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夏季,我国内蒙古、西藏、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江苏、山东、河南、海南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使农业、牧业以及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高温少雨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14年夏季(6-8月),我国旱情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的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东部、东北中南部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区域,黄淮、西北地区东南部以及东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存在重到特旱,其余大部以轻到中旱为主。旱情给旱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13年夏季(6~8月),我国旱情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区域,华北中北部、东北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黄淮、江淮、江汉以及西南地区北部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11年秋季(9~11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西南大部、西藏东部以及华南、江南的局部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林业、人畜饮水及水库蓄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9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夏季我国旱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西藏、吉林、辽宁以及湖南等省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 ℃以上.持续发展的旱情给各省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山西省受旱面积达106.6×104 hm2,内蒙古全区受旱面积达到256.1×104 hm2,河北省受旱面积达98.3×104 hm2,辽宁受旱面积达169.3×104 hm2,吉林省全省受旱面积187.7×104 hm2.干旱还造成人及牲畜饮水困难,牲畜死亡,中小河流断流,水库蓄水减少、干涸.受干旱影响,山西省玉米病虫害红蜘蛛进一步加重,内蒙古草场共发生虫害136.9×104 hm2,西藏旱区出现蝗虫等虫害.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春季(3~5月),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宁夏、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以及西藏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江河及湖泊水位、渔业生产、水运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10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2010年3月-2011年2月),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2年(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国西南大部、华北、江淮、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大旱区5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春旱和秋冬连旱、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部的春旱、江淮和黄淮区域的初夏旱以及华南地区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2013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 年(2013 年3 月至2014 年2 月),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华北、江淮、黄淮、江汉、江南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 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秋冬春连旱、长江以北区域的春旱、长江以南区域的夏旱以及东部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春季,我国四川、云南、西藏、广西、贵州、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湖南、海南以及黑龙江等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旱区农作物受旱形势严峻,河流流量减小,部分小水库及河渠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3~4月持续的环流异常及无有效的动力和水汽条件造成西南、西北中东部地区、华中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进入5月以后,水汽和动力条件都有所改善,部分地区干旱状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1.
2014年秋季(9~11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中南部、华北东部、黄淮北部、江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西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有3个明显的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中南部、华北东部以及黄淮北部组成的东北和华北旱区、华南和江南组成的南方旱区以及四川和云南组成的西南旱区。旱区农业、人畜饮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春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春季(3~5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华北、黄淮、江汉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以及华南西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主要存在2个明显的干旱区,分别是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黄淮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组成的东部旱区和西南、华南西部组成的西南旱区。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09/2010年冬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冬季,除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气温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西南大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北部及湖北西部、湖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少3~8成;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安徽以及河南等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西南地区旱情尤为严重。持续发展的干旱给旱区各省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干旱还造成人及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及水库干涸、部分河流水位持续下降、森林及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4.
2013年秋季(9~11月),我国旱情主要出现在江南、西南地区南部和东部、黄淮、江淮以及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区域。其中黄淮西北部地区旱情持续时问长,从9月上句发生至11月上句结束,但影响较小;而江南中西部地区旱情持续时问短,从10月中旬发生至11月上旬结束,但旱情较重,影响较大。大气环流异常仍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垂直运动和水汽条件不利于降水,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国有3个主要旱区: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内蒙、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江西、四川、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份都有不同程度旱情出现。持续发展的干旱造成旱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较大,给各省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还造成旱区人及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及水库干涸、部分河流水位持续下降、出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航道堵航等干旱衍生灾害。  相似文献   

16.
阳泉市1997年夏季干旱及其成因李润春李素敏(阳泉市气象局045000)11997年夏季阳泉市干旱严重平均而言,阳泉雨季由5月下旬起到9月下旬,汛期由7月上旬到8月下旬,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平均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六成以上。1997年从5月...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夏季吉林省西部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4年吉林省西部夏季气温、降水特征及干旱情况,并从大气环流、北太平洋海温、气候背景等方面对少雨干旱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冬季11-1月的高空大气环流、前一年春季北太平洋暖池区海温的异常,对吉林省西部夏季旱涝趋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分析2011年严重夏季干旱天气特点和环流成因的基础上,对夏旱给我区相关行业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应对干旱天气的决策建议。分析表明:2011年严重夏早期间,铜仁地区降水比历史同期偏低6~9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降水最少值;晴热高温天气多达25~47d,比历史同期偏多10~16d,印江、石阡等县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蒸发量明显多于历史同期2~3成,土壤墒情极差。分析干旱的环流特征得出:夏旱前春冬季节副高长时间偏弱位置偏南,不利于南面水汽向北输送,降水持续偏少;夏季期间副高位置偏北偏东,中低层水汽输送路径偏南、偏东,本区水汽供给严重不足;盂加拉湾到我国南方反气旋性环流活动异常频繁,本省为异常的发散区,下沉运动显著,多晴热高温天气,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夏季干旱天气发展加剧,并达到重旱至特重旱量。干旱累计日数长达60~72d,对水利、畜牧水产、农业等各行业造成严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3.58亿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晋城市1997年夏季干旱气候要素的描述,提及了造成本市干旱的主要原因,并将夏季干旱对本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做了较为祥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湘西州8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的夏季干旱指数CI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等分析了该区域夏季干旱的年际变化及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960—2013年期间,湘西州夏季干旱严重的年份有1961、1972、1981、1994、2009、2013年。湘西州夏季干旱的发生既跟中高纬环流异常有关,又与低纬度到热带的环流相关。其中西太平洋经菲律宾到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异常对应的热力强迫可引起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的变化而导致湘西州干旱的发生。即当西太平洋经菲律宾到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多时,西太平洋副高易偏北,该地区多受高压控制,容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