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六次团体会员代表大会将于2001年8月召开.为推动GPS事业发展.鼓励广大会员、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交流经验,面向西部大开发,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办公室将组织编辑学术论文集。在年会上将评选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2.
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的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根据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精神,于1993年10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会议审议了协会章程(草案)、理事会工作报告、筹办经济实体的设想和会员资格,增选了理事成 员和常务理事成员。会议交流了经验,收到论文17篇,并邀请四个公司参加会议,介绍展示新产品。现将代表会议通过的有关决议公告如下: 一、全体代表衷心感谢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同志、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同志、人大环委会主任曲格平同志以及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原司长方磊同志为…  相似文献   

3.
《摄影测量工程与遥感》(Photogrammetric Enginnering and Remote Sensing,缩写为PE&RS):创刊于1934年,月刊,是美国摄影测量和遥感协会的正式刊物,它致力于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的交流。协会设有下列技术分部: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应用、基本数据采集、业务实践和遥感应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9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四届第一次主任办公会议。新一届主任、副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主任胡如忠主持。会议开始前,全体起立,为11月8日不幸仙逝的庄逢甘院士默哀致敬。专家委员会主任赵文津院士致开幕词。核工业地质研究院党委书记狄克林、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代表朱运宝同志到会祝  相似文献   

5.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2):59-59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之一,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它深刻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推动我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加速建立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促进创新技术的学术交流、成果推广、科学技术普及,《全球定位系统》杂志、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拟于今年6月26--28日在青岛举办全球定位系统学术研论会。  相似文献   

6.
在卫星导航技术已迅速发展到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作为纪念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在《全球定位系统》杂志开辟一个《专栏》,旨在集中回顾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发展的十年,研讨卫星导航产业初步形成和发展的十年,以及以科技发展观展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明天。我们热诚希望有关部门领导、院士、专家、教授、企业家以及工作在卫星导航技术应用第一线的同志等全体海内外业内人士关注支持这个《专栏》,并诚请您们拨冗提笔投稿《专栏》,以飨读者。为了使《专栏》…  相似文献   

7.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I0009-I0009
2011年11月8日,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暨“北斗”产业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同志、两院院士、北斗卫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张荣久、总参测绘局副局长范艺华、武汉大学原校长、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科技部遥中心副主任景贵飞和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李建成院长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8.
《全球定位系统》2011,(1):82-83
王志刚同志参与了协会的早期创建工作,在担任副会长期间,协助胡启立名誉会长和张挺会长做了大量具体的组织工作。与协会中其他部门及机构的同志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协会初期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3日,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我国电子地图的开发和应用”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国家测绘局、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全球定位系统》编辑部、四维图新公司、灵图软件公司、深圳赛格公司、瑞图万方公司、星球出版社、国家遥感中心、长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4日~5日,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1999年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遥感与新世纪”会议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兼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庄逢甘教授主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计划经营部部长汪国林同志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到会祝贺,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减灾委、国土资源部、总装备部和四川省国土局都派代表到会祝贺,陈述彭、邓述初、艾长春等协会的老朋友也都到会讲话。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中央军委的18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完成的主要任…  相似文献   

1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时值中国全球定位系统应用技术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会、全体会员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协会奠定良好基础付出艰辛的历任正副会长、秘书长表示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1前言 在这金秋丰收的大好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全球定位系统(GNSS)技术应用协会诞生十周年生日,这十年来是中国GNSS技术应用协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的十年,是我国卫星导航行业走向成熟的十年,也是卫星定位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十年。卫星定位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民生活出行等方方面面。己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平台。是继通信、互联网之后第三个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将它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庆祝“中国GNSS技术应用协会成立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要好好回顾我们成长的历程,要欢庆我们己取得的成就,更要分析卫星导航发展态势,抓住当前卫星导航发展的大好机遇,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贺信     
各位理事: 首先对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在武汉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协会近年来在人手少、困难多的情况下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向所有为此作出了努力和贡献的同志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月4日下午2时许,湖南省遥感中心传来了刘侠同志不幸去世的噩耗,我为失去亲密战友而万分悲痛。刘侠同志,江苏邳州人,生于1934年4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湖南省遥感中心、湖南省环境地质总站创建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创建人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原地质矿产部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多基准站RTK技术在城市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基准站RTK技术是当今时代测绘领域的前沿科技,它的出现和应用代表了测绘技术发展的未来.主要论述多基准站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类型,并结合多个应用实例介绍多基准站RTK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卫星多普勒全短弧定位程序ORBDOP是由西德应用大地测量研究所工学硕士施吕特先生1981年11月来我院讲学时提供给我院的多普勒测量数据处理应用软件包的一部分。它由加拿大J.Kouba的半短弧法程序GEODOP和西德H.Hauck所写的主要子程序INTORB所组成。原设计程序用FORTRAN Ⅳ语言编写,运行于iBM-360系列计算机。1983年下半年起,由大地系研究室讲师陈春明同志负责在湖北省计算中心利用日本进口的FACOM M-150机上进行调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学期期末已掌握了程序操作各项技术要求,并对它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各位院士们:大家好!今天,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六次年会开幕了。这是我国GPS技术应用产业的一次集信息传递、技术沟通、学术交流和新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盛会,也是对我国GPS技术应用产业现状的一次检阅。在这里,请允许我对这次年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GPS技术应用协会在全体理事和会员的努力下,大力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近年来做了不少工作,包括组织各种技术论坛、业务培训,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完成了科技基金项  相似文献   

18.
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成立五周年庆祝会暨’97年年会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1997年9月16日至2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的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97年会,既是全国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交流会,也是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成立五周年...  相似文献   

19.
王蕾  李永树  刘刚  罗宇  刘秀菊 《测绘工程》2012,21(5):60-62,68
为实现土地估价师协会的管理智能化及区域内基准地价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便于公众对现有地价进行更详细地查询,设计并开发了土地估价师协会网站。该网站通过引入业务流技术建立了具备土地估价师协会业务职能的管理系统,并运用WebGIS中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实现全区域基准地价图的动态发布与管理。通过在某区域的应用实践表明,该网站实现了该区域土地估价师协会的业务办公自动化及区域地价信息的快速共享。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2010,(6):80-80
王志刚同志参与了协会的早期创建工作,在担任副会长期间,积极协助胡启立名誉会长和张挺会长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