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克服测量野外取水样中氡的浓度需密封3-4h后的弊病。本文提出一种取水样后先将样瓶中氡排净、封闭,并进行2min的强烈震动,然后在野外条件下测量氡浓度的快速方法。该方法对于在现场快速评价异常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外铀金地质》2001,18(2):110-114
研究了匈牙利东北部地区地下水中氡浓度的变化,该区特殊的地质特征造成井水(在100-350Bq.L^-1之间)和住宅空气中(有时可高达10000Bq.m^-3)高氡浓度,井水中观测到的氡浓度显示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法预测的变化特征,在相邻的井中,浓度值的变化可能达10倍,在一些井中,一年中可测到3-6倍(在20-180Bq.L^-1之间)的浓度值变化,观测的目的是探明壤中气的氡浓度,水中的氡浓度和气象参数(即,大气压、温度、风速和空气湿度)之间的相关性,获得了壤中气氡浓度和气压之间的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k=-0.84)。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HAB地区层间氧化带铀矿化的含矿层具有渗透性和铀源条件较好的灰色砂体,含有一定量有机炭作为还原剂、层间氧化带的规模和分带性都比较好。受层间氧化带翼部过渡带控制的铀矿化规模大、层数多、品位富,显示出本区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建议今后将进一步控制延安组和直罗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展布形态、追索矿体规模应为将来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权志高 《矿床地质》2006,25(Z2):253-256
矿化区位于新疆吐哈盆地东南缘的大南湖凹陷东部,铀矿化赋存层位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和中段上部,上段主要为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中段主要为曲流河和三角洲沉积。铀矿化厚度4.9 m,品位1.902×10-4,平米铀含量1.996 kg/m2。矿体形态为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褐黄色、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砂质砾岩、砾岩。铀的存在形式以吸附状态为主。区内的铀矿化类型属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形成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与层间氧化带发育存在直接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5.
林双幸  王果 《铀矿地质》2003,19(5):264-270
本简要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发现,以及该区主要找矿目的层位——乌伦古河组和红砾山组的沉积环境、原生地球化学环境、层间氧化带发育规律和砂岩型铀矿化的产出特征。笔认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发现,对于在该盆地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壤磁性测量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它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磁性参数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土壤磁性测量在研究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中的可行性,并通过在内蒙古东胜地区的应用研究总结出了氧化带前锋线处磁化率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主要对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潜水氧化带和层间氧化带的砂岩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对比.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潜水氧化带的黏土作用,碳酸盐化作用,U、V、Mo的相关性比层间氧化带强.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层间氧化带与潜水氧化带具统一的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潜水氧化带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后生蚀变作用较层间氧化带强,层间氧化带Eu负异常较潜水氧化带明显.  相似文献   

8.
孙泽轩 《铀矿地质》2000,16(2):79-84
本文介绍了盈江盆地的构造格架及构造分区、晚第三纪盆地沉积特征 ,对盆地盖层发育的氧化带进行分类 ,论述了氧化带的发育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认为阻水断裂上方的潜水顺层氧化带及遭受后期潜水顺层氧化的古潜水氧化带铀矿化是区内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9.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6,22(5):320-320,266
磁化率测量是勘查铀矿的一种可能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人观测钻孔岩心的磁化率,也有人测量土壤的磁化率,在有条件时还有人进行磁化率测井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利用离子泵测氦仪,测定水浸土壤样的水中氦的找铀矿方法。通过十项浸泡条件及测量试验,确定了处理土壤样的水浸技术。在矿床上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陡倾角地层的条件下,壤中氦异常出现在深部铀矿化范围的水平投影位置上,说明该方法对寻找隐伏铀矿是有效的,可用于地表详测等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宁夏惠安堡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断带的马家滩褶断带,传统理论认为褶断带不利于后生铀成矿作用。但近几年的找矿探索证明褶断带后生铀成矿既具有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一些特点,也有其特殊性。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由逆冲推覆体主体和前缘带组成,前缘带由推覆前缘带和反冲带组成。反冲带多见东倾的叠瓦状反冲断层,最东部反冲断层的上、下盘附近是铀矿化集中的地方。正是这些东倾的叠瓦状分布的反冲断层使找矿目的层反冲上升,接近地表,与含氧地下水发生水力联系,地下水得以对目的层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改造,形成层间氧化和铀矿化。  相似文献   

12.
