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以常州市A厂有机污染调查为依据,采用篇中讨论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由土壤、空气、地下水污染带来的人群健康风险。综合分析表明,场地目标污染物为4种苯系物,可能对人体产生肝肾病变、鼻上皮组织恶化和运动协调能力降低等非致癌效应;污染物暴露途径主要有3条,分别暴露于厂区人群和饮用厂区下游民井井水的居民。评价结果显示,厂区人群同时遭受皮肤接触污染土壤和呼吸污染空气带来的非致癌危害。4种污染物的多途径同种污染物累计非致癌危害指数分别为甲苯,2·82×10-2;乙苯,4·94×10-2;间对二甲苯,1·21×10-7;异丙苯,1·05×10-7。两途径多污染物非致癌总危害指数分别为4·26×10-5和7·76×10-2,非致癌综合危害指数为7·76×10-2;厂区下游居民饮用遭受污染的地下水,其多污染物非致癌总危害指数为1·55×10-5。各危害指数均小于1,非致癌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对于有效修复受污染地下水体、节约修复工程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化工厂遗址早期排污渗坑为目标污染源,在结合水文地质勘查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场地受污染地下水修复目标污染物,根据污染物迁移性、降解性、人体健康风险等指标及抽出处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渗透反应格栅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特点,使用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进行修复技术筛选。结果显示,该场地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1,4-二氯苯等有机污染物,其中1,2-二氯乙烷在呼吸吸入条件下的最大致癌风险达9.54×10-7。化学清除、监测自然衰减等四项技术适用于该场地地下水1,2-二氯乙烷修复,化学清除法综合排序分值最高,而在成本优先控制条件下,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更为适宜。研究对于我国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及修复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联邦及Alberta省级环境导则为石油烃污染场地提供了多级环境标准及评价方法。其中二级环境标准评价,准许根据污染场地的实际条件计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限值。环境导则限定了计算污染限值的模型和方法。这些模型大都是基于十分简化的野外条件的解析解模型,并根据导则规定的方法使用,以简化应用与审批程序。这些模型的用途和方法与一般通用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物运移模型有所不同,在实际运用时这些差别常常被忽略。同时,在复杂野外条件下运用这些模型时,经常遇到确定模型输入参数的困难。介绍了加拿大环境导则中计算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限值以保护地表水环境的模型方法,强调这些模型方法只适用于计算污染限值的特殊目的,不适用于预测污染物运移或套用一般模型拟和调参方法。结合具体计算实例,探索运用Monte Carlo方法评价与表示模型输入参数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方法用参数变化区间(或概率分布)来表示输入参数的变化或不确定性,以求得具有统计意义的保险污染限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却将二级环境标准评价方法推广到较为复杂(更真实)的野外条件。  相似文献   

4.
王川  陈植华 《地下水》2022,(1):75-78,125
本论文以西南岩溶山区某石化类场地为例,以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导则作为指导,结合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在完成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以及源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场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值模型,对不同情形下污染物泄露对场区浅层孔隙-溶蚀裂隙地下水的影响进行预测,结合预测结果建立了场区地下水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废铅蓄电池暂存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以长三角地区4家典型废铅蓄电池回收暂存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周边土壤进行布点取样,分析了铅、砷、镉、六价铬、铜、汞、镍、锑8种元素含量,并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企业周边土壤污染等级均为安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周边土壤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各企业场地周边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至中等范畴。分析结果可为开展专门性的监测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造成城市土壤污染、侵蚀、酸化和硬化以及土壤生物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州某商业地块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的调查和采样分析测试,查明污染场地主要污染物类型和特性及起火原因,对其进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为污染场地适宜性风险评估及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水中的部分指标含量较高,环境质量受到影响。针对主要污染物磷的特性,建议采用化学修复方案措施与对策,使污染场地达到无害化处理目的,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PAHs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明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PAHs的污染现状,系统地测试了该区土壤中PAHs的含量,对土壤中16 种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PAHs的质量分数为144.5~2 355.0 μg/kg,且水田土壤中PAHs的含量高于旱田土壤中的含量;土壤PAHs的来源既有燃烧源,又有石油类污染源;目前土壤PAHs以轻微污染水平为主,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土壤PAHs的生态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8.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综合国外研究进展介绍了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和评价方法,基础理论主要从人体摄取污染物质的方式和机制以及污染物摄取剂量和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两方面开展讨论。评价方法从数据收集、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风险表征4方面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叠加风险”和“多暴露途径同种污染物累计健康风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国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关问题,指出构建中国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应从制定法律入手,以典型污染场地风险评价为试点,逐渐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最终完成包括法律法规、评价指南和技术细则等在内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铬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水分配系数(Kd)是表征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包气带中迁移能力的重要参数,受污染物质量浓度、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铁铝氧化物质量分数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分配系数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分配系数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程;并以分配系数、泄漏量、土壤孔隙度、初始含水率为风险因子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以某工厂铬废液的泄露为案例,采用构建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处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建立为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监测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某有机污染场地为例,对比分析了 RBCA 和 CLEA 模型评价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毒理学方法分析了评价结果与污染场地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研究表明,两种模型在评价方法、适用范围方面存在差异,RBCA 模型适合需要综合考虑污染物在水、土、气中迁移转化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CLEA 模型适合以摄入污染场地种植植物为主要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1.
凹凸棒石进行碱改性后性能的提高,为其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重要基础.本文采用不同比例的氢氧化钠对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改性前后凹凸棒石理化特性的变化,并在人工配制的重金属Cd污染土壤上进行钝化实验,研究氢氧化钠改性凹凸棒石对污染土壤中Cd...  相似文献   

