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0年12月由国家教委组织了“七五”攻关项目“检测陶瓷零件的微焦点X-CT实验系统”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一致通过的鉴定意见认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完成的这个项目,是由国内首次制成用于检测陶瓷零件的X-CT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微焦点X射线源,已能检测出25μm左右的细微裂缝,完成了该课题原定的技术指标,具有快速多用、调试简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一个第三代扫描方式的微焦点X-CT实验系统的伪象产生原因,讨论了滤波函数选取的原则并给出了若干理论数据与实际样品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FDK算法是应用在锥束CT系统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建算法之一,该算法是在假设CT成像系统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条件下得到的。然而实际的锥束CT成像系统很难完全满足理想成像关系的要求,系统的几何失配会极大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因此必须在重建之前对成像系统进行校准,获得系统的几何失配参数,并在重建过程中修正几何失配参数造成的影响。本文以之前所提出的锥束CT系统校准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在实际应用这种校准方法时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然后利用所搭建的锥束XCT系统得到实际的校准结果和重建结果。结果证明之前所提出的应用于锥束XCT系统的校准方法对于测量系统的几何失配参数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德国Wunstorf和GE传感与检测科技的菲尼克斯X射线(phoenix|x—ray)家族推出了v|tomel|xL300工业CT系统,这是全球第一款可以通过300kVX射线管获得1μm分辨率的CT系统,若采用温度稳定的GE数字平板探测器,可获得更高对比分辨力,对于因结构复杂而不能使用光学或坐标测量机检测的部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 X-CT 装置的技术进步.当前 X-CT 技术进步的内容主要为:扫描及图象重建时间短,分辨率高;信息量大.近年来开发了连续旋转螺旋线扫描方式和电子束超高速扫描方式,其中连续旋转螺旋线扫描方式已成为常规 X-CT 扫描的发展主向.  相似文献   

6.
X-CT机空间分辨率测试规范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分辨率有四种测试方法:分辨成排圆孔模型测极限分辨率;分辨成排条形模型测极限分辨率;扫描针模计算MTF曲线;扫描条形模型计算MTF曲线。前二种方法直观、简单,但模体重、体积大,且测量结果有一定主观因素,这两种方法用于日常质量控制为宜。第三种方法能得到完整的MTF曲线,但计算过程复杂,本文推荐使用最后一种方法,并简述其原理,认为该方法测量MTF曲线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中的MCNP程序,对不同能量不同材料的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用不同密度的薄金属片作为光电转换体,X光子的转换效率有明显变化,具有可观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引进最近四年内,二手X线CT机的引进不断增加。本文所谓的二手CT,是国外已用过的在1985年之前生产的CT扫描仪转手运到我国销售的,据有关统计,全国现有已有各种型号的X线CT扫描装置(以下简称CT)五百余台,其中二手CT约占40%。就河南省而言,现有CT机29台,其中二手CT机有12台,占41%;郑州市现有CT8台,其中二手CT为4台,占50%。引进二手CT的医院多数为地、市级医院,也有省级医院  相似文献   

9.
在箱包CT检测中, 当放射源活度很低的情况时, 对CT成像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降低统计涨落和噪声的影响, 使CT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实验证明对于弱信号情况下, 利用多次累加的方法, CT成像具有比较高的质量, 能够实现物性判别的要求。另外对于A/D量化误差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焦点CT在含能材料密度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微焦点体积CT(μVCT)技术和同步测试方法,研究含能材料体密度与体积CT灰度值的相互关系,探讨相近密度范围内含能材料试件的密度测试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分辨出样件间0.1%的密度差;在样件密度变化范围为2.5%时,试件体密度-体积CT灰度值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  相似文献   

