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对泉州市沿海2008—2017年发生的15起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赤潮平均每年发生1.5起,发生面积31.0 km2,发生天数7 d,从赤潮发生次数、发生面积和发生天数来看,后5年(2013—2017年)较之前5年(2008—2012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赤潮的主要发生期为4—9月,暴发高峰期为5—6月;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4.7 d;②引发赤潮的藻类有9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4种,甲藻门(Dinophyta)4种,金藻门(Chrysophyta)1种,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赤潮的藻类具有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藻类引发赤潮;每种硅藻赤潮均只发生过1起,甲藻引发赤潮次数最多,金藻赤潮发生天数最多,面积最大;③有毒赤潮共发生6起,其中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水产养殖业;④赤潮分布范围广,主要发生在惠安县海域和石狮市海域。通过全面分析近10年泉州市沿海赤潮的基本特征,为泉州市赤潮的预警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有记载以来中国沿海赤潮的发生与分布状况,对海洋渔业、养殖业以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并初步分析了赤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沿海赤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记载以来中国沿海赤潮的发生与分布状况,对海洋渔业,养殖业以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并初步分析了赤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6.
孙丰霖 《海洋通报》2021,40(2):232-240
对赤潮灾害时间序列的特征分析是进行赤潮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对未来赤潮灾害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发现中国沿海赤潮灾害年发生频次和分布面积的时间序列(2004-2019年)均呈现出趋势项和周期项并存的特征,因此利用灰色-周期外延组合预测模型对两个序列中的趋势项和周期项进行提取,模型的拟合度分别达到95.20%和9...  相似文献   

