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矿山三维GIS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三维GIS利用3D数据结构来描述矿山三维实体,利用可视化、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矿山数据的三维显示.矿山三维GIS可有效地提供矿山三维数据的整合处理方法,完成矿山数据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实现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指导矿山规划和监控.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利用断层对剖面上地层进行分区的方法,实现被特殊断层如逆断层错断的复杂地层的三维可视化显示.系统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复杂地层的三维可视化显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地震勘探报告三维可视化的需要,以Unity3D引擎为开发平台,利用GIS 3D分析及3DS max三维建模,研究应用煤炭地震勘探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三维地质数据体、地质层位(包括断层面)以及复杂地质模型等的三维可视化,实现对三维地质模型的平移、旋转、缩放,以及各种综合立体显示,建立三维环境漫游和三维可视化交互平台,并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具有灵活方便使用的可视化系统。  相似文献   

4.
多层三维空间实体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借助于目前国际最广泛应用的三维图形接口OpenGL将其真实地显示出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多层三维空间实体建模技术是显示过程的关键步鼻。在实现单层空间实体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利用OpenGL实现了多层三维空间实体叠加建模,叠加实现的过程及其属性数据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异常结构三维综合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为了满足地球化学多维异常体系的研究而逐步展开的。应用于深部找矿预测的多维异常结构方法,从钻孔岩芯直接采样,获得了具有真三维属性的地球化学数据,研究者迫切需要在三维场景下对所获三维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解读和表达。异常结构三维综合系统(3D-MDAS)是利用三维可视化和地质体三维建模技术,在MapGIS K9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获得的。本系统实现了地上、地下数据模型的一体化显示,实现了实体模型与属性模型的耦合一体化显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异常结构进行空间分析,建立三维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笔者详细阐述了三维异常结构3D综合系统的三维建模思路和技术,并用安徽马头矿区的实际应用成果给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OpenGL曲面最短路径可视化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径分析是GIS空间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一些最短路径应用结果主要还是基于二维平面的线状显示。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曲面最短路径可视化是GIS最短路径分析的一个热点。通过简化处理实现曲面近似最段路径的求解与三维可视化表达。首先根据逐点插入法生成了三角网曲面,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三角网之间的拓扑关系.最后利用可视化开发语言VC++6.0,并结合OpenGL编程实现了曲面上两离散点间的最短路径三维显示。实验证明,该算法计算速度快,表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煤矿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矿地震数据二维解释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三维可视化在三维地震解释中的优势,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煤矿地震数据解释中。结合煤矿地震数据特点,研究了OpenGL和VC 6.0联合编程,利用适合地震数据三维显示算法,研制了基于Windows的煤矿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Sgy3D。Sgy3D系统基本功能包括数据体、Inline剖面、Crossline剖面、层位、等值线、任意测线等要素的三维立体显示;实现了对数据体的动态放大、缩小、平移等交互操作。将Sgy3D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解释,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绘制技术的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显示需求,在分析直接体绘制三维可视化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三维地震数据的特点,对其进行了一定地改进。并实现了三维地震数据体可视化方法和软件,经对三维地震波振幅特征透视显示,可揭示三维地震振幅强弱变化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二维构造图难于直观地描述地质构造的空间形态。综合利用VB、VC和OPENGL环境设计的盆地构造图三维可视化系统将构造图上涉及的要素分成点、线、面、区等不同类型,每个类型数据又都由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组成,并用数据库方式管理这些数据。系统除了可将各构造要素以三维方式显示外,还可以利用测井数据和剖面图恢复三维地层;同时允许用户与屏幕图形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对图形的切割操作。显示成果可以以栅格图形或AVI录像形式输出。通过几个用该系统输出的三维构造图的实例说明该系统基本能满足盆地构造图三维显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地形三维可视化在川藏公路典型路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形平面图的数据和有关区域地质资料的数字化方法实现川藏公路典型路段三维地形的显示和实时浏览,为进一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分布的叠加分析进行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矢量化的地形底图。川藏公路典型路段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工作对于川藏铁路的选线、绕避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开凿铁路隧道的位置选择等将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北衙矿床是中国21世纪初新发现的超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之一,除已经勘查评价的Au、Fe、Cu、Pb、Zn等元素外,还伴生有一定量的W元素等有益组分。文章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及外围马头湾和南大坪矿区中的钨矿化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初步查明了万硐山矿段和其外围矿床中的钨矿化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矿区(段)的含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在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还有少量的黑钨矿产出;钨矿化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地层接触部位的矽卡岩或其退化蚀变岩中,白钨矿多充填在石榴子石等矿物的晶体间隙,个别被石榴子石包裹(南大坪矿区);万硐山矿段和马头湾矿区中的白钨矿具有较高的w(Mo)。这些特征表明,北衙地区的钨矿化作用与典型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基本一致。万硐山矿段中白钨矿交代黑钨矿的过程与磁铁矿的结晶过程密切相关,暗示钨矿化与铁、金矿化作用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北衙地区的区域土壤W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浓度分级,且部分异常中心与已知的矿床/点明显对应,说明北衙地区具有良好的钨矿找矿潜力,白钨矿和黑钨矿均可以作为找矿标志性矿物,而Mo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则可以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青海卡尔却卡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海省格尔木市卡尔却卡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卡尔却卡铜钼矿是近年在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发现的中型矿床,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矿区北西部具有斑岩成矿的特征,矿区中部具有典型矽卡岩成矿的特征。卡尔却卡矿区共圈出铜锌钼多金属矿体64个,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斑岩成矿的事实为今后在东昆仑成矿带找矿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Forrestania绿岩带(FGB)位于西澳大利亚Yilgarn克拉通东南部,是澳大利亚重要的Ni-Cu-Au成矿带,属于澳大利亚一级Ni、Cu成矿远景区和三级Au成矿远景区。