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参数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冻融过程在寒区水文和气候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的参数化对模式的设计和模拟结果有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广泛应用的Bucket,SIB,BATS,VIC,BEAS, LSM等几种主要的陆面模式中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比较。首先,详尽地描述了土壤冻融与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总结和评述了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其次,对几种主要的陆面过程模式在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中对冻融过程的考虑及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还对冻结深度和冻结周期的预报模式进行了简介,最后对该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黄国夫  叶树林  万骏 《矿床地质》1998,17(Z5):913-916
本文依据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的成矿特点以及铀镭平衡变化的特征,根据218Po测量技术在已发现的该类型铀矿床上普查找矿的试验结果,讨论了地面氡法测量技术作为寻找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的普查手段的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坡折带的概念、特征、类型划分和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陆相盆地坡折带与地浸砂岩铀矿从理论、成因和产出构造环境条件等诸多方而进行了类比,发现陆相盆地坡折带与地浸砂岩型铀矿有着密切的共性和联系,在成生和分布上有其相似和吻合性;而地浸砂岩型铀矿因后生氧化一还原成矿的特殊性,与油气藏分布规律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将坡折带理论与铀矿成矿理论进行结合研究,提出了十红滩铀矿床尚存的棚关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扩大矿区外围找矿勘探工作起到了一个开扩找矿思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耦合冻土方案的大气模式对祁连山区春季土壤状况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黑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区2003年春季土壤温度、湿度变化进行分析,运用耦合冻土参数化和没有耦合冻土参数化的大气模式MM5对该区春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观测值进行对比,对模拟的产流量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考虑冻土参数化方案对土壤温度模拟的改进主要体现在表层土壤,对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没有大的改进;考虑冻土参数化方案改进了对100 cm深度以内的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总体来讲,考虑了冻土参数化的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模式对黑河流域上游季节冻土区土壤温、湿状况的模拟,在一定程度上逼近祁连山区的春季土壤状况.考虑冻土参数化和没有考虑冻土参数化对产流量的模拟表明,冻土参数化对产流量模拟有很大影响,冻土形成的不透水层可以产生更多的地表径流.尽管考虑冻土参数化过程对模拟结果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进行寒区冻土过程模拟时,还需要进一步对土壤信息、模式物理过程,大气背景场驱动数据以及局地因素进行详细而精确的考虑,以期进一步提高模式在寒区的模拟性能,特别是为高寒山区无观测地带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次网格积雪参数化在祁连山区斑状积雪带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积雪参数化分别采用简单的积雪参数化方案以及考虑次网格积雪分布和雪密度变化的复杂积雪参数化方案,对黑河流域上游祁连站附近气温和降水进行模拟,与祁连站的观测值对比,检验积雪参数化方案中次网格积雪分布和雪密度变化在该地区气温和降水模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简单积雪方案对网格积雪的非0即1描述在斑状积雪带是不合理的,尤其在黑河流域海拔3 300 m以下积雪多为斑状或片状,网格内积雪非均匀性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耦合简单和复杂积雪方案的大气模式对气温模拟和观测值比较发现,新方案模拟的气温比旧方案模拟值更接近观测值,在气温低于0℃时改进尤其明显,说明使用复杂积雪/融雪方案可改进斑状积雪带气温的模拟.耦合复杂积雪方案的大气模式模拟的降水与观测值绝对误差低于耦合简单积雪方案模拟结果,复杂积雪方案的模拟结果降水错报率为使用简单积雪方案结果的一半,证明了耦合复杂积雪方案可以提高大气模式对该地区春季降水模拟的准确性.与积雪面积变化相对应,耦合复杂积雪方案模拟出了融雪产流量,而使用简单积雪方案则没有模拟出来.综上所述,耦合考虑次网格积雪分布和雪密度变化的复杂积雪参数化方案比耦合“非0即1”积雪方案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祁连山区冬、春季气温和降水.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资源的变化和补给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自强  李琼芳 《水文》2001,21(5):1-5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结构,利用实验和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包气带蓄水量、土壤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观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的成果分析了土壤蓄水量和土壤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变化过程,以及不同地下水埋深时大气降水、地下水对土壤水资源补给过程和补给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王勇  谷懿  赵丹  王东升  王猛 《铀矿地质》2024,(2):359-366
文章以探索新型铀矿放射性勘查技术方法的试验效果为目的,在特拉敖包砂岩型铀矿产地开展了土壤光释光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通过数据处理,综合地质、钻孔和物探相关先验信息,分析评价了土壤光释光测量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光释光测量等效剂量数据非正态分布,不适宜采用逐步剔除法进行数据异常下限的计算;对数处理后的数据符合近似正态分布,可根据数据分布特征进行异常下限的估算。在铀矿体上方及其附近,存在土壤光释光测量等效剂量异常,表明该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异常成因的分析,提出通过不同深度样品等效剂量差的矿致释光异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金矿带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趋势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柯海玲  李贤  徐友宁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4,33(8):1196-1204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定量化预测变异趋势,是探讨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累积效应及预警方法的关键。收集整理小秦岭金矿区以往调研资料和陆续的动态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28年来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特征污染物Hg、Pb、Cd、Cu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扩散速率,并利用年均增长量和总变化率2个参数,定量计算了研究区土壤Hg、Pb、Cd、Cu的累积速率,探讨其环境意义。分析表明,1985年至今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Hg、Pb、Cd含量平均值持续增长,Cu有所波动,但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在区域分布上,Hg、Pb、Cd基本以双桥河流域为浓集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均逐渐扩大,且向下游有加重的趋势,Cu和Pb的污染范围虽然也在扩大,但极重污染区正在减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20.
柯海玲  李贤  徐友宁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4,33(08):1196-1204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定量化预测变异趋势,是探讨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累积效应及预警方法的关键。收集整理小秦岭金矿区以往调研资料和陆续的动态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28年来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特征污染物Hg、Pb、Cd、Cu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扩散速率,并利用年均增长量和总变化率2个参数,定量计算了研究区土壤Hg、Pb、Cd、Cu的累积速率,探讨其环境意义。分析表明,1985年至今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Hg、Pb、Cd含量平均值持续增长,Cu有所波动,但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在区域分布上,Hg、Pb、Cd基本以双桥河流域为浓集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均逐渐扩大,且向下游有加重的趋势,Cu和Pb的污染范围虽然也在扩大,但极重污染区正在减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