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型铜矿有两种产出状态 ,一类产于玄武岩中 ,另一类产于玄武岩喷发旋回之间的沉积夹层中。两类铜矿石中均发育有机质。本文通过反射率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等方法对该区玄武岩铜矿有机质的成熟度、组成、结构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铜矿石有机质的反射率为1.0 4 %~ 2 .172 % ;除个别样品外 ,n H/ n C值平均 0 .4 9,n O/ n C 值平均 0 .0 6 2 ,表明其有机质的成熟度均较高 ,有机质的物理性质及红外光谱特征也显示了这一点。 2有机质的组成以 C为主 ,其次为 H、O、N,两种铜矿石中有机质的 C、H、O元素含量类似 ,仅 N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 3有机质的结构中以羟基、烷烃、芳烃官能团为主 ,有时有 C=O官能团 ;羟基红外吸收峰强度大 ,表明有机质经历了强烈的热液流体交代作用。 4玄武岩中铜矿石沥青的δ1 3CV- PDB为- 2 7.3‰~ - 33.2‰ ,平均 - 31.97‰ ,沉积岩中铜矿石碳质的 δ1 3CV- PDB为 - 2 0 .2‰~ - 2 3.2‰ ,平均 - 2 2 .11‰ ,表明二者无明显成因联系 ,前者属腐泥型 ,为石油的遗迹 ,来自下部地层 ;后者为腐植型 ,来自原地沉积的陆生高等植物。两种铜矿石中不同来源有机质成熟度、组成及结构上的相似性是其经历了相同的成矿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西范坪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四川盐源县西范坪玉岩铜矿床多种类型包裹体的特征及其温度、压力、盐度、密度、氢、氧同位素组成、成矿流体沸腾等地球化学特点研究表明,西范坪铜矿床形成在浅成-超浅成、中-高温环境中。成矿流体具有高盐度、高密度的特点。成矿流体曾经多次发生沸腾。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的斑岩浆,在成矿过程中有地下水加入。  相似文献   

3.
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对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进行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铜矿石中沥青艿δ^13CPDB为-33.1‰~-30.9‰,炭质δ^13CPDB为-23.2‰~-20.2‰;方解石的δ^13CPDB一般为-13.5‰~-19.4‰,δ^13CPDB一般为19.0‰~23.5‰;石英流体包裹体水泐为-69‰~-89‰,δ^18O石英SMOW为15.7‰~17.4‰,与其平衡的流体的δ^18O水SMOW为2.2‰~3.9‰;各种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一般为^206Pb/^204 17.855~18.923,^207Pb/^204 Pb 15.503~15.694,^208Pb/^204Pb 38.293~39.036;辉铜矿δ^34SCDT为19.2‰和20.7‰。这些特征综合显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成矿作用与盆地流体的对流循环及从玄武岩中萃取成矿物质有关,有机质对成矿流体的还原和对成矿物质的吸附作用可能是成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普朗斑岩铜矿床位于云南滇西北中甸岛弧带,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少数几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地质学家和矿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角度,获得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盐度、成分等物理化学特征,并结合矿床地质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演化及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滇黔交界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中除了发现大量沥青外,还在与沥青共生的石英中发现了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的有机包裹体,表明沥青直接来自石油。在钻孔柱状剖面图上,矿化蚀变具有自下而上依次为辉铜矿化、沥青化和自然铜矿化的分带性,且沥青和自然铜的分布位置大体一致,表明自然铜矿化与沥青关系密切。这些特征表明:本区曾发育过古油气藏,该古油气藏不仅为铜矿化提供了储集空间,而且导致了上为自然铜、下为辉铜矿的铜矿化空间分带,自然铜矿化与古石油的强还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新疆东天山土屋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敏  王志良  张作衡  陈伟十  杨丹 《岩石学报》2009,25(6):1446-1455
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土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开展了氢氧同位素研究及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法和冷冻法测温,并对石英样品进行了气相及离子色谱测量,对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25~363℃,主要集中于140~200℃,盐度变化于0.18%~58.28%NaCl,主要集中于2%~10% NaCl。流体包裹体气相的主要成分为H2O和CO2,液相成分以Ca2+、Na+、SO2-4、Cl-为主。石英流体包裹体中∑REE 为8.07×10-6~ 12.15×10-6,轻、重稀土之比值(LREE/HREE)变化于5.39~6.75,δEu为1.80~1.91。流体包裹体中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右倾型,并表现出Eu的正异常及Ce的负异常。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值为-70‰~-66‰,石英的δ18OV-SMOW为9.4‰~12.3‰,计算所得的δ18O为-5.1‰~-1.2‰。根据离子色谱分析结果,F-/Cl-介于0.009~0.024之间,SO2-4/Cl-介于0.45~1.01之间。综合以上流体包裹体的组成和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7.
