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7月12日中、缅边境M_s7.3级地震前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异常反应吴国华,罗增雄(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所,昆明650204)1995年7月12日,云南省西南部中缅边境(21°57'N,99°01'E),发生Ms7.3级强烈地震,6月30日和7月?..  相似文献   

2.
铜街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境内,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设计库容量约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0万干瓦/时。1992年4月5日开始蓄水,9月达到最高水位,第一台机组在该月底投入运行。其后的库容量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上。库坝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大旋断层距大坝上游约5km,牛溪沟断层离大坝很近,库坝区的玄武岩垂直裂隙比较发育。大坝下游5km处的福禄和大坝上游的红星、铜茨等为石灰岩地层,溶洞较多。库坝区及其周围历史上地震记载不多,最大为1967年5月5日福禄东4.8级地震。库坝区(103°30'-103°40'E,29°10'-29°20'N)在1970年1月至1992年3月共记录地震36次,最大为1972年7月5日福禄2.9级地震。铜街子库坝区开始蓄水后不久即陆续发生地震,至今已记录到地震约5000次。初步分析有如下特点:从地震的时间序列看,已经历了两个地震活跃期,即1992年4月下旬至9月和1993年1月下旬至3月。第一个活跃期发生M≥3.0级地震2次,最大为7月17日福禄3.5级地震;第二个活跃期发生M≥3.0级地震9次,最大地震为2月26日大坝附近3.3级地震。前者出现在水库蓄水过程中,后者是在水  相似文献   

3.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1秒,云南省丽江与中甸交界的丽江县境内(北纬27°18',东经100°13')发生7.0级强烈地震。大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按《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一类大震对策,成立地震前后方两个指挥部,全面开展震情现场监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科学考察和宣传工作。准确地预报了2月5日6.0级、2月6日5.7级、2月7日5.4级强余震,及时科学地完成了灾情调查和震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宁夏南部地区(35°20'~37°40'N,104°30'~106°30'E)小震综合机制解的变化特征.发现在中强地震前,该地区小震综合机制解的P轴方位偏离平均值,向E或SE偏转,其仰角有增大的趋势,同时小震纵波(Pn和Pg)初动符号一致.6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区P轴方位与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因此该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近几年来的地震活动图像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向中卫、中宁和同心地区集中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前兆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7月22日06时44分于北纬36°23',东经103°13'甘肃省永登县七山乡发生Ms5.8级地震。该地震震中距兰州市中心仅90km,并发生在甘肃青海两省前兆台网密度较大地区。本文将对震前甘肃局对这次地震的预报情况,甘肃中东部及其毗邻的青海东北部地区前兆异常显示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全球地震纬度分布特征和北纬35°峰值异常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1900年─1980年全球Ms≥6.0地震7936次分析后发现,地震发生在南北回归线(23°5N—23°5S)之间占49.69%,发生在南北极因(63°5N—63°5S)之间占99.17%,发生在南北极圈外只占0.83%,即很少发生地震;其中8级地震98次,在35°N线为高峰。又分析了公元648年─1979年全球M≥8级地震257次主要亦集中在35°N线附近。尤其是历史上破坏性极大的地震在35°N线附近者多。这些现象可能和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注水采盐与犍为罗城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威西盐矿是1967年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在犍为罗城一带打井找油的过程中发现的,属岩盐矿藏。该盐矿位于威远构造以西(103°50′—104°20′E,29°20′—29°50′N),主要分布在犍为县东北部,井研县境和荣县西部。南北长35km,东西宽25km,展布面积716.7km~2,总储量为174.6亿吨。该岩盐矿体以单斜层状产于中生代三叠系雷口坡组第三段下部的碳酸盐岩和硬石膏岩中,盐体倾角3°—7°,埋藏深度800—1800m,盐体厚度15—20m,最厚达44.5m。  相似文献   

8.
徐德诗 《地震学报》1994,16(3):406-406
台湾海峡南部发生7.3级地震1994年9月16日14时20分,我国台湾海峡南部(22.6°N、118.7°E)发生了7.3级地震.这是我国东南沿海自1918年汕头南澳级地震以来的最大一次地震.地震强烈震撼福建、广东两省;震动影响到浙江、上海、江苏、安...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铜街子水电站库坝区出现诱发地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贵选 《华南地震》1992,12(4):95-95
铜街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境内,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设计库容量为2亿多立方米,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 库坝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大旋断层距大坝上游约5km,牛溪沟断层离大坝很近,库坝区的玄武岩垂直裂隙比较发育。距大坝下游5km处的福禄及大坝上游的红星、铜茨等地为石灰岩地层,溶洞较多。 库坝区及其周围历史上地震记载不多,最大为1967年5月5日福禄4.8级地震。库坝区(103°30′—103°40′E、29°10′—29°20′N)在1970年1月至1992年3月共记录到地震36次,最大为1972年7月5日福禄2.9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85年9月─1992年12月白家疃地温微变化的测量数据,用幅差法对地温的日均值变化进行了地温异常变化的判别,并与在此期间发生在首都圈(38°30'─41°N,113°─120°E)内的、M_L在3.5以上的地震进行了对应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57%的判别出的地温异常变化与46%的选出地震有对应关系。随着震级的提高,有更高比例的地震和地温异常变化有对应关系。当震中距在100─250km范围内,有大致不变比例的地震与地温异常变化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发生于14时20分,震中位置:23.°N,118.5°E。至11月10日15时07分止,共发生3.0级以上余震214次,其中3.0~3.9级173次;...  相似文献   

