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还处在野外全手工记录、应急数据传输不及时、室内手工处理数据等效率低下的情况,进行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具箱配套数据采集终端的研制,重点进行了自动化数据采集、数据电子化、应急数据实时化传输、数据管理智能化等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在基于Android系统下的平板终端上,设计开发出一套智能化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软件,该软件遵循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规范,采用结构化和标准化的调查表模板,结合可视化的Google地图数据资源,为地质灾害调查人员现场采集数据(如文字信息,灾害点空间信息,有关灾害点的语音、视频、图片信息,绘制灾害点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后期对灾害点的管理,提供了更直观、更快捷、更高效的技术支持手段。该软件利用GIS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在地图平台上,直观地反映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空间分布、灾害类型、灾害危害等级等详细信息,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是针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或险情进行的紧急调查,需在一至数日的调查期间及时提供实时信息,并尽快提交应急调查报告,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应急调查技术条件,划分为单点和群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两大类。文章论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工作流程,即:基础资料准备、现场协调会议、制订工作方案及协调安排、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野外应急调查、资料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以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方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主要采用野外现场调查访问、地质测绘与卫星定位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便捷有效的工作方法。文中定义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详细分析评述了山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本规则、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型、专业的无人机遥感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地质灾害调查中,本文则以近年来在三峡库区进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多次成功实践为基础,系统总结并建立了一套采用更加简单灵活的小型无人机遥感系统开展单体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特点定制了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多旋翼小型无人机系统;制定了室内准备、现场作业、快速处理面处理等在内的具体实施流程;提出了像控点布设及测量、航线规划、飞行拍摄过程控制及成果处理等关键技术方法。实践表明,应用以上方法开展基于小型无人机遥感的单体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现场工作时间、强度以及风险,而且可以获得高精度遥感成果及信息,从而真正满足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既“快”且“高效”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4.
5.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监测处于应急响应的前期处置阶段.分析应急监测内容、方案和方法的适宜性,探讨应急监测的特点、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以地表监测为主、智能采集、无线网络传输和灾常兼备的应急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北京地质人的心。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统一部署,6月1日,由北京市国土局、北京市地勘局35名队员组成的北京赴甘肃舟曲县抗震救灾地质灾害调查队开赴抗震一线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工作。怀着对灾区人民无限的爱,调查队队员们克服海拔高、地形复杂等诸多困难,仅12天时间就完成19个乡,57处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为灾区重建做出了贡献!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北京。  相似文献   

7.
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实践表明, 应急监测是重要处置措施之一。由于缺乏地质灾害事件应急防治研究, 目前对应急监测、应急预警的认识尚不统一、实践中与一般监测、预警和预报相混淆, 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方案。以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实践为基础, 通过情景分析、构建和归纳, 提出应急监测是指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后, 紧急采取的灾害地质体及风险因子监测措施, 包括临灾和灾后2类基本情景。与非应急工况比较, 通过应急适应性分析, 初步提出了其应急监测技术条件, 并给出了单体滑坡和单沟石流灾害应急监测预警方案, 包括目标任务、监测内容、网点设计、监测方法和预警判据等。以期有益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管理和现场决策。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领域、阶段和目标的复杂系统.文章描述了国家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分析了地质灾害管理的常态机制和灾害机制,初步探讨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墓本方法和要点,并对该应急管理系统框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缺乏统一规范要求、重点把握不准的普遍问题,使得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出现可操作性不强的现状,通过分析有关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近年来编制的各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经验,在综合整理分析基础上,提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的重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技术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主要依靠群测群防,难以保证地质灾害准确、及时的预测预警。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首先阐述了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研究技术路线、关键技术、研究方向、平台架构,然后分层次介绍了前端监测系统、网络传输、数据库建设、物联网支撑平台及应用系统。最后介绍了研究成果,应用实例及效果,展示了原型系统相关界面并展望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成杰 《探矿工程》2009,36(7):69-72
压力分散型锚索有效地避免了锚固段应力集中、钢绞线受力不均而导致某些锚固段上的钢绞线过早拉断的现象,受力性能更加合理,工程适用性广。近年来,压力分散型锚索在高边坡,特别是破碎岩体边坡加固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以广州南沙某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分散型锚索极限抗拉拔试验提出设计原则和设计值,并详细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张建江  杨胜元  裴永炜  赵国宣 《贵州地质》2007,24(4):298-301,305
通过"十五"期间贵州省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造成人员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分析,表明贵州省人为地质灾害十分严重。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人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黄作明 《贵州地质》2007,24(4):306-309
本文论述爆破振动参数在地质灾害鉴定中的运用。指出在作爆破振动地质灾害鉴定时,除对建筑物的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史、用途、结构、内外环境、地基基础、变形特征进行详细的了解记录外,还必须了解其爆破源点与被鉴定对象之间的地质环境,确定其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K,衰减指数α,鉴定对象的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速度、爆破点的位置及炸药用量,计算振动的安全距离与剖面图上两者之间距离进行比较,为鉴定提出合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降雨和岩土层含水量过高是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为了更好地对这类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预测预报,研制了DZ-1型地质灾害土层含水量监测仪,介绍了该监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构成、技术性能、监测工艺技术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海地下工程中遇到的浅层沼气地质灾害问题,本文搜集分析了大量的实测资料,总结了上海地区浅层沼气的产出和分布规律,并最终尝试从地质灾害的角度对其进行分区。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山侏罗纪煤田开采历史悠久 ,古代小窑开采造成地下浅部窑道纵横、多层采空重叠的状态。现代国营、乡镇及个体矿山开采并举 ,在深部不仅形成多层采空叠置状况 ,且煤层顶板大面积悬空长期不冒落的情况很常见。不同时代的多层次开采构成的立体采空区格局 ,孕育着大规模塌陷及相关灾害的恶果。正确分析采空区地质特征及其与相关地质灾害的关系是灾害预测、减灾防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气体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或活动有关,导致地下气体的喷发或溢出主要有自然或人为(钻探或采矿等地下工程等)2种因素。20世纪初国内外开始关注地下气体的喷发或溢出,主要目的是用于地震监测或预报。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展和地球内部能量周期性聚集释放,地下气体向其它空间排放现象日趋频发,其主要成分有CH4、CO2、H2S等,是造成大气、地下水、土壤污染和人身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量文献和证据证明地震、温室效应、雾霾等与地下气体喷发或溢出有关。所以,地下气体泄漏是一种新型的地质灾害,属于民生地质的重要部分,涉及了诸多科学问题。本文结合南太行山前(鹤壁)由钻井工程诱发多起地下气体喷发或溢出现象,就其危害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地质科学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本程序,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已在众多地区存在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为统筹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开展易发程度区划是其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以第四纪地质、地下水及含水层特征、地下水开采情况作为划分依据,结合现状发育特点,拟定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易发区的划分方法,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