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hPa南亚高压120°E脊线基本维持在25~32°N之间,降水集中时段开始前南亚高压有一个东移北跳过程,降水集中期间100hPa高度场上呈现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副高西伸和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在多雨时段副高进退次数较多,且较长时间稳定在25°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进入河南省境内,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降水集中时段,中纬度西风急流轴位置被北抬到40°N以北, 40°N以南基本是东风,这种中纬度地转西风持续偏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北跳后稳定,使雨带稳定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 hPa南亚高压120°E脊线基本维持在25~32°N之间,降水集中时段开始前南亚高压有一个东移北跳过程,降水集中期间100 hPa高度场上呈现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副高西伸和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在多雨时段副高进退次数较多,且较长时间稳定在25°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进入河南省境内,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降水集中时段,中纬度西风急流轴位置被北抬到40°N 以北,40°N以南基本是东风,这种中纬度地转西风持续偏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北跳后稳定,使雨带稳定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3.
郝立生  崔童  马宁  何丽烨 《气象》2024,50(6):746-755
针对华北夏季雨季监测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华北夏季潜势雨季概念,并建立了一种新监测方法——比湿副高法。主要监测结果如下:1961—2022年平均华北夏季雨季开始日期为7月10日,结束日期为8月8日,雨季长度为28 d;华北雨季起止时间无明显长期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明显。该方法监测到的华北夏季雨季降水量、雨季综合强度指数与夏季降水量变化非常一致,为高度正相关,表明监测到的各雨季参数对华北夏季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性。华北夏季雨季开始、结束伴随着大气环流的明显变化:850 hPa层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增强与减弱、30°N以北华北地区大气比湿迅速增大与减小;500 hPa 层高度场在华北地区出现正、负距平中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亚沿岸开始明显北抬或东撤;200 hPa层高空西风急流轴由37.5°N附近北移到41.5°N附近或由44.5°N附近南移到40.5°N附近。  相似文献   

4.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的OLR资料,研究了春季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与500hPa副高在孟加拉湾上空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建立之前,对流从“海洋大陆”向北推进,首先在中南半岛建立;而孟加拉湾地区由于青藏高原感热作用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一个反Hadley环流型的局地经圈环流,15°N附近500—700hPa有下沉运动中心,它抑制了孟加拉湾对流的建立,也不利于500hPa副高带断裂。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建立之后,位于高压中心西南侧的孟加拉湾上空出现一个强的辐散中心,孟加拉湾地区15°N附近的下沉运动消失,对流发展起来,降水量增加并释放大量潜热,非绝热加热中心位于500hPa,此时副高脊线断裂。因此,高层南亚高压建立所产生的辐散运动很可能对孟加拉湾上空500hPa副高带断裂及对流建立起到了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1958~2002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与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输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上对流层200 h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其强度,对100 h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和强度有着较强的影响,而对平流层下部70 hPa的水汽分布几乎没有影响。(2)南亚高压偏东年,高原上空和高原南部的垂直上升运动较强,在西风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可将低层丰富的水汽向上输送,使200 hPa和100 hPa的水汽高值中心位于高原上空,而100 hPa南亚高压范围内偏北风和偏东风增强,在水平输送的作用下使高值中心周围水汽的分布形态与高压中心的分布形态一致。(3)南亚高压偏西年,沿着高原西部的地形抬升作用比高原上空的对流上升运动更强,西风急流北移,对流层顶附近在60°E~80°E范围内形成气旋式环流,因此水汽高值中心向西偏移到伊朗高原。(4)南亚高压范围内200 h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的异常分布一致,暖中心有利于高水汽的生成。而100 h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异常分布相反,暖中心对应异常偏低的水汽,说明南亚高压范围内下平流层的水汽分布受环流场和温度场共同作用的影响。该研究对理解南亚高压东西偏向机制及提高亚洲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场、西风环流指数、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等方面,对2001年汛期强降水多发时段的中期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极涡由一个中心分裂为多个中心,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或多极型,其中有一较强中心位于东半球偏于亚洲一侧;②亚欧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型,亚洲中部为一低压槽;③连续性强降水发生在西风环流指数由峰值向谷点过度的过程中;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建立是造成我省连续性强降水的关键;⑤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短时间内迅速西伸北跳,140°E副高脊线位置位于30°N附近并稳定;⑥100 hPa南亚高压脊线北跳至33°N以北,且中心位置自西向东震荡并稳定于90°E以东地区.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100毫巴平均图上,夏季北半球中低纬度是一个2波超长波系统,超长波脊位于两个大陆上空,超长波槽位于两个大洋上空。其中,亚洲南部上空,以青藏高原为活动舞台的高空反气旋,我们称之为南亚高压。它是夏季北半球上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系统,具有独特的温压结构和垂直环流,是夏季对流层上部的一个大气活动中心。它的活动与北半球的环流形势,特别是副热带地区流型的调整有联系,也与东亚地区的天气有密切关系。南亚高压的分析研究工作,在我国开始于1964年。1973年四川省成都中心气象台的工作,在推广应用南亚高压科研成果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自1973年后,南亚高压的分析研究工作一直是  相似文献   

