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PS投入使用以来,其相对定位技术得以快速发展,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可以达到分米甚至厘米级精度,可满足1:5000,1:10000及以上比例尺航测成图像片控制点精度要求。本文以宝清县测区1-10000比例尺为例,介绍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在像片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来实现无已知控制点的海岛礁平面控制测量,分别从观测数据时段长度和数据采样间隔两个方面分析精密单点定位的静态解算精度及收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IGS跟踪站的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单天解在平面方向的精度为mm级,高程方向的精度为2~3cm;同时,还得出了PPP技术应用于静态控制测量的采样率以及静态解的收敛时间。最后用静态数据精密单点定位的结果同Gamit网解求较差计算出两者之差值。试验证明,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能够用于高精度海岛礁平面控制测量。  相似文献   

3.
GNS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红  李星星  李盼 《测绘学报》2017,46(10):1399-1407
综合分析讨论了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对GNSS精密单点定位实数解、固定解、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RTK和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等5个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结合PPP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论述了PPP在低轨卫星定轨、地震、对流层和电离层等方面的典型应用。针对多频多系统GNSS的最新发展动态,展望了PPP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和推广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控制点稀少或无控制点的区域,很难求解控制点的准确坐标,而采用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则可以克服这一困难。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大柴旦镇绿梁山地区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操作流程、计算方法及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精度是完全符合要求的,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于地质调查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仅北斗全星座提供三频观测数据,而不同线性组合模型影响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和收敛速度的问题,本文着重推导了北斗三频无电离层最优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大量实测数据进行北斗双频、三频静态PPP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北斗双频静态PPP,北斗三频静态PPP在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上有所提高,绝对定位精度可达2~3 cm,与GPS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6.
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LiDAR)测量系统进行电力线巡检实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PP)的机载LiDAR电力线巡检方法,重点分析了基站差分、单系统PPP、多系统融合PPP三种处理策略生成POS数据的方法,并利用江苏省中北部采集的机载雷达数据及人工布设的控制点结果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到的POS数据均方根误差(RMSE)均在0.016 m以内,与单系统PPP相比,多系统PPP在高程方向提高了12%,在东(E)方向提高了21%,在北(N)方向提高了17%,文中提出的方法生成三维(3D)点云数据精度较高,生成的点云数据精度满足精细电力线巡检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捷联惯导(SINS)和GPS卫星接收机进行紧耦合的研究中,采用差分定位进行紧耦合的方法比较成熟,而关于精密单点定位(PPP)与捷联惯导紧耦合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精密单点定位与捷联惯导紧组合系统进行了Matlab仿真,利用数学解析的方法产生机载运动轨迹,通过设置系统的参数,获得仿真SINS和GPS数据;然后,通过PPP/SINS紧组合系统的仿真程序解算,将定位结果与PPP的结果比较,表明PPP/SINS紧组合导航定位的结果比PPP的精度和可靠性好,而且收敛的速度更快,同时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等级惯导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推导了精密单点定位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的基本原理及其解算流程。为达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PPP精度,给出了基于传统模型PPP技术,PPP数据必须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最终,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平台下开发了APTags 1.0软件包,并通过机载GPS动态数据测试得出了如下结论:序列历元的事后动态定位精确度在B,L,H方向优于25 cm(RMS);85%定位结果的精度优于15 cm的动态定位结果。APTags软件包获取的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结果与传统差分定位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推导了精密单点定位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的基本原理及其解算流程.为达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PPP精度,给出了基于传统模型PPP技术,PPP数据必须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最终,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平台下开发了APTags 1.0软件包,并通过机载GPS动态数据测试得出了如下结论:序列历元的事后动态定位精确度在B,L,H方向优于25 cm(RMS);85%定位结果的精度优于15 cm的动态定位结果.APTags软件包获取的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结果与传统差分定位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在无基准或者多基准测区建立首级控制网时,进行控制点联测将耗费大量的精力,且累积误差较大,采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可有效解决问题.基于GrafNav软件PPP解算大量的IGS站数据和实测数据,得出PPP解平面误差小于1 cm,高程误差小于10 cm的结论,同时测段超过4 h时PPP解算误差变化较小,且时段越长解算精度稳定性越好.而多基准测区进行基准变换时,历元变换对Y方向的影响较大,基准变换的精度受测站位移变化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