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遥感图像的地理分析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一体化技术,以义乌市为例,通过对城市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分析,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并结合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展开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布及其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驱动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韩婷婷 《北京测绘》2022,(6):751-755
利用2018年优于1m分辨率影像数据、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2017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典型城市群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成果、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参考资料,完成辽宁省10个国审城市2018年市辖区范围内城区边界、建设用地边界、城市建设用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交通网络设施数据的提取,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城市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效果、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状况等进行评估。掌握辽宁省国审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历程、空间结构和布局演变过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利用RS和GIS技术对2005~2011年重庆市城市空间格局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其中包括对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测算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展持续增强,尤以2010年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在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主城区的空间格局变化最为显著,以其复杂性和扩展性为突出特征。研究其扩展变化对认识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础地理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主城区2002~2012年的空间扩展进行了分析,探索影响其演变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NPP-VIIRS夜光数据,以灯光总量、平均灯光指数和灯光增长率为统计指标,采用标准差椭圆、城市位序—规模法、Getis-Ord Gi*分析以及空间引力模型等方法计算分析了2012-2019年云南省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情况.结果 表明:①2012-2019年云南省夜光数据总量逐年增长,昆明市增量最多,平均灯光指数...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城镇化背景下武汉市人口时序增长趋势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本文基于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4年武汉市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市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得到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趋势。人口增长研究表明:1990年以后,武汉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总体上形成了中心聚集、外围扩散的空间发展格局。空间分布研究表明:1)武汉市的人口密度分布更加符合Clark模型,主城区Smeed模型拟合效果更好。近25年来,武汉市城镇化进程迅速,人口向主城区聚集。随着时间发展,主城区逐步呈现初级阶段的郊区化。2)武汉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已经出现多中心化的趋势,并且已经有两个街道发育成为人口次中心。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人口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城市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认识我国中部崛起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其他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城市空间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对城市微气候、城市生态环境演变有重要影响。为探讨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首次提出热力景观概念,以景观的观点来研究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在RS,GIS的支持下,创建了热力景观空间格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转移矩阵法对1990年,1995年和1998年上海城市多时相热力景观的转移概率进行,分析了热力景观的动态变化和热力景观类型的组分转换过程。通过分析,揭示了上海城市近10年热力景观类型的变化强度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2000~2013年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专题资料,根据一定的判别原则提取了重庆市主城区4个时相的城区范围。通过对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的计算,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空间象限方位、分形维数、紧凑度、重心转移的计算,分析了城市外部形态特征的演变。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外部城市空间形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受政策和制度因素引导和调控;城市空间扩展形态受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焦作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入手,利用2000年、2008年、2011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焦作市土地利用现状,监测焦作市建设用地及其他各类地物类型空间分异情况,分阶段研究焦作市空间演变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焦作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焦作市城市发展进行量化分析,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2011-2017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相关地形图、规划资料及交通专题资料信息等,提取城市路网和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基于GIS操作平台,采用空间核密度方法分析主城区城市路网时空演变特征,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分布规律,以街道(镇)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布局,促进城市扩张与道路网络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主城区城市路网分布具有空间不均衡性特征,路网演变有明显的方向性,以东西两翼带状区域变化为主,路网密度变化集中在低密度区。与城市用地扩张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城市路网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路网中密度区域对城市扩张的驱动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利用贵阳市地理国情普查数据,2015年、2016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专业资料,进行数据整合与处理,根据城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研究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变化分析和基本统计分析,对空间格局和区域合理性进行评价,得出监测结论:贵阳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只在城市中心地域运作较好,而在离中心略远的区域则不突出;新增社会福利机构、绿地、公路对整体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是体现城镇化的重要特征,研究其分布与演化规律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结合规划、经济、人口等专题数据,采用监测分析模型与评价指标,开展海南省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分析2000—2018年海南省城市的空间扩展变化、规划实施情况、公共服务水平、综合交通网络等信息,旨在为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提供客观的监测信息和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市空间研究视角从物理经济空间逐渐转向为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活动空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改善,城市活动空间格局持续变化.受限于长时间序列个体活动数据的缺乏,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活动空间及活动汇总层面,存在空间上覆盖不全、时效性不够等问题,导致对城市活动空间演变的微观过程理解不足.尤其对于城市要素(例如:住房、交通等)如何影响个体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还欠缺理解.大数据时代下,海量个体出行数据使得实时、大规模、多方位感知人们时空行为成为可能,为定量理解城市活动空间动态提供了新的途径.论文从"人(行为)-空间(结构)-城市(要素)"交互视角出发,从居住、职住和日常活动空间三个维度提出城市活动空间动态研究框架,并以深圳市为例展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兴大数据反映了人、物、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聚集,体现了社会经济要素的动态分布和相互关系。结合自然资源部下达的2018年国家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武汉市大数据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试点",创新开展了"地理国情+大数据"融合研究,从城际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分布2个方面开展了武汉市人口空间格局识别,揭示了武汉市对外人口流动规模和方向,城市内部居住和就业人口分布的圈层差异、人地关系和跨江出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2~2014年的城乡收入比重数据,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异函数、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近13 a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2~2006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集聚程度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热点地区,东部地区为冷点地区,说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即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高低的相互作用和联动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小攀  胡艳 《北京测绘》2018,32(6):650-653
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能够反映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动态运行情况。本文以地理国情普查及动态监测成果数据为依托,综合考虑了人口、社会经济、城市扩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对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构建了城市空间格局动态监测框架和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框架,包含了5个一级类,16个二级类和93个三级类指标,对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及实施评估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综合运用地理学、分形几何学、RS和GIS分析技术,以15个新一线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时空扩展和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新一线城市建成区的高强度加速扩展主要表现为“圈层式”延伸和“跳跃式”新城区的建立;具体演变特征为:城市圆度和紧凑性水平降低,分形维数逐步增大,建成区离散程度逐渐增加,城市外部形态复杂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重庆市城市空间数据库建设,本文对空间数据的编码、多源数据的整合、海量数据的管理、SDE网格管理和数据库库体的组织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和管理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是地下空间管理的重要工作,以重庆市地下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为例探讨了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格局的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城市住宅价格空间格局演化研究不足,尤其是内在驱动机制研究较少的现状,利用2000年、2004年、2008年及2013年4年节点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指数并结合空间变异函数,分析西安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城市住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住宅价格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热点和冷点区发生转移;住宅价格的空间变异程度不断加大,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分不断降低,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住宅价格高值区呈现出由双中心向多中心、多圈层演化的趋势;从城市规划引领、居住空间扩张和交通条件改善3个方面探讨住宅价格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