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将于2012年10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与中国科学院对地  相似文献   

2.
中原地区遥感考古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地区绵延不断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各种古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为遥感考古提供了众多意义重大的研究和实验课题。根据对不同时代文化遗址特征的分析,文章讨论了针对不同时代遗址遥感考古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来对不同类型古遗址遥感考古探索和实践,认为针对不同类型(古城址、古运河、古长城等)的文化遗址对象和遥感考古内容,选择的遥感考古过程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8日,云南遥感考古工作站成立暨挂牌大会在云南大学科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国家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主任郭华东研究员和云南省科技厅林文兰厅长到会揭牌。出席会议的还有中科院昆明分院、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大学的领导。部分兄弟省市遥感考古工作站负责人和专家也到会祝贺并作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人类文明孕育、诞生和发展区,也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在该区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对弄清全新世10.0~3.0 ka BP无文字记载期的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互动影响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主要以古洪水和海面变化事件地层学为依据和线索,从遗址时空分布学研究、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学研究,以及区域内自然沉积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背景特征研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均获得了有重要意义的进展,表明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同时,国际环境考古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新出版的PAGES Magazine杂志就特别关注了分辨率高达一年至数月的过去沉积记录;遥感、GIS等技术和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不断在环境考古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史前文明璀璨发达,是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区域。近二十年来,河南地区环境考古研究中,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分析成果突出,灾变事件影响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亦有涉及,数字环境考古工作也开始逐渐起步。但在河南地区仍缺少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方面的研究,且已有环境考古研究多关注环境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而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响应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尚显不足。此外,随着RS、GIS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景观考古的不断关注,考古遗址预测模型以及史前人与自然关系的定量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考古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机会,以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特征的环境考古研究越来越倚重数字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数字环境考古"概念也顺应而出。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重要策源地,也是夏、商时期中国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长期以来受到考古与环境考古研究的高度重视。文章从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试图叩响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之大门,为今后数字环境考古研究的广泛与深度开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7.
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环境考古是为了响应信息时代对环境考古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古环境与古文化研究。史前聚落具有文化与环境双重属性,成为包括数字环境考古在内的环境考古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数字环境考古中的史前聚落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在聚落考古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2005,28(4):553-553
2005年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现国家野外观测试验站规划组组长孙鸿烈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院士和长安大学李佩成院士等一行7人,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小雷研究员、副书记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和副所长陈曦研究员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相似文献   

9.
第三十届亚洲遥感大会拟于2009年10月18日-23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主题为:Asia onward Space Age的第三十届亚洲遥感大会由亚洲遥感委员会与中国遥感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迅速的发展,遥感的探测方法在地球资源勘探和自然环境监测中日益获得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如法国的Spot卫星的全色象片分辨率为10米,苏联从宇宙飞船上拍摄的遥感象片分辨率达到5米。若应用影象放大和处理技术,对地球的识别力将更加增强。遥感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探测侦察手段,进行野外考古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重大价值的历史遗迹和遗物,从而加快了考古事业的发展。因此借助于空中摄影象片的判读,并且结合野外的考古调查,比传统的地面观察优越性明显。1977年6月,美国宇航局考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土壤遥感学家、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刘兴文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1月25日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59岁。刘兴文,湖南省吉首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土壤农化专业,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1986年主动要求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共新疆地理所党委委员、新疆地理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地理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室主任、《干旱区地理刚主编、《环境遥感跟委、新疆地理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兴文同志的一生是为我国土壤遥感…  相似文献   

12.
正《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是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该刊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重大问题专论、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开发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研究、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环境研究、地图与遥感研究、历史地理与环境考古研究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地理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  相似文献   

13.
正《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是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该刊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重大问题专论、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开发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研究、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环境研究、地图与遥感研究、历史地理与环境考古研究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地理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  相似文献   

14.
2011 年8 月4-5 日,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未来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京区单位的20 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是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该刊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重大问题专论、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开发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研究、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环境研究、地图与遥感研究、历史地理与环境考古研究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地理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相似文献   

16.
正《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是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2年创刊。该刊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重大问题专论、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开发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研究、农业研究、旅游研究、环境研究、地图与遥感研究、历史地理与环境考古研究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地理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相似文献   

17.
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arthView Image Inc.) 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背景依托,提供遥感影像数据、遥感应用软件两大业务板块服务,提供全面遥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当代地理学大师、地图学开拓者、遥感与信息系统学开山宗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兼地球信息科学部主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相似文献   

19.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以来人地系统演变历史的重建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考古研究表明,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全新世以来先后演绎了多期古文化,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利用野外考古材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了本区文化景观的演变历史;利用土壤剖面、古土壤年代数据、文化遗址中的碳屑显微结构等证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复原了本区自然景观的演变历史;详细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本区人地系统的耦合演变进程,揭示了本区人地系统演变的时历史规律和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665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定于2012年10月12—14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和郑州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省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