采用海上网箱养殖美国红鱼,6月份放养,当年可达商品规格,成活率大于80%,当年鱼年均日增重大于2.0g,最大生长速度5g.d^-1左右。  相似文献   

6.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尤锋  刘静  徐成 《海洋科学》1998,22(2):51-53
1996年12月对养殖的美国红鱼采用注射秋水仙碱方法,取其肾脏直接进行染色体制片,镜检得:美国红鱼染色体数目 为48条,全部是端部 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是2n=48t,臂数NF=48。  相似文献   

7.
美国红鱼海上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红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学名为Sciaenopsocellatus,中文直译名为眼斑拟石首鱼,在台湾等地又称红鱼、红姑鱼、斑尾鲈、黑斑红鲈等。体型与鮸鱼、大黄鱼近似,体色微红,尾鳍基部通常有1~4个黑色圆斑。美国红鱼原产墨西哥湾及美国西南部沿岸,是美国重要的商业养殖鱼类。1991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该鱼的仔鱼进行入工养殖,对其在我国的生态、生长特性、养殖技术做了初步研究,并于1995年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一代美国红鱼鱼苗[1~5]。美国红鱼具有生长快、适温广,能在海水…  相似文献   

8.
王建钢 《海洋与湖沼》2013,44(4):1108-1114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 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生长(平均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血清总补体活性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由0提高到100mg/kg时, 美国红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 美国红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为104.5mg/kg左右; 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在0—98.9mg/kg时, 美国红鱼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 美国红鱼获得最大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时饲料中维生素C最低添加量为128.1和104.0mg/kg; 美国红鱼血清溶菌酶和血清总补体活性在维生素C添加水平分别为98.9和198.7mg/kg时达到最高值, 随后变化不明显; 美国红鱼血清SOD活性随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并且活性在198.7mg/kg达到最高值, 随后显著下降。综上所述, 美国红鱼维生素C生长和免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水平为20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9.
美国红鱼血细胞观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测定了美国红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的血液指标,红细胞密度为(1.95±0.37)×106个.mm-3,白细胞密度为(2.08±0.43)×104个.mm-3;血红蛋白含量为(6.65±1.06)g.L-1,红细胞渗透脆性为(0.40±0.06)g%,沉降速率为(1.15±0.10)mm.h-1。对美国红鱼外周血液进行涂片观察,在涂片上可区分出红细胞以及6种白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在总的白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8.42±11.62)%、(14.50±9.25)%、(1.46±1.80)%、(13.01±7.73)%和(2.6±3.76)%,嗜碱性粒细胞的含量极少,不到1%;在涂片上还发现了较多未成熟的红细胞。对肝脏、脾脏、头肾和肾脏等4种造血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测定。观察发现,眼斑拟石首鱼的头肾和肾脏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是主要的造血器官;脾脏是产生淋巴细胞的重要场所;而肝脏则在眼斑拟石首鱼粒细胞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行培育的美国红鱼苗体长25~30mm.1996年6月上、中旬到当年12月中旬.其个体的平均重量分别达到了750g和800g,生长速度优于我国其他养殖鱼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组织学方法,获得患肾肿大症美国红鱼的心、脾、肾、肝、肠和鳃6种组织,利用组织切片以及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病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致病机制。患病红鱼解剖后主要症状为:体表溃烂,部分病鱼鳍条上有肿块;病鱼肾脏显著肿大,体积甚至达到正常肾脏的1()倍;肝脏、脾脏及胆囊等也有肿大现象;有些病鱼脏器上有白色结节。组织病理显示: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主要表现为肾脏有典型的肉芽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管壁破裂、坏死;肝脏中肝实质有充血现象,实质细胞呈空泡变性;脾脏充血,现大量病变的红细胞,有脂肪样变。超徽病理显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现象严重,肾小管内刷状缘排列稀疏;肝细胞坏死严重,肝细胞界限模糊不清;脾脏组织脾窦扩张,有大量凋亡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组织细胞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肾脏和肝脏等主要组织器官受到严重损伤病变,使鱼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最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2.
美国红鱼“腐皮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从有典型“腐皮病”症状的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菌液浓度为10^8CFU/mL时,可致健康美国红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且100%死亡,确认该分离菌为美国红鱼“腐皮病”的致病菌。该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阴性,0/129(150μg)敏感,TCBS上生长呈黄色,氧化酶阳性,伏-普二试验阴性,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蔗糖发酵阳性,甘露糖发酵阳性,阿拉伯糖发酵阳性,肌醇阴性,赖氨酸阴性,精氨酸阳性,鸟氨酸阴性,硝酸盐还原阳性,七叶灵水解阴性,ONPG阳性,有动力,在盐度0~60生长,80和100不生长,30~40℃生长,4℃、45℃不生长,鉴定该菌为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多粘菌素B、四环素、痢特灵敏感;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咽、庆大霉素、菌必治不敏感;对氟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利福平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初步观察描述了眼斑拟石首鱼胚胎发育及仔鱼、稚鱼的形态特征。眼斑拟石首鱼的卵径平均为0.95mm,大多数含1个油球,约<10×10-2含2个油球,1cm3卵含量约1000粒。受精卵在23~24.3℃约26h孵化出仔鱼。在25℃条件下,前半个月仔鱼日增长约0.2mm,稚鱼期日增长约1.0mm,幼鱼期日增长约1.5mm。仔鱼鳍的发育顺序为尾鳍、臀鳍、背鳍和腹鳍,最后为胸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渗透压下美国红鱼外周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美国红鱼外周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在海水中,红细胞为长椭圆形,核较小,无细胞器;淋巴细胞呈不规则圆形,核大,有伪足;单核细胞胞胞质中有少量的线粒体,核大且不规则;血栓细胞多呈泪滴状或纺锤状;粒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粒细胞,Ⅰ型粒细胞中具有较多高电子密度的颗粒,Ⅱ型粒细胞中有密集的细管样结构。在淡水中,各类血细胞的核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红细胞核略有膨胀;淋巴  相似文献   