12.
袁家治 《地震研究》1995,18(4):445-446
云南孟连西中缅交界发生7.3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5年7月12日05时46分37.1秒,在北纬22.0°、东经99.3°的云南省孟连县西中缅交界缅方一侧发生一次Ms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公里,微观震中距边界约10公里。这次地震前,该区1...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阿坝州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目前国内历史地震研究的新动向,在阿坝州历史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阿坝州历史地震烈度评定表,提出历史地震烈度评定的标志,Ⅲ-V度,主要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程度评定;Ⅵ-X度,主要根据房屋、结构物的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地表破坏程度等评定,并按阿坝州历史地震史料记载内容,结合《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和目前多数人所采用的烈度评定标志,对州内历史地震记载中对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和数量词的运用等进行定量划分等作了统一规定。在此基础上编制出《阿坝州历史地震烈度评定表》,作为对阿坝州历史地震烈度评定时的参考。在历史地震震级的估算中,利用阿坝州历史地震无破坏记载的多,有感点记载详细(到现在的乡、村)等优势。选用现代有仪器记录的州内4-5级地震资料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震级与震感距离的关系式(1),M=1.52logR+1.9;震级与震感距离和烈度的关系式(2),M=0.8logR+0.45I_0+0.71,其中(1)式的相关系数r为0.97,标准误差S为0.28;(2)式的相关系数为0.96,标准误差S为0.21。并规定了在对历史地震震级计算时应基本满足下列条件时方能进行计算。(1)  相似文献   

14.
1 区域构造简况与地震活动状况监视区位于东经99°~106°,北纬33°~35.5°范围的甘肃东南部至甘肃、青海、四川3省交界地区。主要包括甘肃省的夏河、康乐、漳县、碌曲、临潭、宕昌、岷县、玛曲、迭部、舟曲、天水、武都、礼县等地和青海省的甘德、河南、玛沁、久治、同德以及四川省的若尔盖和南坪(九寨沟)等地,呈北西西向多边形展布。属于南北地震带的中北部,区内存在多组具有孕震意义的活动构造。其北部是北西西向展布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部有北西向岷县—临潭断裂,而南部则是北西向的库玛断裂带(库赛湖—玛曲断裂)的东南段等等。是历…  相似文献   

15.
1996年6~7月华北地区M_L≥3.0地震动态根据提供的资料,在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范围内,1996年6月份共发生ML≥3.0地震7次(见附表),无ML4以上地震发生。7月份共发生ML≥3.0地震6次(见附?..  相似文献   

16.
计算了1979—1987年发生在北纬34°30'一36°'10,东经115°—117°45'范围内148次ML≥20级地震的波速比值,分析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差异,对计算结果进行了t检验,源区和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及t检验结果表明,5.9级地震前,源区波速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一低值一恢复过程。场区则表现了5.9级地震临震前的低值异常。5.9级地震后源区和场区的波速比计算结果一致,时空变化均为正常。  相似文献   

17.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全长582公里,流域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的迳流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1750立方米/秒,年迳流量为55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相当于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的流量。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国家决定建设闽江水口电站,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河川电站。  相似文献   

18.
1996年7~8月首都圈地区M_L≥2.0地震动态根据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在首都因范围内(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1996年7月份共发生ML≥2.0地震4次,其中震级最大的为7月17日河北沙河驿ML3?..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和印缅地区8级地震活动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虹  陈立德 《地震研究》1998,21(3):205-210
本分析了1900年以来北纬15°-32°,东红85°-105°,中国西南及印缅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特征,得出M≥7.5级地震有密集-平静现中活跃期持续时间长、短交替、印缅地区7级地震启动是8级地震的重要标志,8级地震发生在7级地震密集区附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云南地区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基  张俊伟 《地震研究》1995,18(3):227-236
本文分析云南地区中周期SKS偏振,得出观测台附近上地幔S波快速方向和分裂时间为:昆明,85°,1.0秒;洱源,89°,1.0秒;腾冲,165°,0.7秒;昭通167°,0.9秒。按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是应力作用下矿物优势取向所致的观点,腾冲和昭通的各向异性观测与现代应力场作用相符。但昆明和洱源的观测与现代应力场作用矛盾,它可能是古生代至中生代间攀西裂谷张裂时期,地幔物质流动引起矿物有序排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