8.
100hPa环流特征与2005年梅雨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文  桂海林 《气象》2006,32(11):88-93
2005年7月5日入梅,7月14日出梅,入梅晚,梅雨期短,梅雨量少,致使我国主要雨带位置不是如常年一样维持在江淮流域,而是在江南地区南部和华南地区。使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00hPa环流特征与梅雨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份江南地区南部和华南地区多雨时期,100hPa南亚高压中心基本停留在青藏高原南部地区上空,120°E上脊线位置大致在21~26°N之间摆动,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南。7月份,高压中心位置北抬,但不够稳定;120°E上脊线位置较6月份略偏北。6—7月期间,120°E上的100hPa南亚高压脊线位置比500hPa西北太平洋高压脊线位置基本偏北5个纬度左右,100hPa南亚高压东段脊线与500hPa副高脊线南北摆动趋势一致,100hPa南亚高压东段脊线北侧附近地区相应是暴雨区位置。  相似文献   

9.
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场、西风环流指数、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等方面 ,对 2 0 0 1年汛期强降水多发时段的中期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①极涡由一个中心分裂为多个中心 ,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或多极型 ,其中有一较强中心位于东半球偏于亚洲一侧 ;②亚欧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两脊一槽型 ,亚洲中部为一低压槽 ;③连续性强降水发生在西风环流指数由峰值向谷点过度的过程中 ;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建立是造成我省连续性强降水的关键 ;⑤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短时间内迅速西伸北跳 ,14 0°E副高脊线位置位于 30°N附近并稳定 ;⑥10 0hPa南亚高压脊线北跳至 33°N以北 ,且中心位置自西向东震荡并稳定于 90°E以东地区  相似文献   

10.
7月份连续性暴雨与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0年7月份逐日100hPa平均位势高度场和平均风场的资料与同期降水资料,分析7月份连续性暴雨与南亚高压活动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按降水规律将我国南方划分为两个区:东区,南区。在发生连续性暴雨过程中,当南亚高压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时,东区的暴雨总量增多,当中心位于伊朗高原上空时,暴雨总量有所减少。而南区则正相反,当南亚高压位于伊朗高原附近上空时,南区暴雨总量偏多,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时,暴雨总量则偏少。  相似文献   

11.
A case is reported, during which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hereafter, SHWP in abbreviation)shifted northwestward and met-yu at Chaniiang River valley ended. Sever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SHWP activity influenced by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 area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stat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is check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positiv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will motivate a wave-like series of anomaly centers, which propagate northeastward from the maximum heating center.so that a strong positive 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center will set up from North China to Japan at Day 3 result in the enhancement of SHWP.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upon SHWP by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area with that over ITCZ area south to SHWP is also carried ou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monsoon area tends to favor SHWP northward movement while the heating over ITCZ area tends to thvor SHWP westward stretching. As for the time to begin to influence on SHWP,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 areafavors the enhancement of SHWP atter Day 3 while that over ITCZ south to SHWP effects after Day 5.  相似文献   

12.
100hPa南亚高压位置特征与我国盛夏降水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陈桂英  廖荃荪 《高原气象》1990,9(4):432-438
本文使用1961—1988年的资料,分析了7—8月100hPa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和脊线指数在不同配置下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可能影响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和脊线指数异常的因子及其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通过对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和脊线指数的预报确定7—8月南亚高压的特征型,从而进一步估计我国盛夏降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pper high and lower high" pressure pattern due to the activities of 500 hPa hig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a series of changes of the East Asia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will take place.In this paper,the distributions of divergence and vertical velocity of 500 hPa high,the evolution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the variations of vorticity and zonal wind at 100 hPa level and vertical meridional cell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etc.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us,we can see that the ascending motion and the convective heat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he South Asia high and the westerly jet on the north of the Plateau at 100 hPa level are weakned.The northern branch and the southern branch of the easterly jet on the south of the Plateau merge into a single whole and situate on the south of the former northern branch.In the meantime,thermodynamic land-sea discrepancy in South Asia and the convective heating over the Bay of Bengal is enhanced.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easterly jet and the South Asia monsoon.  相似文献   

14.
非绝热加热在南亚高压建立和振荡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运用在β平面上准地转两层斜压高截断谱模式,在不同的非绝热加热和基本气流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的建立和振荡是在外热力强迫参数取适当值的时候产生,热力强迫参数太强就可能出现混沌现象。2.当海陆热力差异减弱到某数值时,南亚高压变化就趋向于某一平衡态。3.当外界热力强迫只有经向不均匀,而无纬向不均匀加热时,不能形成南亚高压。  相似文献   