扬子地台西南缘形成的大面积自然铜矿化是峨眉地幔柱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四川省昭觉县拉一木玄武岩铜矿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与自然铜矿共生的石英和方解石中各类型包裹体测定,将该自然铜矿成矿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早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高盐度的盆地热卤水与有机流体的混合作用特征,流体组成为H2O,含少量甲烷、烃类及沥青,液态烃以荧光性强的芳烃为主,包裹体均一温度140~306 ℃,w(NaCl)值分布在3%~10%、11%~14%、21%~24%三个区间,平均盐度为8.6%;晚阶段流体表现为低温低盐度特征,均一温度80~190 ℃,w(NaCl)值0.2%~8%,平均值4.8%,表明流体是由地表下渗的大气降水经水岩反应后转变而成。研究区自然铜矿流体包裹体与滇东北昭通地区玄武岩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基本一致。无机物与有机物反应、地幔流体促成不同类型流体与其混合以及缺硫条件和有机质的还原作用是导致本区自然铜沉淀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陕南勉宁略地区铜厂铜矿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霖  刘铁庚 《矿物学报》1997,17(2):194-199
本文研究陕南勉宁略地区铜厂铜矿三个成矿阶段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包裹体均-温度,压力,成分,盐度,流体的H、O和C同位素等及含矿热液的物理化学参计算,探讨了成矿过程中各成矿阶段流体的性质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47-252
从地质环境、成矿特征、控矿因素等对比北美国基韦诺铜矿和滇黔玄武岩铜矿,发现有相似的一面,但差异性极大。首先,玄武岩产出背景的差异,包括溢流时限、间歇期、厚度等;其次,含矿岩系,表现为间歇期沉积砾岩、溢顶(flow-top)角砾状、杏仁状玄武岩等有利容矿岩石的缺失,不利于规模成矿;第三,根本性差异可能在于成矿作用的不同,北美矿床所处为裂谷盆地,经历了埋藏变质作用,有利于玄武岩最大化的释放铜;滇黔玄武岩没有经受变质作用,限制了铜的释放,因此,成矿条件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0.
石门超大型雄黄矿床流体包裹体丰富。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Na+、Cl-和K+、SO2-4,气相成分中H2O占绝对优势,少量CO2,成矿流体化学类型属Cl SO4 Na K型水。雄黄、雌黄形成于低温(180~90℃)、低压(20~5MPa)、浅成(175~700m)、弱酸性(pH:4.67、4.43)和弱还原(Eh:-0.265V)条件。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古大气降水,并混有盆地建造水,大气降水下渗、循环、加热、淋滤形成了中-低盐度[w(NaCl):16.03%~4.27%],中等密度(0.863~1.065g/cm3),含矿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11.
滇黔邻区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地质特征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对区内单矿种矿床同位素测试研究成果,建立起Cu-Au矿床的时[CD*2]空谱系,进而探索其综合成矿模式: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生了地幔上隆,引发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喷溢,带来了丰富的铜、金成矿物质,不但在玄武岩及凝灰岩内形成了原位的铜、金矿化,亦为岩浆期后上覆层控型铜、金矿成矿提供了最主要的物源;印支-燕山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产生构造热液驱动效应,导致热液将初始含矿层中的主成矿元素萃取后沿断层、裂隙向上迁移,在容易造成压力和化学势变化的有利部位,铜、金富集就位,进一步富集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12.
