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地下水地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地球物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环境介质不断地进行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既是地下水形成演化过程,又是对岩石圈改造过程。这二者是同步发生的。这种水一岩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即是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不同地质环境对水-岩间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影响,并在地下水和岩石中形成特异的特征(产物),认识这些特征的标志意义即可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目前对地下水传递的信息价值认识还很不够。为此进一步研究水-岩相互作用机制及不同地质作用中地下水活动的特点、习性及作用是很有益的。本文是以地质循环及岩浆、变质和成矿作用为例,对地下水活动特点、习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概述。以此说明水—岩相互作用中彼此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也称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束的反射来探测地下目标的一种高分辨率电磁方法,也被称为电磁波脉冲雷达法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质雷达抗干扰性、采样率和数据处理技术都有很大提高,应用领域已从传统的地质体调查、矿产勘查扩展到考古、环境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4.
5.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地质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其中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有地下水的参与。据大量事实统计,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具有类型的多样性、机理的复杂性、分布的广泛性、灾害的严重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同时,目前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对地下水作用致灾的重要性认识及勘察研究投入不够,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中对地下水作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强调和加强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效应的勘察研究。地下水与岩土体间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必然引起二者物质成分、性质和状态的变化。其中尤以地下水位升降和水力坡度的变化影响最大,从地下水作用致灾机理看,有静水推力、有效应力变化、渗透压力增大、水力楔入、冰劈、水的加载、水化、水击、土体冻融、淋溶和沉淀等作用。文中以渗透变形灾害为例分析了地下水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勘察工作应以查明地下水的埋深和补给来源,查明沿渗流方向的地层岩性、成因、物质成分、厚度、空间分布和透水性为主。指出防治对策应针对灾害类型、机理、地质环境、保护目标不同,既以治水为主,又要区别对待,与环境保护同步考虑。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初探1研究的必要性当前,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一个带有普遍性,而又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严重,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据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完成的北京、上海等27座城市2000年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问题预测...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迅  姜月华 《地下水》2007,29(2):81-85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物探方法,应用于环境地质调查已有若干年历史.但应用于地下水及土壤的有机污染调查,目前在国内还未见诸报道.叙述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阐明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条件、应用效果,并列举部分国外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过程中的地下水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松嫩平原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盐度逐渐增高,土壤盐渍化程度逐渐加重。作者采用3个模型(区域地下水流系统模型,风化-溶滤模型和蒸发-沉积模型)来模拟盐渍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些模型与区内的地下水运移,土壤岩石的风化和沉积地质过程相一致,其中地下水是盐的迁移,聚积和排泄的主要地质载体。  相似文献   

9.
10.
11.
靳成军  郑继天 《探矿工程》2011,38(11):38-41
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钻探是地下水污染勘察方法中最直接、最准确的技术方法,是地下水污染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取心、取样,可以获得地下污染信息。取心、取样质量的好坏对取得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资料真实性至关重要。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要根据调查场地的条件和调查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以取得真实、有代表性的样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16种之多,个别有机物含量还很高.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受到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  相似文献   

13.
淄博市洪山、寨里煤矿区隐伏的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污染严重。水质污染突发于矿坑全面闭坑以后,污染范围与矿坑水区一致,地下水污染组份与矿坑水的高含量组份相同。水质恶化主要由矿坑水串层污染所致。在此针对串层污染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市西郊南部北天堂垃圾填埋场渗滤污染组分在含水介质中运移的室内模拟实验分析,揭示了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组分在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转化规律,即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组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通过阻滞因子和水化学迁移率的计算,得出该含水介质对污染组分的阻滞能力较好。可用水化学迁移率粗略预测不同污染质锋面达到指定地点的时间,为垃圾填埋场地底部防渗层的设计和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南宿鸭湖库区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正金  罗文金  程生平  刘富有 《地下水》2004,26(4):252-254,274
阐述了宿鸭湖库区地面水环境质量、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对污染程度分析,同时对库区地面水和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综述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特点,介绍了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并对各种修复方法的应用特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降雨和岩土层含水量过高是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为了更好地对这类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预测预报,研制了DZ-1型地质灾害土层含水量监测仪,介绍了该监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构成、技术性能、监测工艺技术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九城市远景规划区土壤污染的内梅罗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贵州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中土壤污染的调查,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有机及无机一级指标作背景值进行综合污染指数计算,采用内梅罗(N.L.Nemerow)指数法进行评价,大致了解目前贵州省土壤遭受污染程度及级别。  相似文献   

19.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和使用安全。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根据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践,分析了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若干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Rec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Makeng Fe deposit is a skarn type deposit. However, the skarns in Makeng, occurring primarily between limestone and sandstone, are not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limestone and plutons. Different periods of intrusions, e.7. Hercynian mafic intrusions and Yanshanian (i.e. early Cretaceous) Dayang–Juzhou granitic intrusion, occurred in the Makeng deposit district. In this study, the formation processes of the skarns and Fe mineralization are constrained by detailed fieldwork, petrology,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Skarns and Fe mineralization intersecting the Hercynian mafic intrusions are observed in consecutive specimens from the 106# tunnel. They suggest that the skarn formation and Fe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after the Hercynian mafic intrusions and are related to the later Yanshanian Dayang–Juzhou granitic intrusion. The geochr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eakly skarn‐altered diabases, the decreasing nature of Fe contents in altered diabase, and the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s of pyroxenes and garnets also support that Hercynian mafic intrusions are strongly reformed by Yanshanian granitic magmas and the Fe migrated from mafic intrusion was responsible for formation of iron 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