11.
微地震震源机制解包含储层及裂缝特征信息,对于地质力学建模和水力压裂储层评价都有十分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微地震震源机制类型仍存在争议,该方面的基础实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针对花岗岩和页岩两类岩石,开展了水力压裂微地震实验研究.在实验进行前,分析了实验条件和数据采集方式.根据实验室测定的岩石物性参数和各级检波器微震事件的P波初动信息等,利用射线追踪进行微震事件的反演定位.定位的结果同岩石CT扫描观测到的裂缝有较高吻合度.利用微震事件在各级检波器处的P波初动极性及检波器在岩石表面的位置信息,进行微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反演,得出了水力压裂实验下微地震震源机制以剪切型占优的结论.结合微地震事件定位结果,震源机制反演结果和岩石CT扫描裂缝结果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认识,为今后的实际微地震监测裂缝解释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化学地震传感器,利用密闭液体(例如,电解质溶液)作为敏感要素,将外界震动引起的活性离子在电极间的不平衡转换成电流输出。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此理论方法来研发采用传统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研制的微地震传感器的可行性。基于震动试验台测试得到的实际速度与输出电压幅度的线性关系,研制设备的灵敏度特性为274V/m·s~(-1)(20~80Hz)。研制设备与类似商用产品(MET2003)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MET2003相比,研制的设备在对随机震动的响应方面具有更低的功率谱。总之,本文提出的电化学地震传感器可以利用微机电系统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与传统电化学地震仪相比具有更出色的性能和更低的功率谱。此新型微传感器可应用于地震监测,提升地震定位、火山喷发和其他地表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典型构造微破裂集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理岩破裂实验,考察了典型构造中微裂纹的演化、集结的过程和特征.根据损伤理论,分析了构造对微破裂演化的控制作用.根据微破裂集结临界条件的相似原理,认为这些特征可以类推到公里尺度,它们有助于解释地震中短期阶段的前震或广义前震分布,作为地震前兆的一次效应.其它物理效应为二次或三次效应.微破裂集结时局部密度突然加大,有助于解释部分前兆记录突跳现象.非集结部分出现部分微裂纹愈合,密度反向变化,有助于解释一些前兆记录在短临阶段记录中出现反向的现象.考察了不同构造的不同部位微破裂萌生和演化的范围差异,这些差异有助于解释不同地质构造孕震区域的孕震过程,从而可解释板缘和板内地震前兆记录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被不同观点学者分别引用,以论证地震是否有前兆记录的问题.然而,在考察不同地区的前兆记录时,必须注意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一例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家猪下颌骨及牙齿进行了微焦点CT成像,通过加置滤波片有效减弱了线束硬化对CT图像的影响。基于数据约束模型(DCM)对样品三维结构进行了定量计算,获取了包含小于CT图像体元尺寸在内的样品跨尺度结构信息。对样品中孔隙及高吸收组分的联通特性进行了跨尺度计算,得到这两种组分的三维团簇分布。与常见的图像阈值分割法相比,DCM模型有效减弱了部分体积效应对图像分析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为考古样品的内部形态测量、结构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为考古样品的数字建模存档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大震之前有地声,这为中外无数次的记载所证实。地声研究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探索主震与声发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相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积累大量、连续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6.
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层析(CMT)及其在石油研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工业微焦点CT的X射线源焦点尺寸小于5微米,成象分辨率明显优于常规焦点CT。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微焦点CT在许多技术领域进行了应用,取得了崭新的成果:(1)确定岩心的基本物理参数—计算和描绘密度、孔隙度、流体饱和度分布;(2)描述岩心的微观特征—直观描述岩石内部孔隙结构和流体分布特征;(3)特殊油藏岩心分析评价—观察碳酸岩、火成岩等内部一些常规技术无法获得的特征;(4)岩心驱替和提高采收率分析—重建油水在岩心内部的宏观分布状态;(5)其他方面的应用—岩心筛选、地层伤害评价、岩石力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大亚湾核电厂地震检测系统的一份考查报告。文中介绍了该核电厂地震检测系统的仪器配置、运行情况以及根据地震检测系统提供的资料可能作出的地震决策内容。最后,对有关工作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微CT技术的砂岩数字岩石物理实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岩石物理技术可弥补传统岩石物理实验的诸多不足,为岩石物理学研究提供一个新平台.本文以常规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微CT扫描结合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具有真实孔隙结构特征的三维数字岩芯模型;应用Avizo软件内含的多种形态学算法进行数字岩芯孔隙结构量化及表征研究,统计获取了孔隙度、孔隙体积分布及孔径分布特征,建立了等价孔隙网络模型;将Avizo与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Comsol完美对接,实现了孔隙尺度的渗流模拟并计算获得绝对渗透率,对于考虑固相充填孔隙的情况,模拟计算了岩石有效弹性参数,并与近似Gassmann方程良好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将Avizo与Comsol结合使用的方法丰富了现有的数字岩石物理研究手段,为其大规模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室内岩石变形实验中岩石的微破裂和应变能释放等情况,联想到地震发生的几种相似现象:(1)岩体在较低的状态下亦有可能发生地震;(2)小震的发生预示岩体内应变和应变能的释放,但应力却未必释放;(3)主震时就变能大量释放,但仍有相当多的应变能残留在岩体中,这应是老震区发生地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定期检验对于内部缺陷还没有成熟的无损检测方法,射线检测可以对内部缺陷进行定性检测,CT检测技术可实现缺陷的精确定位和定量。针对某型号呼吸器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结构特点,依据有关定期检验标准,制作各种缺陷,开展CT检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表面缺陷和纤维层内部缺陷都有很好的检出效果。以厚度2姗的铝内胆为基础,对缺陷的位置和深度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