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永辉  朱翔  周同和 《岩土力学》2016,37(Z2):388-396
基于郑州三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6个场地19根大直径灌注桩现场足尺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后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实测结果,研究桩端后注浆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荷载传递规律、桩端承载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条件下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受注浆龄期影响较为显著;在黄河中下游以中密~密实粉土、粉细砂及可塑~硬塑粉质黏土为主要冲积地层中桩长40 m左右的大直径灌注桩表现为摩擦型桩,但相比于未注浆桩,桩端后注浆桩传递至桩身下部及桩端的荷载更小;桩端后注浆在桩端下形成水泥沉渣坚硬固结体,有效地处理了桩端沉渣问题,且通过渗透劈裂作用,形成深度可达1 m的网状分布的水泥胶结体,加之对桩端土层的压密效应,显著提高了桩端支承性能与承载刚度;桩端后注浆显著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发挥水平,并降低了桩侧极限摩阻力对应的桩土相对位移,使得大直径灌注桩在较小的沉降下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区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对后注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理论研究仍滞后于工程实践。依托印尼软土地区某工程,开展不同桩长普通钻孔灌注桩和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是同条件下普通钻孔灌注桩的1.20~1.26倍,后注浆灌注桩的回弹率和弹性变形相应增加;研究区地质条件下后注浆水泥浆液上返高度约为12.4~13.8 m,桩端以下水泥浆下渗深度约为1.3~2.1 m(约为桩径的1.6~2.6倍);后注浆灌注桩水泥浆上返高度以下桩侧和桩端以下岩土层的标贯击数较压浆前均显著提高,后注浆导致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提高是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指导印尼软土地区后注浆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桩端后注浆技术,可较好地固结钻孔灌注桩的桩底虚土;提高桩端承载力。因此,桩端后注浆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处理中,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军  金天  秦伟  张峰  蔡瑛 《岩土力学》2024,(5):1321-1333
我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温州地区广泛存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地层。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后注浆技术改善其承载性能。为了评价后注浆技术对这类地层中灌注桩承载力改善效果,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对比了不同注浆量对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分析了浆液分布特点,探讨了浆液在卵石层中的扩散范围,研究了浆液扩散范围与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浆液能够有效地填充桩端卵石层,注浆量的增加使得填充范围扩大,填充范围为3~4倍桩径时,桩的承载力改善最显著。在不均匀卵石持力层中存在一个最优注浆量,最优归一化注浆量约为2.8,若超过该最优注浆量归一化值,桩的承载力不再显著提高。单桩模型试验确定的最优注浆量与刘金砺公式[1]的预测结果接近。扫描电镜技术有助于评价桩的后注浆技术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土层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卫东  王萌  吴江斌 《岩土力学》2023,(11):3091-3098
静钻根植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植桩工法,采用下段竹节桩与桩端扩底相结合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单桩承压或抗拔承载力,在江浙沪地区已取得了大量应用实践,但限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对于桩端扩大头的承载性能不甚明晰。基于自平衡静载试验方法,对桩端扩大头的极限抗压承载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测桩端扩大头极限承载力相比规范计算结果提高了40%,反分析得到上海(7)层粉砂的极限端阻力折减系数为0.72~0.81,明显高于规范建议取值0.50~0.55;桩端扩大头的承载能力完全发挥所需的桩顶位移值约为0.03倍桩径,且主要由端承力控制;静钻根植桩全桩身承载能力中,扩大头部分占比达64%~67%,扩大头结构完整性对静钻根植桩工作性能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灌注桩后注浆工艺能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小变形、增强桩的质量稳定性。根据某工程注浆和未注浆钻孔灌注桩的单桩静载试验的分析与对比,结合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桩顶荷载与桩端荷载、桩顶沉降与桩身弹性压缩量等关系,探讨钻孔灌注桩注浆前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的变化规律和某些影响因素,对了解桩端压力注浆桩的承载性状及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工挖孔支盘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人工挖孔支盘桩的静载荷试验,研究了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和承力盘的承载作用。对极限荷载下支盘桩承力盘和桩侧摩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进干丁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后注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内力测试,研究了其承载及沉降等相关特性.经过分析表明,在高荷载作用下,后注浆超长桩表现出摩擦桩特性,桩顶沉降中超过90%是桩身压缩量导致,其摩阻力发挥程度与荷载大小、位置及土层类别均有关系,沉降桩径比(s/d)超过4%才逐渐发挥端部附近承载力,桩底沉渣会影响侧阻力和端阻力,桩...  相似文献   

9.
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进江  程谦恭  贺宏武  李成辉  文华 《岩土力学》2012,33(11):3323-3330
基于厦深铁路潮汕车站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完全参照原型的软土地基地层分布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桩间距下的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物理模型试验,对荷载传递机制与不同桩间距下桩体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及地基沉降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桩身轴力沿着桩身高度往下先逐渐增大到某一深度后又逐渐减小,随着桩间距增大,桩承担上部荷载的方式由摩擦桩逐渐向端承桩变化;随着桩间距增大,桩身中性点下移,桩身最大负摩阻力出现的位置下降,且其值减小;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有显著影响,而对桩体荷载分担比影响较小;不同桩间距下,两桩中心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均小于4桩中心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随着路堤填土荷载增加,土工格栅表现为拉应变逐渐增大,拉应变曲线刚开始比较平缓,后逐渐变陡,增大的速率先慢后快。  相似文献   

