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制印新工艺的飞速发展,地图制印工艺流程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CTP系统与传统CTF系统制印工艺流程对比,CTP系统在基础测绘生产中的优势分析,浅议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在基础测绘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全国第一,二代1:100万地形图的编制情况,包括准备工作,。作业依据,资料运用,编绘工艺,制印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及质量评价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次编制出版1:100万地形图,标志着我国地图制图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测绘科学的发展而达到一个新水平,表明了我国在地图理论,编制工艺及制印技术诸方面的巨大进步,它将在测绘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全国第一、二代1∶100万地形图的编制情况,包括准备工作、作业依据、资料运用、编绘工艺、制印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及质量评价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次编制出版1∶100万地形图,标志着我国地图制图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测绘科学的发展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表明了我国在地图理论、编制工艺及制印技术诸方面的巨大进步,它将在测绘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测绘通讯     
国家测绘总局于十月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地图制印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地图制印规范审定会。参加会议共有四十一个单位的七十六名地图制印技术人员。会议期间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廷赞同志到会讲了话,并代表国家测绘总局给地图制印优质产品颁发了奖状。会议分为三个阶段:(1)交流经验,制印专题技术报告和评选1978-81年地图制印优质产品;(2)讨论“地图制印规范”;(3)研究制印作业质量评定标准、制印手  相似文献   

5.
杨洁  岳天荣 《地图》1997,(3):41-43
我国的地图出版社多由原测绘部门的制图、制印、航测内业等作业队伍组成,因此在地图图书出版审校上,沿用了地图生产中的多级审校(作业员自校,作业组校,作业队校,设计者验收,单位验收等)制度,这从对地图的质量控制来说是严格的。但地图一旦成为出版社的公开出版物,其与原测绘单位生产的地图图种在性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何适应这种改变,适应出版行业的管理,各地图专业社在作探讨。尤其要与新闻出版署的有关图书出版的各项规定接轨,在解决三审制方面,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本文针对这种现状作一些探讨。地图作为图书出版,地图…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技术融合的条件下,通过对GIS、地图编辑出版以及印刷领域的新技术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构建出地图全数字(印前)出版工艺流程,对地图制图与制印新工艺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地图出版制印的应用与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浅谈地图制印中的色彩设计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刘筱荣色彩是表示地图内容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确地选择色彩,可以突出主题、丰富图面,增加地图信息量和表现力,从而大大提高地图的使用价值和艺术性。色彩设计与地图制印工艺设计关系密切,通过地图复制手段及一系列技术程...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中国测绘学会一九八五年学术活动计划的安排,制图专业委员会定于85年8月份在太原市举办《地图制印新技术讲学班》。讲学班的目的是对在职的地图制印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知识更新。学员的对象是从事地图制印、生产、教学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地图制印新技术讲学班》的讲学内容包括:介绍国內外地图制印技术动态;地图  相似文献   

9.
地图印刷厂引进彩色印前系统之我见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制印厂王祖更当今世界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科技主角无疑是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几乎深入各个行业,印刷出版工业也不例外,首先是计算机文字照排的应用使印刷业人士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而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测绘数字化体系的全面建成,地图审查的数字化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地图出版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家测绘局地图远程审查系统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点对点信息共享网络,实现地图审查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介绍地图远程审查系统的建设背景、业务流程、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和系统应用情况等,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地图审查业务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潘克文 《地图》1995,(3):3-7
统筹法在地图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潘克文(江西省测绘局)地图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彩色地图是制图和制印二个子系统工程的终端成果。统筹法应用于地图生产管理即是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及其抽样方法和矛盾分析方法,揭示生产工序中对地图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因素,统览全局,...  相似文献   

12.
地图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谈计算机地图制图制印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存宏 《地图》1998,(1):5-7
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在国际上已有十几年的应用历史,但大都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内容简单的地图制作。我国地图制图部门至今还有不少单位仍然是沿用传统的制图工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90年代初,一些大的测绘单位开始用计算机制图,但大部分是地形图的数字化,输出的只是纸图。正像排字工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和电”的新时代一样,计算机制图制印技术也将逐渐替代传统的手工制图、制版工艺。计算机地图制图制印一体化工艺不仅能输出彩色纸图,而且还可以输出供印刷用的四色胶片。一、计算机制图制印一体化工艺及其优势从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陈开水  林修锬 《地图》1991,(2):19-20
制作彩色出版原图,通过电子分色工艺以黄、品、青、黑四色印刷代替传统的地图制印工艺,是对印刷色彩复杂的地图制印工艺的重大改革。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做了一些探索,但尚属起步阶段,尤其是彩色原图的制作这一重要环节,尚未获得满意的结果。我们从1987年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多种方法的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就地图彩色原图的制作试验和生产体会,与地图生产常规工艺的优缺点作比较,进行一些论证与探讨。 (一)彩色出版原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专题地图集编制特点与出版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与传统地图集繁重复杂的编制生产方法相比,现代计算机制图、GIS、制印新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地图编制周期,精简了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而且也改变了地图集的编制与出版模式,通过对现有地图集编制特点以及其制印生产新工艺方法进行总结与探讨,力图将一种程序化、结构化、标准化的地图集生产流程提炼出来,便于专业成果图件与地图集的编制出版.  相似文献   

15.
CTP技术在地图制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江苏测绘》2001,24(4):45-46
数据化制图以及与之配套的DTP极大的促进了地图制印的发展和革新,但传统的制版(晒版)工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善。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和工艺以及在地图制印中的应用,并就几个重点技术设备和新工艺条件下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叶泰棋 《地图》1997,(3):32-3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设备、新材料应-用以及传统工艺的变革,使地图编绘与地图制印两大工序联系更为密切。但在80年代以前,地图的生产还没有脱离摄影与感光化学的信息流程。进入80年代,社会信息化过程大大加快,传播信息的媒体及形态已统一到数字化基础上。地图作为信息的载体,由于电脑介人,将构成地围内容的图、形图像及文字信息全部转为数字编码,最后输出为数字地图产品,给地图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年多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开展了GIS、RS图形图像一体化设计及输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地图编辑设计一体…  相似文献   

17.
王锋  张勇 《江苏测绘》1999,22(3):43-45
本文介绍了图文组版在地图制印上的发展和实施工艺,对制印一体化地图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14日至21日在上海市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地图制印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图生产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和管理干部等共88人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6篇,其中大会报告四篇,分组报告47篇。论文的内容涉及国内外地图制印的动态、质量管理、专题地图制印、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人材培养等方面。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展览会,展出了各有关单位近期的地图作品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我国测绘在实现了从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之后,正朝着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方向迈进。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从以地图生产为主向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变,成为新时期测绘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测绘科技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盛志鹏 《浙江测绘》2002,(4):17-19,9
本文以测绘信息化管理与测绘成果数字化的关系为主题,从测绘生产技术、管理,成果应用三个层面探讨了与信息化的关系,分析了数字化测绘生产体系构成中的技术;信息两个要素不平衡的发展情况及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