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深震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们对地震起始和终止的基本过程尚未有足够的了解。地震图中的干扰,包括高频波场的不相干性掩盖了断层作用的细节。此外,由于尺度、温度和压力等问题,因而难以在实验室内充分地模拟地震断层作用。虽然我们仍不知道产生深震活动的破裂机制,但破裂机制及其破裂过程似乎是随深度而变化的,因为环境压力和温度随深度而增加,预料H2O和CO2等流体在约300km以下的深度上消失,并且相变在极深处的破裂中可能会起作用。另外,深度超过约100km的地震的震源特征比较浅地震的震源特征容易研究,因为从地面反射回来的地震波在直达波之后很长…  相似文献   

4.
深震能量速率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提出了地震能量速率函数,logE/△T,并把它用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5.
在单台速报工作中,准确确定震源深度与确定其他参数相比难度更大一些。本研究对太原地震台记录的斐济地区中源、深源地震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该区震相特征规律,以此特征规律用于分析该地区地震,可以较准确地确定震源深度。  相似文献   

6.
7.
长沙地震台北东方向深源地震的记录中,发生于日本海边缘和中朝俄接界区域的深源地震存在sP震相,它超前于S波,由于震相能量较大,容易与S波相混淆。本文讨论了如何对它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7级以上强深震与东北地区浅源中强地震活动在时间上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认为汪清7.2级强深震后,黑龙江省及邻区发生5级以上中强震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东北深震与华北、黄海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关系,分析了中国大陆地震期幕活动的特点,认为:中国大陆第五轮回的强震活跃幕还将处这续3-5a的时间,今后几年我国大陆仍然存在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危险性,之后华北黄海的6级地震活动也将相应增强。  相似文献   

11.
12.
东北地区浅源中强震及深震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的浅源中强震和深震的相关关系,还讨论了板块俯冲对东北地区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浅源地震与深源地震存在着相关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了中国大陆1900年以来所有发生在东北的5级以上的学震及其与中国大陆26个地震带6级以上(其中东部为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级以上深震有可能引发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进入应变能大释放阶段。其中与东北深震统计相关最高的地震带是:金沙江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澜沧江-眉公河地震带以及巴颜喀拉山地震带;在中国东商地区相关性相对较高的地区是:郯城-营口地震带、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以臁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14.
对1998年6月和2002年6月蛟河井出现的两次水位异常进行了分析。排除了其它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基本上认为是深震前的地下水异常。  相似文献   

15.
吉林深震的构造背景和区域地震能量的异常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吉林深震的形成与板块构造活动的关系入手,介绍了深震与吉林省区域构造活动背景的联系。利用测震学活动性指标,讨论了发震前后区域地震能量时空变化的特点,并结合对前兆资料的分析,得出了深震前后区域地震能量的累积与释放的特点。本文试图阐明异同,探讨机制,以期对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东北深震的孕震三步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东北地区存在一条震源深度达600公里深震带,频发深源地震,本文通过分析1973年9月27日东北7.7级深震发震前0.5~1年的月际变温场和降水距平场的变化特征,得出中国东北区域深震的孕震过程与我国浅震一样也存在孕震三步曲;近30年9次深震的统计分析表明:东北深震的整个孕震时间以及各步之间的孕震时间均与我国浅震的孕震...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历史地震活动资料 ,分析研究了中国东北深震区的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特征 .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高潮期的地震活动水平和6 .5级以上深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深震发生后 3年以内 ,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明显增强 .这些强震沿北纬 40°线和南北地震带呈优势分布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