7.
8.
对赤潮灾害时间序列的特征分析是进行赤潮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对赤潮灾害的未来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发现中国沿海赤潮灾害年发生频次和分布面积的时间序列(2004-2019年)均呈现出趋势项和周期项并存的特征,因此利用灰色-周期外延组合预测模型对两个序列中的趋势项和周期项进行提取,模型的拟合度分别达到95.20%和95.24%,优于灰色模型、 Fourier级数扩展模型和Holt-Winter指数平滑模型等,最后将该模型结果应用到对未来中国赤潮灾害的预测中,得到结论:2020和2021年赤潮灾害发生频次分别为39和42次,与2019年相比略有上升,2020年赤潮灾害分布面积达到3 168平方千米,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约59%,而2021年赤潮灾害分布面积出现回落,为1 901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温州沿海2010—2015年赤潮发生前期的水文气象资料,结果显示:温州沿海赤潮发生前期水温一般呈上升趋势,盐度维持或呈下降趋势,风速不大,风向以东北风、西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对2003—2015年温州沿海的赤潮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温州沿海赤潮发生频繁,赤潮主要发生在3—9月份,其中以5—6月份最多;(2)温州沿海的赤潮持续时间长,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8.1d;(3)赤潮发生面积大,平均每次赤潮发生面积为111.2 km~2,赤潮最大发生面积达到1 000 km~2;(4)温州沿海的赤潮主要发生在苍南海域、洞头海域和南麂海域,其中发生在南麂海域的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52.6%;(5)赤潮生物种类具有明显的演替现象;(6)有毒赤潮频繁发生,引发有毒赤潮的生物种主要是米氏凯伦藻和赤潮异湾藻。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船载和浮标现场观测等监测技术在内的赤潮灾害监测技术;阐述了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等赤潮灾害消除技术;论述了赤潮灾害损失评估技术;并探讨了赤潮灾害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城市化,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导敏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赤潮发生频繁,其危害越来越严重。赤潮不仅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恶化海洋环境,损害滨海旅游业,而且还通过误食被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海产品造成人体中毒,甚至死亡。赤潮已成为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东临太平洋,西濒南海,南近印尼及马来西亚的沙巴地区,北隔巴士海峡与台湾相望,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全国有7100多个岛屿(但只有2400多个岛屿有名称),海岸线长达18533公里,吕宋及棉兰老两大岛占全国面积的2/3。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菲律宾世代享受大海的恩惠,但自80年代以来,由于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事件记录资料和自然灾害风险判定方法,根据赤潮成灾面积、持续时间、危害类型、渔业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综合计算赤潮灾害指数。基于自然断点法,对赤潮灾害指数进行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等4个灾害级别分等定级。系统分析了福建沿海赤潮生物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以灾害程度较轻的Ⅰ级和Ⅱ级为主,灾害程度较重的Ⅲ级和Ⅳ级仅占总次数的8.9%,但其造成的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总损失的95.0%。(2)赤潮暴发次数和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Ⅲ级和Ⅳ级灾害频次呈现波动特征。(3)季节尺度上表现为单波峰特征,5—6月是赤潮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段,赤潮暴发次数、面积和持续时间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73.3%、84.6%和74.9%,Ⅲ级和Ⅳ级灾害占总次数的95.2%。(4)空间尺度上,福州、宁德、厦门沿海赤潮累计次数和规模较大,但Ⅲ级和Ⅳ级赤潮灾害主要分布在泉州以北的福建沿海,泉州以南的福建海域赤潮灾害级别整体较低。(5)2001—2020年福建沿海赤潮原因种逐渐增多,硅藻占比减小、甲藻占比升高,有毒赤潮主要出现在宁德、福州、泉州海域,以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居多。(6)硅藻赤潮主要暴发在峡湾和海湾海域,而甲藻赤潮在峡湾、海湾和开阔的近岸海域均易暴发,近年来甲藻赤潮暴发位置呈现由福建北部向南部沿海扩张的趋势。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据推测与全球气候变化及福建近岸海域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虾塘赤潮灾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一次虾塘赤潮的防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有关赤潮防治的动态和作者的经验,提出了一些为避免虾塘内发生赤潮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收集统计了2008—2017年的福州沿海赤潮记录历史资料,对近十年福州沿海赤潮的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12年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2010年赤潮发生的面积最大。近五年(2013—2017年)与之前五年(2008—2012年)相比,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持续天数和发生面积都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赤潮的发生期为3—9月,高发期为5—6月;(3)赤潮主要发生在黄岐半岛沿海、闽江口沿海、长乐沿海、福清湾-海坛海峡海域和罗源湾海域,大部分发生在黄岐半岛沿海。封闭型和半封闭型海域发生的赤潮较多,不同藻类的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区域特征;(4)引发福州沿海赤潮的藻种有8种,分别是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夜光藻、柔弱拟菱形藻、圆海链藻、刚毛根管藻和丹麦细柱藻,其中前3者为主要影响种,作为其中唯一的有毒藻种,米氏凯伦藻虽然在发生次数、持续天数和发生面积上占比均不大,但是近十年福州沿海几乎所有由赤潮灾害导致的重大渔业经济损失均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使用《天津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数据,分析天津沿海赤潮发生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2005—2017年天津海域共发生赤潮30次,累计发生面积4 695 km2。天津沿海赤潮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又以8月最多,占赤潮发生总数的30%。通过赤潮优势种的分析发现近年来天津海域赤潮生物的优势种类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同时本文从水文气象条件诱发赤潮的角度分析得出了天津沿海最易发生赤潮的天气形势,天津沿海25~27℃水温范围内赤潮发生较多,最适宜赤潮发生的风速为3、4级风,风向为东南风、西南风。  相似文献   

18.
吴瑜端 《台湾海峡》1994,13(2):209-211
近十年来,赤潮已成为全球性一大海洋灾害,许多滨海国家都面临着由它带来的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如80年代加拿大政府颁布了夏秋之交(赤潮高发季节)禁止市场出售食用海洋贝类,并规定按期检测海洋贝内中麻痹性贝毒的含量,如每百克含量超过80Vg就禁止来捕。一些受赤潮灾害较重的国家为防止赤潮发生,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预报和对策研究。如日本在ig75~1990年,投资高达300多亿日元,其中对策研究占42%。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制订各种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各特定水域的环境容量,合理分配排放总量,采用这些措施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近十几年来,随着沿海工业和海洋经济开发的迅猛发展,大量陆源污染物和工业废水向海洋排放,致使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赤潮灾害,在我国沿海频繁发生,而且还打破了季节和海域的界限。以往赤潮多发生于盛夏,而现今在春季和严冬也有出现。过去赤潮大都是发生在南方海域,而近几年北方海域也相继发生了大面积赤潮。赤潮不仅使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业受到严重危害和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人体健  相似文献   

20.
刘永恩  赵羿 《海洋科学》1983,7(3):24-28
滩涂土壤统称潮间盐土,它是由陆地迳流和海洋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地处沿海潮间地带。这一水土地区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四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本文着重阐述辽宁省滩涂土壤的形成、性质及利用。 一、沿海地区的一般概况 辽宁海岸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海岸线长约2100公里,加上700公里岛屿岸线共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