15.
索马里急流是北半球夏季最为强盛的越赤道气流,南亚高压则是出现在对流层高层、平流层低层最大最稳定的反气旋环流系统,基于近60年NECP/NCAR再分析资料,本文研究了年代际尺度上夏季索马里急流与南亚高压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年代际尺度上,索马里急流与南亚高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索马里急流偏弱(强)时,夏季南亚高压偏弱西退(偏强东进)。对不同年代际背景下南亚高压东西部的经向垂直环流的分析发现,当索马里急流处于偏弱位相时,南亚高压西半部(20°~70°E)经向垂直环流偏强,而其东半部(75°~120°E)经向垂直环流减弱;反之亦然。南亚高压南北两侧的纬向垂直环流的变化也有差异,索马里急流偏弱(强)时,北部南亚高压(27.5°~35°N)的青藏高原上空纬向垂直环流显著减弱(增强),而南部南亚高压(20°~27.5°N)的伊朗高原上空纬向垂直环流减弱(增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年代际尺度上索马里急流与南亚高压的联系受到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年代际变化的调制。PDO正负位相的转折,首先改变了对流层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强弱变化,从而使得位于其南部的南亚高压强度和热带东风急流发生相应的改变,热带东风急流的变化又通过热带印度洋上空的局地纬向垂直环流将异常信号传递到对流低层,改变热带地区索马里急流的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文中回顾了近 10a来吴国雄等在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东西风交界面的演变证明 ,由于青藏高原的春季加热 ,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低层冬季盛行偏东风转变为夏季偏西南风最早发生在孟加拉湾东部 ,与其相伴随的激烈对流降水出现在其东面。因此孟加拉湾东部至中印半岛西部是亚洲季风最早爆发的地区。同时也指出盛夏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加热所激发的同相环流嵌套在欧亚大陆尺度的热力环流中 ,从而加强了东亚的夏季风 ,加剧了中西亚的干旱 ;并通过其所激发的波动对夏季东亚的气候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中还比较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伊朗模态和青藏模态性质的异同及其对亚洲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梅雨暴雨与高空急流的统计与动力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对1991、1996、1998年梅雨暴雨与高空急流进行了统计与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形势稳定是1991、1998年梅雨期局部降水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1996年环流形势多变,难以在局地长久维持。梅雨暴雨与高空急流关系密切,暴雨多出现在西北风高空急流的右前方或西南风高空急流的右后方。西南风高空急流造成梅雨暴雨的高层辐散场多由经向风辐散形成,西北风高空急流多出现纬向风辐散,当其与南亚高压东部的经向风辐散配合时往往会造成较强的暴雨,1998年这类情况出现最多。南亚高压东北象限的偏北风对雨区南侧季风反环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We identified the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APO) and its associated index, a zon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 over the extratropical Asian–Pacific region. This was done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es on the summer mean tropospheric eddy temperature from the monthly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 reanalysis. The APO reflects an out-of-phase relationship in variability of the eddy temperature between Asia and the North Pacific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ut-of-phase relationship in atmospheric heating. The APO index shows a decadal variation, tending to a high-index polarity before 1975 and afterward to a low-index polarity. Moreover, the APO index has a quasi-5-year period. With higher APO-index condition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the summer South Asian high and the North Pacific trough are stronger, while the westerly jet stream over Asia and the easterly jet stream over South Asia strengthen. Also, the Asian low and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re stronger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The anomalous southerlies prevail at the midlatitudes of East Asia, accompanied by a more northward Mei-yu front, and the anomalous westerlies prevail over South Asia. Summer rainfall increases in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South Asia, while it decreases from the valley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southern Japan, and near the Philippines.  相似文献   

19.
热源扰动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如金  纪立人 《气象学报》1990,48(2):139-149
本文在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的非纬圈对称的夏季平均环流的基础上,在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地区引人热源扰动和冷源扰动,讨论这些冷热源扰动所引起的夏季风环流的改变以及流场扰动的结构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ECMWF1980年和1983年7、8月份逐日2.5°×2.5°网格点资料对两次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进退进行了诊断研究。揭示出:季节内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是整个北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结果;这种异常进退表现为东太平洋副高的活动,相应西太平洋副高也有一次活动过程,并表现为北太平洋地区存在一纬向波列,低频波沿此波列西传以实现东、西太平洋副高异常进退的遥相关关系;而东太平洋刻高的异常进退则是被南亚季风区到太平洋信风区的异常加热造成的东太平洋对流层上部辐散风场汇合下沉区的变化所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