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
海洋环境数据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多数以文档数据集形式存在,这使得海洋环境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变得困难。针对当前海洋环境大数据存储方法不足和编程访问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编程的数据存储访问模型。该模型将文件数据模型结构信息映射到虚拟数据库中,提供基于SQL语法的访问接口,降低数据访问复杂度,提高软件编程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海洋大数据序列主在分分析的两种显著性检验方法,采用该两种方法可以辨别具有起初意义的主成分模与代表随机噪声信号的模态,此二法均能很好地应用于大为邓列主成分模的显著性检验。在进行海洋大数据序列时-空变化主成分分析中,为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数据中随机噪声的影响,建议对主成模进行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海洋大数据序列主成分分析的两种显著性检验方法,采用该两种方法可以辨别具有真实意义的主成分模与代表随机噪声信号的模态。此二法均能很好地应用于大数据序列主成分模的显著性检验。在进行海洋大数据序列时-空变化主成分分析中,为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数据中随机噪声的影响,建议对主成分模进行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6.
7.
8.
海洋数据具有多来源、多尺度、多频度等复杂特性,传统事务型数据库无法满足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在存储管理、关联查询、复杂分析等方面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HDFS+MapReduce+HBase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架构,利用数据编码压缩存储技术,实现了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和处理,并提出了一种多级索引存储管理技术以实现数据快速关联查询;开发了基于WebService的数据查询接口、海洋环境数据信息共享接口、决策支持数据服务接口、智能分析数据服务接口等应用接口。实验表明,对比传统技术架构,该平台在非结构化海洋数据的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处理和业务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山东12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017—2021年中1—3月和11—12月“24 h降雪量p≥10.0 mm”的暴雪实况资料,采用二分类法、邻域空间检验法(以下简称“邻域法”)、时间偏移法和量级模糊法等4种方法对山东暴雪预报进行检验与对比。结果表明:(1)山东暴雪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暴雪主要出现在半岛北部地区,鲁东南和半岛南部产生暴雪的概率最小;暴雪出现次数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份出现98次,最少年份仅有5次,2月是高发月,占全年暴雪总次数的38.5%。(2)现行业务中应用最广泛的二分类法检验的预报命中率较低,其中24 h预报命中率仅为12.08%,主要原因是该方法受到空间、时间和量级的多重影响,不能精细准确地反映预报能力。(3)邻域法、时间偏移法和量级模糊法对24 h的暴雪预报命中率分别为14.40%、14.69%和30.05%;相较于二分类法,这3种检验方法的预报命中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空报率和漏报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4)融合邻域法、时间偏移法和量级模糊法的综合检验法,能从空间、时间和量级3个维度区分出预报差异,检验结果更加精细准确,有利于引导预报员放下“检验评分低”的思想包袱,做出更加科学客观的预报,进一步提升预报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11)
海洋现象特征数据是一类带有过程性质的时空数据,具有多样性、多态性、海量性和时变性等特点,广泛服务于海洋灾害预报、船舶航行规划、台风路径追踪、海洋与大气环流等领域。本文根据海洋现象特征,建立海洋现象过程的对象表达和数据组织模型,设计三维空间海洋时空数据分片策略和R树空间数据索引方法,以提高海洋现象过程时空数据的查询效率。实验通过构建海洋现象过程时空数据分布式存储与并行检索系统测试算法的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面向过程的海洋时空数据分布式并行检索算法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检索,验证了海洋现象过程对象数据组织模型的合理性,为研究海洋现象过程多要素的关联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WOCE)、全球联合海洋通量研究(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JGOFS)、全球海洋船基水文调查计划(Global Ocean Ship-based Hydro-graphic Investiga...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沉积物中的脂类生物标志物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包括有机物质源,沉积过程的古环境条件等。由于脂类生物标志物提供的信息准确、稳定,成为研究海洋环境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其在古气候效应、河口系统的有机物质检测、降解以及污染物溯源的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15.
iPath 是一个用于细胞路径可视化和代谢途径分析的免费网页应用程序。iPath 中的路径是通过交互式浏览器查看的,它提供各种代谢途径的直接导航,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访问相关的化合物和酶。本文简要介绍了最新的 iPath3.0 版本 (http://pathways.embl.de) (基于 4 个 KEGG 的全局地图,158 个传统的 KEGG 路径图,192 个 KEGG 模板,以及其他代谢元素,组成了一个相互连接、手工绘制的代谢网络),并举例说明其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此工具的重视,促进其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英国电子公司)和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在水声浮标(文中简称新型浮标)数据采集存储中的应用。利用FPGA丰富的硬件资源实现新型浮标系统多通道同步采样,并在ARM模块中移植Windows FAT32文件系统,嵌入USB底层驱动,实现采集数据的高速存储。描述了系统设计与实现,并对该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进行了通道隔离度、动态范围、系统自噪声和功耗等指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道隔离度90d B(参考1V);动态范围≥110d B(参考1V);系统自噪声≤40d B(参考1 n V);系统总功耗为4.2 W。 相似文献
18.
19.
污损生物附着机理及酶在生物防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污损(biofouling)是指生物在材料表面附着生长并造成危害的现象,根据附着生物类型可将生物污损分为微生物污损(microfouling)和大型生物污损(macrofouling)。微生物污损主要指细菌等微生物在材料表面附着并形成生物膜(biofilm)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作为居住在海洋中的光合生物,海藻与大多数陆地植物有很大的不同,它在一些海岸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藻将光能以有机物质的形式转化为化学能,并最终变成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海藻也供给陆地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氧气。像单细胞藻一样,海藻是真核的藻类,结构和繁殖也更为复杂。但相较陆地植物,海藻仍然缺乏高度特化的结构和更为有利的繁殖机制。海藻分为三个种类:绿藻、褐藻及红藻。通过天然的色泽来分辨海藻的不同种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们有着不同含量组成的叶绿素及其他色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