10.
朱楠  崔自治 《岩土力学》2014,35(Z2):267-271
以桩的长径比l/d、桩间距与桩径之比s/d、注浆加固体厚度h为因素,以单桩极限承载力Qu与某一荷载下的桩顶沉降Sp为评价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桩端后注浆对单桩承载性状的作用效应研究,得出各因素作用效应的重要性次序和作用规律。研究表明,无论对桩基承载力还是对桩基沉降,桩间距与桩径之比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s/d较大时采用桩端后注浆来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小桩基沉降,效果更显著;桩端后注浆使桩的端阻增大,承载性状改变,由摩擦桩逐渐过度为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或端承桩。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约束和无约束式,平硐式、横梁式、内撑式、锚拉式、堆载式等不同桩底测试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武汉市某大学的一栋教学楼、实验楼人工挖孔桩工程实例,设计了平硐约束式桩端土原位静载试验,用于测定人工挖孔桩端土极限承载力,试验步骤主要包括设备与安装、最大荷载选取、加载与卸载观测等测试过程.对进行的6组试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简便、有效、可行,较好地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具有相同直径和长度的PHC预应力管桩和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及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分析两种桩型在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下情况下的桩顶变形以及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桩型的竖向受荷性能差别不大,PHC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要略大于灌注桩;PHC管桩的水平向承载力与灌注桩几乎相同,但水平向位移要略小于灌注桩的位移,由此计算得到的地基水平向抗力比例系数m也就略大于灌注桩的m值。  相似文献   

13.
非饱和粘性土中气体渗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体的进入形成了非饱和带,饱和土层中的气体渗透实质上是非饱和渗透问题。本文借助基于多孔介质气体渗流理论并考虑气体压缩性的、描述非饱和土中气体渗流运动的本构方程,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饱和粘性土层中的气体渗透规律。结果表明,饱水粘性土层中,气体渗透存在起始压力值,数值为100~200kPa, 与上海地区粘土的非饱和进气值较为接近;气体渗透速度与外界所施加的压力平方差梯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段特征。后者可能与在充满结合水的微孔隙通道中,只有一部分结合水在气压梯度的作用下发生流动,从而形成气体通道,施加的外力越大,形成的气体通道也越大,气体渗流也越明显。非饱和粘性土中气体渗透规律的研究,对于饱和粘土中的气压法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饱和软土中挤土桩休止期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海地区许多项桩基静载试验中,发现桩身大部分处于软土中的桩,在规范要求的间歇内,有时桩的竖向承载力与地质资料提供的计算值相差甚远,而有时又基本相符,经比对相同休止期不同场地的桩静载试验结果,发现地质条件的细微差异,可能是造成桩休止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微小的地质差异,阐述其对挤土桩休止期的影响。这一论点若成立,将对工程桩基的投资及安全取值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叶为民  王琼  陈宝  黄雨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S1):590-596
本文通过上海软土的土水特征、非饱和三轴剪切等试验,以及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预测等手段,获取了上海软土的非饱和特征参数:上海地区软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的进气值在120~250kPa,且随土体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残余吸力约为10~20MPa,并随土体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减饱和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低吸力范围(0~1400kPa)内,上海浅部第21土层的土水特征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上海非饱和软土的渗透性参数随吸力(含水量)呈现非线性变化,吸力增加(含水量降低)渗透性快速降低;低吸力范围内,上海软土(4层灰色淤泥质粘土)非饱和强度与吸力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参数φb=10.6°。  相似文献   

16.
天津软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关于软土地基主、次固结变形分析是一项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课题。通过对天津市海积软土进行的固结试验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结合净势能曲线解释了固结曲线上拐点的意义 ,研究了次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 ,同时建立了次固结系数与时间、固结压力和压缩指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基中分布有较厚的砂土层,砂土层是桩基的良好持力层。该地区砂性土埋藏浅,厚度大,往往夹杂粉土或粉质黏土,一般随深度增大,砂土变密实。已有研究成果中,针对桩身穿过多层砂土条件下桩基承载力的研究较少。砂土地基中打入桩试验结果表明,砂性土的状态对打入式预制桩的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松散或稍密的砂性土中沉桩一般比较容易,而在中密或密实的砂性土中则较为困难。本文通过某电厂工程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研究了砂土地基中桩身沉降随荷载变化规律,分析了桩身轴力随地层深度变化特征及不同土层的桩侧摩阻力。设计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长为47.2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桩身穿过9层土层,由现场3根桩静载试桩结果可知,荷载与沉降关系呈非线性,Q-s曲线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整体破坏3个阶段, 15m深度以下的粉细砂层侧摩阻力对桩身轴力影响较大, 15m以上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对桩轴力影响较小。根据Q-s曲线确定单桩极限载荷约为4800~5400kN,平均值为5201kN,可满足设计要求,地基中下部砂土层承载力较大,砂土侧摩阻力大于黏性土的侧摩阻力,最大可达到70kPa。所得结论可为该类地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及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市土质地基越来越多,通过几个建筑工程原位承载力试验实例,论述了土质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值合理性问题,分析了目前对土质地基的勘察设计存在的不足,以及设计变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将软土粉体强制拌和,使软土凝结加固的粉体喷射搅拌法在郑州一工地应用中效果良好,施工过程中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混凝土桩钻孔压灌工艺在软土地基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粉煤灰混凝土桩及钻孔压灌工艺的特点,指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桩钻孔压灌工艺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列举了2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