15.
1996年 1 0月底从青岛引进平均体长为 2 .1 cm、体重为 0 .5 g的美国红鱼苗 75 0 0尾在南麂海区进行网箱养殖试验 ,养至 1 997年 1 2月 2 5日止 ,其平均体长为 3 2 .8cm,尾均重达6 92 .8g,鱼苗期成活率为 5 5 .7% ,养成期成活率达 98.4% ,饵料系数为 7.2 2~ 9.5 9。此外 ,还对该鱼的放养时间、苗种培育、鱼病防治、人工增殖以及网箱抗风浪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红姑鱼日粮脂肪水平和脂肪酸比例与脂肪肝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9种不同水平蛋白质与脂肪日粮饲养初始体质量约为2.73g的红姑鱼 (Sciaenopso cellatus),研究了不同水平脂肪与脂肪酸比例与营养性脂肪肝病的关系。结果表明 :(1)红姑鱼的各期生长率和存活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 ,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 (P<0.05) ;(2)红姑鱼肝胰脏脂肪含量与日粮脂肪水平成正比 ,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肝胰脏中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即n-3PUFA)的比例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肝体比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上升 ;(3)饲喂脂肪含量分别为8 %,12%的5组日粮的红姑鱼从实验第21天起开始发病 ,死亡 ,病变程度与日粮脂肪水平成正相关。另外 ,研究还发现 ,饲喂9种不同水平的蛋白质和脂肪日粮的红姑鱼均引起营养性脂肪肝病 ,且病变程度与死亡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升高和肝胰脏中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减少而增加。红姑鱼日粮中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20∶5n -3和22∶6n-3含量减少可能是导致营养性脂肪肝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血细胞研究是鱼类基础研究的重中之重。鱼类血细胞的前期研究主要聚焦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等细胞的功能特性,而忽略了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低等脊椎动物具有的类似于哺乳动物血小板的一类细胞,该细胞的经典功能是参与凝血和血栓形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栓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在鱼体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将对鱼类血栓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形态学、免疫学功能和研究前景等内容进行综述,为鱼类血栓细胞功能的多样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