滇黔地区玄武岩铜矿有很长的找矿与开发历史,但矿床规模较小。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美国基韦诺铜矿极具相似性,并认为加强区内地球化学边界及铜矿床研究,将对成矿理论发展及经济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举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与找矿热潮,但收效甚微。为探索滇黔地区找矿过程中所遇之困惑以及更进一步探明资源潜力,本文在详细了解基韦诺半岛铜矿特征基础上,展开了其与滇黔地区铜矿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比研究。认识到以往对基韦诺半岛铜矿特征描述存在偏差,基韦诺半岛铜矿与滇黔地区铜矿之间相似性与差异性共存,滇黔地区红层化作用不足可能影响了成矿规模,但可寻找地质环境有利矿种;提出玄武岩自然铜矿化可能潜力有限,三叠系砂岩型铜矿需要继续关注以及其他铜矿类型具有找矿价值较小或尚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近年承担了“罗次-元江元古宙海底喷流成矿”项目研究,应用了喷流矿理论,将宏观矿床地质与微观地球化学相结合,对易门狮子矿床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和地球化学,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因类型,即喷流热水沉积-改造型铜矿、沉积-改造型砂岩铜矿和与细碧岩有关的含铜磁铁矿。第一类为矿区最主要铜矿类型,铜储量占矿区已探明储量的90%,是主要的找矿对象。该类型的主矿体深中和NW侧喷流岩发育,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Orogenically-derived gold deposits of the Zhongchuan area in the western Qinling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xo-contact thermal metamorphic zone. The country rocks hosting the deposits are predominantly of Devonian age with low-grade metamorphism and strong deformation with the ore deposits directly controlled by multi-level tectonic systems. Three types of inclusions from these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CO2-H2O, CO2-rich, and aqueous.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mainly CO2-NaCl-H2O type characterized by rich CO2, low salinity, high temperature and immiscibility. Incorporated with earlier isotopic data,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and features of diagenesis and metallogen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derived from deep magma and mixed with meteoric and metamorphic water. The deposits formed during an intra-continent collisional orogeny, and some of the materials derived from the deep might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ore-form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王砚耕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3,20(1):5-10,4
贵州晚二叠世玄武岩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并位于其东区。全属高钛玄武岩。它是地幔柱边部或消亡期局部熔融产物。产物我省玄武岩中的铜矿床(点),与北美大陆同类铜矿有相似之处,可统称为玄武岩铜矿,属于“与陆相镁铁质喷发岩有关的铜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
茂租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滇东北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次为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本文对该矿床中与铅锌矿密切共生的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以及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和C、O、Sr同位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稀土配分模式、C同位素和Sr同位素比值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比较接近,表明形成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围岩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解;但这两种矿物的稀土总量ΣREE高于灯影组白云岩,说明成矿流体除了主要由围岩提供REE外,还有部分其他富含REE流体的加入。萤石则具有LREE亏损和分配曲线相对平缓的稀土配分模式特征,表明萤石形成于成矿的晚阶段,有更多的外部流体的加入。团块状白云石、方解石和萤石表现出明显的Eu正异常,且团块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O同位素低于灯影组白云岩,反映了存在较高温度的流体活动,这3种脉石矿物是由高温热液流体形成的。灯影组白云岩和3种脉石矿物都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层循环水,继承了围岩的Ce负异常特征。方解石和萤石的Sr同位素比值高于围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和峨眉山玄武岩,但小于基底岩石昆阳群和会理群,说明成矿流体主要由赋矿围岩等沉积地层中的循环流体与流经了基底岩石的深部流体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17.
峨眉山玄武岩组铜矿化与层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地球化学急变带控矿的分带性规律,在滇黔边界发现了新类型的铜矿化及工业矿体找矿线索。铜矿化一般赋存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二者之间难于识别,铜矿物以自然铜和黑铜矿为主,赋存于特定的熔结凝灰岩、火山凝灰角砾岩层位,形成作用与有机质有关,很可能形成一种新的铜矿工业类型。基于野外调研和室内岩矿鉴定,按铜矿化的矿物组合及赋存特点,初步划分为:硅质沥青铜矿化;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团块浸染状自然铜矿化;热液蚀变沸石化型黑铜矿化;凝灰角砾岩型黄铜矿化和碳质、硅化木铜矿化等6种铜矿化类型。这些矿化类型分别与相应的玄武岩组韵律层相对应,其中,沥青质铜矿化类型在区域上分布广泛,沥青广泛充填于熔结凝灰岩的气孔和含矿凝灰岩、碳泥质岩石破碎带中,自然铜、黑铜矿等矿物赋存于硅质沥青岩中,矿化层稳定,找矿标志明显,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意义和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