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熊永良  翟裕生 《地球科学》1994,19(4):519-528
本文对铼-饿同位素体系的基础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铂-饿同位素体系及其与铼-饿同位素体系进行联合应用的设想。在铼-饿和铂-饿的联合体系中,地幔作用过程及地壳-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由^187Os/^188Os及^186Os/^188Os比值及其相应的γ^TUMR(^187Os)和γ^TUMR(^186Os)参数来进行描述,这一对比值和参数对地幔作用过程及壳-地幔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将会比目前所采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铼—锇同位素体系的基础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铂—锇同位素体系及其与铼—锇同位素体系进行联合应用的设想,在铼—锇和铂—锇的联合体系中,地幔作用过程及地壳—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由~(187)Os/~(188)Os/~(186)Os/~(188)Os比值及其相应的γ_(UMR)~T(~(187)Os)和γ_(UMR)~T(~(186)Os)参数来进行描述。这一对比值和参数对地幔作用过程及地壳—地幔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将会比目前所采用的单一~(187)Os/~(188)Os比值所作的描述更为深刻和准确。同时,在这两种同位素的联合体系中,由于铂及锇都聚集于地幔中,不易受地壳物质的污染,因而即使在铼—锇同位素体系受到地壳物质污染的情况下,我们仍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合谐年龄值,通过与联合体系的合谐年龄曲线相交,而得到合谐年龄值。  相似文献   

4.
成藏动力系统的连通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藏动力系统 (田世澄等 ,1995 )是针对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多构造旋回、多物源方向、多套烃源岩、多成藏期次而提出的 ,由成藏动力子系统和切穿这些子系统的连通体系组成。连通体系包括断层、不整合面、高渗透层及与地下流体活动有关的流体底辟等 ,各种联络通道在空间上组成三维网络 ,并随时间发生变化。油气成藏的过程就是油气在动力作用下沿着连络通道自烃源岩到圈闭的过程。因此连通体系的研究对寻找油气藏有重要的意义。断层是成藏动力系统中垂向连通各种动力子系统的主要通道 ,断层的连通或开启不但与断层的性质有关 ,而且与其在平面…  相似文献   

5.
6.
水溶液体系的化学平衡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括了化学平衡计算的历史及特点;对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水溶液体系化学平衡模型作了简要的介绍;讨论了水溶液体系化学平衡模型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输导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输导体系的分类,输导体系研究的特点等分析,详细介绍了目前输导体系的研究现状。把输导体系研究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从静态研究角度将输导体系细分为储集体输导体系、断裂输导体系、不整合面输导体系和复合型输导体系四种,指出输导体系具有独立性、动态性、两面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对目前输导体系的层序地层、沉积、成岩、盆地模拟、成藏动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实验模拟、地质建模等多种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输导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输导体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论构造体系     
《地质学报》1976,50(2)
地壳上的地质构造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如何认识这些地质构造现象?围绕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地质构造现象是孤立的,还是彼此联系的;是静止的,还是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內部规律的。地质构造现象也不例外,在地壳各部分发育的各种地质构造形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相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92年11月至1993年12月在加拿大进修培训,现将作者对加拿大地质调查体系所了解的情况简介如下.一、加拿大联邦地质调查局加拿大联邦地调局,隶属加拿大能源矿产资源部的一个分支机构,相当于我国厅级单位.该局建立于1842年,当时的任务是地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地质学家在最近15—20年间从事研究构造体系问题。从研究天体构造特性、地核的深部和超深部的结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地质体的变形等问题入手,他提出了与多年来苏联的传统地质学观点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地史中出现发育的规律性,早前寒武纪的构造发育与具有新构造发育的显生宙构造明显不同。现代地球原则上可区分为三个表生构造:大陆的、海洋的、过渡的,这些构造的产生与地球的发育有着密切关系。B.B.别洛乌索夫在其著作中(1991年)提出大地构造的内生条件的划分原则,并进行了划分(表1)。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对数据结构的概念和范畴进行了讨论,对数据结构的体系了全面的分析,最后从求解的角度探讨了数据结构与抽象数据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系统论是当代科学的重大进展.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早在二十年代就致力于构造形迹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任何构造形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把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序次,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广泛应用的高压釜和Rock Eval热解实验技术,对松辽盆地3个有机质样品同时进行了密闭条件下的加水恒温热解实验和开放条件下的恒速升温热解实验。利用后一实验数据所标定得到的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与高压釜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有机质产油、产气率。结果表明,在线计量的恒速升温Rock Eval实验方法由于不损失C6—C13的轻质烃组分,在计量液态油的产量方面较需要抽提、恒重的高压釜实验方法更为准确。因此为解决热模拟实验中难以计量、但对成烃评价有重要意义的C6—C13组分的计量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经。这可能也表明,先由实验数据建立有关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之后由它来进一步计算有机质的成烃率,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应该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16.
流域汇流的概率论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芮孝芳 《水科学进展》2004,15(2):135-139
基于统计物理学观点,给出了净雨过程和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的概率论解释。在此基础上,应用概率论中随机变数函数分布的理论导出了卷积公式,获得了不同于Rodriguez-Iturbe等对流域瞬时单位线所作的概率解释,且前提条件更为明确。证明了流域瞬时单位线的一阶原点矩、流域滞时和平均流域汇流时间是完全等价的,从而为计算平均流域汇流时间提供了一个概念明晰、操作简便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两个应用概率论方法确定流域瞬时单位线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笔者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矿物学的学科体系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胜荣  陈光远 《现代地质》2001,15(2):157-160
阐述了现代矿物学研究的技术方法、理论支持体系和基本特征 ,提出了现代矿物学的 4个一级分支和 2 1个二级分支 ,并介绍了各分支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生命矿物学和纳米矿物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运金 《矿产与地质》2002,16(3):129-135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体系的主要特点 :1.大地构造位置是会聚板块边缘的内侧。这种部位的大陆岩浆作用往往形成了同时代的碱性、偏铝钙碱性和过铝成分的侵入岩 ;2 .显生宙 ,尤其是海西期和燕山期形成的侵入岩是与侵入岩金矿床有关的最佳侵入岩 ,其中最有利的部位是已知钨、锡矿床产出部位 ;3.成矿母岩是中性到酸性成分的偏铝、次碱性侵入岩 ,介于钛铁矿系列与磁铁矿系列之间 ;4 .成矿流体是富碳的热流体 ;5 .金属组合是 Au与 Bi、W、As、Mo、Te或 Sb组合 ,贱金属含量低 ;6 .硫化物含量低 ,一般低于 5 % ,显示还原性质的矿石矿物组合 ,特征的矿物组成是毒砂和磁黄铁矿 ,缺失磁铁矿和赤铁矿 ;7.除了浅成条件下形成的金矿床 ,该金矿体系的热液蚀变较弱 ,常见的蚀变产物是白云母 -绢云母 -绿泥石 -碳酸盐集合体。  相似文献   

19.
改革勘探规范体系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铁雄 《中国地质》1997,(11):21-23
  相似文献   

20.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划分为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普查、地球化学详查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工作特点。但我国化探工作习惯以区域化探的思维来开展地球化学普查、地球化学详查工作,导致部分工作不到位,出现地球化学信息获取不足等情况。笔者通过对矿产地球化学勘查不同阶段的目的任务与性质、野外工作方法、室内资料整理、异常分类与异常查证、分析测试等五个方面的梳理与分析,提出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普查→地球化学详查,是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采样介质从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样品密度逐步加密,与地质体联系趋于紧密,不断逼近找矿目标体的一个系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