FGB地区的Ni—cu矿床主要与带内的超镁铁质岩墙有关,属于富硫化物接触交代型成矿,主要以巨厚层状产出在基底长英质碎屑沉积岩和上覆的科马提岩之间。FGB地区金矿的形成主要与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构造内的石英脉有关,属于石英脉型金矿,是含镍硫化物富集(Ni)、多期后成矿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热液交代(Au)等多种地质活动长期复杂混合的产物。其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早期Ni的沉积阶段、早期区域构造运动阶段、持续构造活动阶段、Ni矿体解体和Au元素富集阶段、Au矿脉的形成阶段。根据上述理论指导,笔者分析成矿特征后,选出Au成矿远景区,进行物化探综合勘查,圈定出异常区域,并在异常区内发现了较好的矿化线索。通过实践证明了理论推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所面临的现状、进展和趋势进行了系统的调研与分析,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动向,综述了成矿理论和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中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应加强矿床保存和演化的研究。最后重点分析了我国的矿业国情并提出了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功文  陈建平 《现代地质》2004,18(4):537-542
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的定量研究正在受到广泛关注,集中体现在现代矿产资源勘探模式趋向于从经验找矿、理论找矿和信息找矿3大传统找矿方法向集成信息技术方向发展。本项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的玉龙斑岩铜矿床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矿床定量评价的4个方面的新认识:(1)区域矿床发生、发展的年代与消亡速率的确定是研究矿床规模与保存环境的重要参数;(2)研究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特征有利于斑岩体的剥蚀起始时间的估算,研究区不同时代地层剖面的对比分析以及成矿古地理环境的模拟有利于正确评价斑岩矿床的形成与保存现状;(3)地层、岩体、构造和DEM数据的三维空间定量研究是正确评价"多位一体"成矿模式的重要因素;(4)3S技术发展了三维可视化技术、数据融合和模拟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多元数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有助于提高发现大型矿床或潜在矿床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Renli extra-large Ta-Nb deposit is rich in tantalum, niobium and beryllium resources. The Ta2O5 resource is of extra-large scale and the Ta2O5 resource reaches large scale.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the prospect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f rare metals in Renli extra-large Nb-Ta deposit, the authors hav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work of geochemical analysis, EPMA, fluid inclusion study, isotope dating and mineral processing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nli extra-large Ta-Nb deposit, the authors also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prospectiong ideas of the deposit. There are many associated minerals in Renli Nb-Ta deposit,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rare metal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high. Therefore it has great value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at characterized by gree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no tailings can be carried out in Renli Ta-Nb deposit as a typical example. Renli mining area is rich in tantalum, niobium and beryllium resources and has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With increasing geological exploitation funding, it’s probable to make new prospecting progress of Ta-Nb-Be-Li rare metal. The next work will focus on the control of the deep ore bodies of No.2, 3, 5 and 6 main ore veins in the mining area in order to make new progress in tantalum niobium beryllium ore prospecting. The research work of concealed spodumene muscovite albite pegmatite in western or southwestern mining area will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spodumene muscovite albite pegmatite type lithium ore prospecting.  相似文献   

17.
湖南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钽铌铍矿资源丰富,Ta2O5资源量达到了超大型规模,BeO资源量达到了大型规模。为进一步研究湖南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稀有金属的赋存特征、成矿规律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开展了地球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包裹体、同位素测年及可选性试验等研究工作,通过系统梳理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的工作进展,进一步探讨了该矿床的下一步找矿思路。仁里钽铌矿床共(伴)生矿种多,稀有金属综合回收率及矿产资源采选综合利用率高,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作为绿色、环保、无尾矿范例进行高效勘查与开发。仁里矿区钽铌铍矿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加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有望取得钽铌铍锂等稀有金属找矿新进展。下一步应对矿区2、3、5、6号主矿脉深部矿体进行控制,力争取得钽铌铍矿找矿突破,同时加强对矿区西部或西南部隐伏锂辉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锂辉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型锂矿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8.
云南勐糯铅锌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资源接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勐糯铅锌矿受地层控制,矿体沿走向变化稳定,品位高,矿物组成简单,属层控沉积-改造型矿床.通过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地质和物探工作为基础,提出了远景区,经验证,找到了新矿体,扩大了矿床规模.该区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19.
龙王江锑砷金矿床由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和蚀变糜棱岩矿体构成。矿体一部分呈平行分布,另一部分呈斜列分布,受劈理化带或剪切带控制。主矿体沿倾向延伸大,可构成垂深达千米的"超深矿柱"。锑砷金矿成矿是在Sb-As-Au特定的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发生的,构造应力是完成元素活化、运移和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的热(动)力。矿床成因属动力变质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蚀变岩型金(锑)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该矿床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腾飞 《黄金地质》1997,3(1):31-37
论述了白云金矿床的地矿地质特征。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石物质组分及金的赋存状态,围岩蚀变,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阐明金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金矿是与碱性成矿流体有关的岩浆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