12.
二道松花江沉积物重金属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第二松花江河源区水体环境状况,通过测定二道松花江及其主要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Pb、Zn的质量分数,探讨了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浓度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二道松花江及其主要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不均匀,As、Cd、Cr、Cu、Hg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4.47×10-6、0.158×10-6、35.81×10-6、10.57×10-6、0.040×10-6,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上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但在金银别河处于极强生态危害程度,以Hg的生态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鄱阳湖地区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模型,对江西省鄱阳湖地区24个县市的饮用水中As、Cd、Hg、Pb、F、氨氮和酚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As在彭泽县所引起的致癌风险最大(29.1×10-6.a-1),Cd在鄱阳县的致癌风险最大(7.94×10-7.a-1),但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a-1);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中,酚的风险最大,出现在鄱阳县(4.99×10-9.a-1),远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最后将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相加得出鄱阳湖24个县市的整体健康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总风险水平介于10-6~10-11.a-1,基本处于可接受的水平。高风险区主要为彭泽县、南昌市、南昌县、湖口县,这些地区的饮用水环境健康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潮白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潮白河流域某段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系统采集了42件土壤样品,对其7种重金属(Cu、Pb、Zn、Cr、Ni、Cd和As)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参考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采用环境质量指数与环境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土壤样品中Cu、Zn、Cr含量超标分别为97.62%、100%、100%;Cu、Zn、Cr含量重度污染等级以上的分别占2.38%、2.38%、4.76%;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Cu、Zn、Cr含量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分别占97.62%、100%、100%,Cu含量2.38%处于强生态危害等级。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判表明,所有样点均已污染,其中达到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样点分别占28.57%、42.86%、28.57%;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显示土壤样品点中97.62%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根据悲观原则可以判断该段流域重金属污染均处于轻度污染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潼关金矿矿区早期粗放式的矿业活动对矿区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影响以及对暴露人群的不良健康效应的评价,采用地质调查工程选取了矿区附近6块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了68个土壤样本中Cd、Hg、As、Pb、Cr、Cu、Ni、Zn等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 山东是中国矿业与农业发达省份、沂南县东部堪称其代表。掌握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态健康风险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系统调查分析表层土壤样品4779件,获取Hg、Cd、Cr、Ni、As、Cu、Pb、Zn等元素分布最新数据,并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等评价研究了生态健康风险及相关问题。【研究结果】 (1)上述重金属均量与临沂市土壤背景值大致相当,仅Hg略偏高且变异系数最大,指示当地土壤Hg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与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相比,Cu、Cr、Ni是相对主要超标元素,As、Cd、Cu、Pb超标倍数大,它们均可能会产生生态健康危害;(2)据地累积指数平均值,该区土壤总体无污染,据单样值,Hg、Cu污染最突出,其他6元素污染较轻;(3)生态风险方面,Hg、Cd是主要生态风险元素,As、Cu次之。高生态风险区为铜井镇南东部、界湖镇西北金场附近以及县城西部主城区3个片区;(4)人体健康风险方面,重金属对成人不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极个别地区对儿童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Cr、As是主要非致癌风险元素,As致癌风险最大。【结论】 沂南县东部土壤质量总体较好,铜井镇南东部、界湖镇西北金场附近以及县城西部主城区3个片区为高生态风险区,Hg、Cr、As为主要生态健康风险元素。  相似文献   

17.
重庆秀山西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矿业活动较多的重庆秀山县西北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386件,分析测定As、Cd、Cr、Cu、Hg、Ni、Pb、Zn、Mn等9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9种重金属平均值都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Cd、Hg明显超出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超标率分别为75.2%和44.6%。土壤中Hg污染较严重,处于中污染或重污染状态,Mn、As、Cd总体呈轻污染,其余重金属基本无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显示,Hg、Cd为主要生态危害元素,Hg以强、很强和极强风险为主,Cd以中等风险为主。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儿童更易受到重金属污染威胁,重金属对成人不具有非致癌风险,对儿童具有非致癌风险,As、Cr是主要非致癌因子;成人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个别土壤样对儿童具有致癌风险,As致癌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8.
污染场地土壤风险基准值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对国内外土壤风险基准值和风险评价模型的调查,采用多介质暴露评价模型(MMSOILS),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壤风险基准值的差异性和污染场地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选择砷和苯作为评价的目标污染物,利用最不利的场地条件,进行风险值的量化评价,分析风险值随地下水使用点到污染场地距离的远近而发生的变化。利用线性回归,建立土壤风险基准值与健康风险值的量化关系,确立土壤浓度值14.74mg/kg和1.00mg/kg作为砷和苯的土壤风险基准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废弃矿山遗留生态环境问题,选择贵州丹寨废弃金汞矿为研究区,基于野外系统样品采集,通过原子荧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了区内土壤和农作物中的汞(Hg)、砷(As)浓度,采用单指标污染标准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了区内Hg、As污染程度及生态健康风险.结果显示:旱地土壤Hg...  相似文献   

20.
城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并根据深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7个主要水库由基因毒物质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数量级为1 0-5~1 0-4,而由躯体毒物质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数量级为1 0-11~1 0-10,因此,基因毒物质为优先控制污染物;(2)对于Cr、As、Cd这三种基因毒物质,这7个水库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是Cr;(3)对于躯体毒物质,所有水库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是氨;(4)饮用水源各类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小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但超过瑞典环保局、荷兰建设和环境部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目前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还没有包括在常规环境评价工作中,建议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该逐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