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重点介绍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等旅游资源和地质构造背景的遥感影像特征及遥感解译,通过解译对武陵源旅游资源有了更全面了解,为该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使武陵源这块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的丰富旅游资源发挥其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遥感方法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借助微机处理,建立了“武陵源旅游资源数据库系统”。充分地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共享,直接为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潘雅辉 《测绘科学》2011,36(5):121-124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人为干扰过大、数据管理效率低下、规划精度较低,而应用GIS高级空间分析功能开发旅游资源规划系统的成功案例还较少.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应用GIS技术,重点是集成高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定量和半定量的方式来辅助旅游资源规划,实现复杂旅游资源数据的高效管理、旅游资源分析评价、旅游规资源信息的高效查...  相似文献   

4.
渭南市旅游资源管理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单体作为旅游资源普查的重要成果,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资料丰富等特点。利用计算机对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资料进行集中管理、分析、评价,对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和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基础平台,以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模块设计技术为基本技术支持,设计开发了渭南市旅游资源管理评价信息系统,对其需求分析、体系结构、数据库建设及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运用6个旅游资源指标,14个社会经济相关指标以及5个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对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关中城市群地区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关中城市群区域环境质量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社会经济相关指标,量化计算了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质量、种类和空间结构指标;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所得指标进行聚类,运用Matlab建立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对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计算结果将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分为3种类型。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区域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旅游资源开发度,但不同类型地区的旅游资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依据欠缺的问题展开研究,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并量化了评价指标,构建了西安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计算了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的权重,得出了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的结果。结果表明,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的参数关联系数平均值γ0j均较高,西安文化旅游资源有较高的品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前景良好,同时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便可行,在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旅游资源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天地图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了旅游资源专题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存储管理机制和调用流程,基于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旅游景区一体化查询、精品路线推荐和公交换乘等功能。面向服务的旅游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可视化、网络化的出行旅游地理信息服务,并且为城市旅游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运用GIS空间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青岛市旅游资源群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对各地区开发潜力值进行了估算,为青岛市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估算结果表明:青岛市旅游资源群中开发潜力较大的是市南区(16.7623)、市北区(13.8572);崂山区(3.566)、李沧区(3.2324)、黄岛区(2.7804)次之。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应以主城区为主,崂山区、平度市为辅的一体化旅游资源群开发,建筑设施与地文景观资源群方面应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9.
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调查是当前紧迫的工作任务。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中能起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快调查速度、提高调查质量,并能为旅游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提供重要信息。本文以北京旅游区、山西运城旅游景区、西安骊山旅游景点的调查为例,具体地说明遥感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侧,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之分布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对白山地区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8个主类,20个亚类,29个基本类型。同时运用基于GIS的定量评价方法对白山地区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旅游资源划分等级。  相似文献   

11.
杨雯  刘洪利  赵文吉 《测绘科学》2010,35(3):129-131,128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定量确定主要景点的可开发潜力值。然后借助GIS技术,对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综合评价分值,以开发潜力值作为分级指标,将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为5个开发潜力区,并结合各个区的自身优势提出其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烟威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GIS技术,对烟威地区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烟台、威海、蓬莱三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中心,以30km为最大缓冲半径,以5km为间隔距离做缓冲分析,揭示以三市为驻足地进行旅游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信息及距可达景点的空间距离。基于区域内三条主要交通线路,以8km为最大缓冲半径,以2km为间隔距离做缓冲分析,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可达景点的空间信息。最后总结了该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提出了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及旅游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旅游大数据对旅游者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日趋明显,在分析研究区旅游资源现状基础上,利用传统数据和网络数据,选取4个一级因子和8个分级指标,构建梅州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梅州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市旅游资源北密南疏,具有从城市中心向各县市递减的趋势,其中218个旅游点综合评价得分在0~0.7之间,集中分布在0.1~0.2间,自然类的旅游资源高分的景点所占比重最多。基于评价得分核密度分析的旅游资源也具有空间差异性,自然类景观的综合评价得分呈多格局分布特性,人文类和休闲类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格局为单一中心格局。梅州市旅游资源及其评价得分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建议各类景点发挥协同组团的优势,优化旅游资源发展空间格局,将梅州市建造成世界客家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并对同类型城市旅游资源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海南岛环境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对海南岛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调查,系统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发展趋势,编制了海南岛地质灾害综合区划图;研究了重点地区金属矿、砂石矿分布规律,预测了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区;系统分析了岛内旅游资源分布现状与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编制了全省旅游规划卫星影像图,其成果为海南省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龙门山南段(芦山段)旅游资源遥感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山县地处龙门山南段,是成都平原向龙门山山地过渡的地带,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人类活动造就了区内山体、峡谷、岩溶、瀑布、湖泊、河流、森林和花卉等一大批自然景观,同时孕育了大批极具旅游价值的人文景观。这些旅游景观多以点状方式散布在全县范围内,人们对于全县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景观的分布范围和规模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此必须对芦山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但是逐一调查每个景观难度较大,也难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去把握资源的分布和特征,本文利用ETM遥感图像,按照先解译自然景观,再结合其他资料间接判定人文景观的方法,实现了对区内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Previous studies on tourism land use primarily focu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ts related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Here, we propose a future tourism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 for mountain vacations based on the cellular automata and Markov chain methods, having verified and simulated tourism land use in Emeishan city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30 × 30 m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addition, we introduced a tourism land use intensity index to study the spatial expansion mode of tourism land use. The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and demonstrated its ability to simulate future tourism land use.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tourism land use from 2010 to 2015 is 33.36%, and tourism land use will rise from 1.26% of Emeishan city’s land area in 2015 to 2.95% in 2030. Tourism land use shows a spatial expansion pattern along channels from scenic spots to the urban area. The growth of tourism land use in the protected area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when there is no restriction on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Eshan reg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an provide useful implications and guides for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7.
“3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3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景区开发了各自的旅游管理平台,但这些平台在实时数据的更新上效率较低。为合理调配旅游资源,提高景区管理效率,本文结合OpenLayers、WebSocket的关键技术,设计了支持实时数据更新的旅游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架构。该系统采用OpenLayers技术实现旅游资源配置信息在专题旅游地图上的显示,使用WebSocket实时通信框架实现了数据实时更新。本文设计的旅游景区管理平台结构清晰,可扩展性强,可以在各种景区中实现。最后,本文实现了原型系统并验证了该系统在实时通信领域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